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徐静波论文范文资料 与徐静波:在日本传递中国声音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徐静波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02

《徐静波:在日本传递中国声音》: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徐静波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4月,徐静波在浙江省人社厅作了一场中日文化对比的演讲.次日,当笔者联系采访时,他已身在日本.

来去匆匆!

这次回浙江,徐静波连舟山老家都没去,亲朋好友也不能相聚.他感叹,没有时间啊!

“节奏一直是这样快吗?”笔者问.

徐静波说:“是的,一直在奔跑!”

的确,“奔跑”两字概括了徐静波的生活状态:身兼亚洲通讯社等三家实体的董事长,每天要操心办报纸,要精心打理受众爆棚的自媒体,还要来回在日本、中国演讲,同时出书签售等

4月上旬,徐静波两边穿梭:3日回国,4日西安、5日成都、6日武汉,三天三地三场讲演.

5月上旬,徐静波两边穿梭:4日在西安、5日去成都,举行两场“遇见日本”签讲会;6日又马不停蹄转至武汉,举行一场“有无之间”的演讲.而李克强总理5月8日开始访日,他更加要全力以赴投入报道.

“这样的忙碌生活,是媒体人、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的宿命.”徐静波感叹.

首相官邸也是忠实订户

日本街头,徐静波健步匆匆,白衬衣,黑西裤,打着领带,肩背电脑包,强健的体型,儒雅的气质.以徐静波的精气神,看不出他已经是55岁的年龄.

徐静波祖籍浙江舟山,从小在沈家门渔港长大,在舟山读小学、中学,后考入浙江海洋大学,之后在舟山工作过一段时间.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徐静波认识了一位日本教授,所以在1992年负笈东瀛.

徐静波解释,选择去日本,是因为对日本的文化比较感兴趣,同时也受到那个年代高仓健主演的日本电影的影响.

没有想到,徐静波后来和高仓健做了邻居.3年前高仓健去世之后,徐静波继承了他的办公室,办公室里贴着一张很大的高仓健的画像.

徐静波刚去日本的时候读的是语言学校,然后考上日本东海大学大学院,即研究生院,攻读的是亚洲文明专业,读到博士前期课程,最后留校当了一年的助教.

后来为什么好端端的大学老师不当,去办报纸呢?

徐静波道出了当年萌芽于少年心中的志愿:高中的时候我作文写做到好,在一次理想报告会上,老师问我未来最想做什么工作,我说是记者.所以来日本读完研究生院、在大学当了一年助教后,我觉做到自己真的不适合当大学老师.所以去了日本时报社,在那里当了3年的副总编.

3年副总编当下来以后,徐静波感觉到,中日有关对方的资讯,一方面比较少,第二也存在许多片面性,有些报道甚至不真实.

“中国的许多消息,都是经过二次加工、三次加工后传到日本.我觉做到这个传播渠道有问题.”徐静波认为,了解对方的真实国情,是增进中日两国民众相互了解的基礎.出于这样的考虑,2000年,徐静波决定自己创办亚洲通讯社,并在一年之后通过出版日文报纸《中国经济新闻》,为日本民众提供了解中国的平台.

办报纸的启动资金要多少?徐静波找到日本《读卖新闻》的一位老社长咨询.对方说至少3亿日元(约1800万元人民币).徐静波当时口袋里只有10万日元.老社长听说后笑了:你这个梦没法实现.

然而倔强的徐静波一定要实现这个梦.编辑、采访、编排,他请来朋友帮忙,许多日本朋友都是义务出工出力.

但是印刷需要一大笔钱.徐静波找了好多的印刷厂,但都不愿意接这业务,“因为他们觉做到我付不起印刷费.”

后来经一位朋友介绍,徐静波在郊外的千叶县找到一家小小的印刷厂.印刷厂老板答应给赊账3个月,先印刷再还钱.

为了让更多的人订阅报纸,徐静波写了300多份信给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日本人,希望他们能订阅.第一份创刊号发出后,有200多人开始订这份报纸.于是,就有了200多万日元的收入.

到今年,《中国经济新闻》已经连续发行了18年,80%的读者是日本企业订户,成了日企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该报是日本首相官邸订阅的报纸,有300多名国会议员成了报纸的读者,它也是日本国家记者俱乐部指定的读物.

“能够做到这一点,全靠我们的员工兢兢业业的努力.我们没有接受任何的资助,完全是依靠自力更生、自负盈亏这种模式在办报.”徐静波说,好在日本许多人有着良好的读报习惯,即使目前遭遇了纸媒滑坡的冲击,报纸总体发行量没有减少,一直维持在10万+的发行量.

精耕自媒体扩大传播效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徐静波认为,中日两国虽然是邻居,但因为种种原因,日本人对中国社会的认知还存在不少片面性,当然,我们中国人对日本也有一些片面的认识.“所以我觉做到,作为我本人来讲,或者作为亚洲通讯社来讲,应该做的就是搭建起两国民众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桥梁.”

为了搭建这座桥梁,徐静波办了中文版的“日本新闻网”,把日本的资讯传递给中国的读者;创办了日文版的《中国经济新闻》,把中国最新的政治、经济、社会的信息,准确地传递到日本,通过双向传播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出现了新的渠道和手段.所以除了报纸、网站,徐静波还勤耕自媒体,精心打理微博微信,深度发掘互联网语音节目.

徐静波新浪博客的阅读人数早已超过一亿,堪称大V.他在喜马拉雅FM语音平台创办了一个“静说日本”的频道,目前正在推出“静说中国”频道,每周两期语音节目,自写自编自录自播,向听众娓娓道来,介绍中国和日本,对比中日文化.创办两年来,已经播出200多期,听众也已突破1亿人次.

“我觉做到,不论是向日本介绍中国,还是向中国介绍日本,都应该寻求一个真实、公正的态度,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增进两国民众的友谊,进而促进改善两国的关系.”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担当,徐静波每个月还要去日本各地作四五场讲演,主讲中国经济,来听讲的大部分是日本企业界人士,尤其是地方城市的中小企业.许多日本人有提不完的问题——对中国的投资环境、市场、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乃至中国的政治.“我就充当一个解答员,把中国的真实现状和美好未来告诉日本人,让他们对中国、对中国市场产生信心.所以,我觉做到我做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徐静波说.

徐静波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徐静波:在日本传递中国声音为适合徐静波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徐静波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