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国学复兴论文范文资料 与启蒙和回归传统小学和国学复兴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国学复兴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28

《启蒙和回归传统小学和国学复兴》:此文是一篇国学复兴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文章立足于国学复兴现状,从国学和“小学”的关系及“小学”在当今国学复兴中的价值和影响两个方面,重新评估“小学”的地位,以此呼吁各界人士对“小学”教育予以重视,促进“小学”进入课堂,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为国学的普及和复兴提供教育支持.

关键词:启蒙;回归;国学复兴;传统“小学”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7)04-0093-03

一、国学复兴现状分析

所谓国学,是指中华学术和文化,是自古以来由中华民族所创造,并批判吸收了外国文化,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和核心价值的学术和文化体系的总称[1].早在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就提出了“国学复兴”的口号,时至今日,国学复兴的效果已彰显出来.据调查,部分中小学家长已有了让孩子接受国学启蒙、国学教育的意识,学生也有了接受国学熏陶的自主意识.各大高校也纷纷行动起来,开设相关课程.然而,这看似越来越热的“国学复兴”现象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社会环境中的国学热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浮躁化和功利化.赵士林指出,各种国学班都有“易学大师”在装神弄鬼地算卦,都有“风水先生”在给房地产老总上“国学课”,更有连国学之门还没找到的营销先生,摇身一变成了“国学应用大师”,还标榜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教授 [2].这样的现象数不胜数,在现象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国学热的浮躁化和功利化,这便亟待一个妥帖的视角打开国学系统化普及的大门.

其次,学校环境中的国学热流于肤浅.目前学校中的国学班、国学社已屡见不鲜,但究其教育过程看流于肤浅.正如刘海艳指出,在小学国学教育中,国学教育一般以学生背诵和学习经典文化为主,对于国学的深层含义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和宣传.学生们在国学学习中出现知其文不解其意的情况,而且国学教育开展的方式有局限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也影响到教学效果[3].这样的感知教育虽然为学子营造了浓厚的国学氛围,但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学什么懂什么,听了什么故事知道了什么事件这种浅显的层面上,并不能深刻领悟国学知识蕴含的深刻道理和丰富精神,体现不出国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再次,国学研究的滞后性制约着国学复兴的实践.目前,国学还未形成系统的体系,甚至就国学的范围至今尚未出现一个明确的、受大多数人认同的界定.有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国学不科学的责难.正如郭颖颐在《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中指出的,也有学者认为国学无法和现代学术分科结果,无法适应当今世界学术的发展[4].这些问题及质疑表明当前国学的理论和学术研究不能满足国学实践的需求,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学复兴的实践.

于是,重新审视国学复兴,建立国学复兴的科学系统就成了当下的重要问题.任何系统都要从其最基础之处深入,正如段玉裁《广雅疏证序》所说:“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意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这也就是说,想要弄明白古人的思想精华,先要搞清楚他说了什么,写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这就不得不借助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这些国学的工具学科,也就是“小学”.因此,重新评估“小学”在国学复兴中的价值和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學”和国学的关系

所谓“小学”,又称中国传统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因此又被称为经学的附庸.传统“小学”和国学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一)“小学”是国学的关键部分

无论《汉书·艺文志》中“古者八岁入小学”中所指的传统教育机构,还是《周官·保氏》中“六书”的文字之学,抑或是朱子之言——小学宜举全体,都表明“小学”是国学的组成部分.1922年,胡适在《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中,将《经传释词》这类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列入首类;1934 年,章太炎发起章氏国学讲习会,授课内容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等,这些论著再次表明“小学”是国学的一部分.

在当今一些高校的国学院,更是将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列为必修课程,甚至培养了大量专门研究这些学问的研究生,从高校的教育体系中我们更可以见到“小学”在国学中的重要地位.

由上可见,“小学”是国学的关键部分,“小学”的普及和复兴就是国学的普及和复兴.

(二)治国学必须以“小学”为基础

纵览整个“小学”的知识结构,主要包含三大部分: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传统文化典籍是国学研究的重要载体,而若要通晓传统经典,弄明白典籍中文字的音、形、义就成为后续一切学习和研究国学的基础.古往今来,国学大师无一不是有着深厚的“小学”功底的,作为前辈,他们也为我们深入研究国学提供了方向和线索,更成为“治国学必须以‘小学’为基础”的佐证.正如宋郑樵《通志.六书略.六书序》曰:“经术之不明,由小学之不振.小学之不振,由六书之无传.圣人之道,惟藉六经.六经之作,惟藉文言.文言之本,在于六书.六书不分,何以见义?”

在章太炎的《国学概论》中,更是在乙部——“治国学的方法”中特意提到了“通小学”,并在其中列举到《尚书》中《盘庚》、《洛诰》,在当时不过一种告示,现在我们读了,觉得“估屈聱牙”,这也是因我们没懂当时的白话,所以如此.《汉书·艺文志》说:“《尚书》直言也.”直言就是白话.古书原都用当时的白话,但我们读《尚书》,觉得格外难懂,这或因《盘庚》、《洛诰》等都是一方的土话,如殷朝建都在黄河以北,周朝建都在陕西,用的都是河北的土话,所以不能明白.《汉书·艺文志》又说,“读《尚书》应用《尔雅》”,这因《尔雅》是诠释当时土话的书,所以《尚书》中有难解的地方,看了《尔雅》就可明白.

由此可见,治国学需要“小学”,只有以“小学”为基础才会使我们对于国学的研究更加简便,同时也更加准确.因此,“小学”在知识结构上属于国学这一大的分支,是国学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在研究上则成为国学入门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彼此的发展.

国学复兴论文参考资料:

少儿国学杂志

国学杂志

国学论文

关于国学的论文

国学经典论文

结论:启蒙和回归传统小学和国学复兴为大学硕士与本科国学复兴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怎么样国学复兴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