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再出发论文范文资料 与从5·12再出发的四川灾后文化重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再出发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4-04

《从5·12再出发的四川灾后文化重建》:这篇再出发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不管是“5·12”汶川特大地震,還是“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的资金、物质投入固然重要,有关产业调整、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的科学规划也非常关键,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氛围,使灾区群众能够从各种分散的利益取舍、利益诉求中形成具有共同利益取向的社会共识.这就需要以全新的制度安排和相应的文化氛围,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选择的引领,让“讲理解、讲大局、讲互助互爱”的社会风气成为群众文化精神世界的基础.

从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到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四川经受了两次特重大地震灾难;2017年8月8日,举世闻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九寨沟再次发生强烈地震.

十年之间,四川反复经历的地震灾难,牵动着全国以至全世界的关怀之情.四川人民永远不会忘记“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世界用各种语言同时说出的“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全国对口支援的灾后重建,使得四川灾区不仅迅速从废墟中重生,而且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这也为从容应对之后发生的“4·20”芦山地震和“8·8”九寨沟地震奠定了坚实的体制机制基础.四川人将从“5·12”再出发总结为是“从悲壮走向豪迈”.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际,我们还可以透过住房重建、产业重建这些物理性标志,探索文化重建在人类社会应对地震灾难中的重要位置.

四川的区域经济文化特征

一方水土一方人.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首先必须依托于不同的物质资源空间.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塑造了民族、群体的生存方式及其人文性格特征.

四川地处相对封闭的丘陵盆地区域,周围群山环抱.西北是邛崃山、岷山,北面是龙门山、米仓山,东北是大巴山、巫山,南部是武陵山,西部是夹金山、大小相岭、大凉山,东南部为大娄山和云贵高原.这样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四川区域经济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差别,即西部地区为高山峡谷、地广人稀、少数民族聚集、农牧业发达;东部地区为平原丘陵、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各种经济要素活跃,适宜于工商经济发展.位于四川的岷江流域是长江文明中上游的中心,曾经孕育了三星堆、金沙文明,留下了成都十二桥商代聚落.以水为中心所形成的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及生活是四川人文资源的亮点,这是地处岷江流域的四川盆地文化的基础,其特点是细作的农耕技术、精湛的手工艺技能、重视教育的典雅文静之风和勤俭、执著的经商传统.

杜甫曾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名句概括了从成都平原遥望龙门山区的秀丽风景.然而龙门山脉的地质构造却是一条沿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北起青川,经北川、茂县、汶川、都江堰、宝兴、天全至泸定的地震带,这就形成了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成都盆地与川西高原之间如同大地阶梯般层层抬高,峻峭壮观的自然景观和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共为一体,也就决定了应对在这一区域发生自然灾害将要付出更大的经济社会成本.发生在这一地震带的“5·12”特大地震和“4·20”强烈地震的应急救援以及灾后恢复重建首先遭遇到交通中断和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困难.

我们也要看到,四川以“蜀道难”为独特的区域地理位置,使这片土地曾经成为中华民族抗御外来入侵的最后堡垒.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前夕,国民政府便逐渐将国防中心移向西南;国民政府的决策是,只要能够坚守四川,守住西南,哪怕是丢失了关内的十五个省,也一定能够打败日本.从1941年至1945年,四川承担了战时国家财政开支的30%以上,向国家上交稻谷8228.6万市石,占当时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八年抗战,以当时4000万的四川人口提供了300万人以上应征兵员,即平均13人中就有1人应征入伍.四川人民具有刚健激昂、开拓创新的文化传统,同时也会因为经济区域的限制而面临更多的困难,这也促使四川在应对自“5·12”以来的地震灾难以及灾后恢复重建时不仅重视民生工程、产业经济、公共服务的重建,还大力推进文化系统工程重建.

解读灾难的文化力量

“文化”在拉丁文中为Cultural,原来的意义是土地的耕种,是指一般的有用劳动而言;后来引申的“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用以表示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一切成果,包括了人类的劳动与思想的所有成果.“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区域为羌族主要居住地,即岷江上游的茂县、汶川、黑水、松潘、北川等地.进入这些地区,可以看到以故事为蓝本的民间戏曲与巫术及原始宗教为一体的舞蹈——傩舞;也可以在仍使用古藏语的嘉绒藏区,体验到当地藏族居住的房屋以石屋为主,饮食与汉族接近,服装与羌族相似,共同的信仰是藏传佛教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和谐生活状态;在白马文化中,既有对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信仰,也保存了远古黄帝祭祖的传承仪式.而“4·20”芦山强烈地震的发生区域则是位于北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连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邻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形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狭的不规则图形,自古便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以及“民族走廊”、“茶马古道”等称谓.水资源丰富,山川秀美,生态优良,是十足的天然的氧吧,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以被称为“雨城”而成为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区域.

这样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芦山地震灾区(雅安地区)综合兼备“以水为中心”、“以民族原生态文化为基础”、“以宗教文化为依托”的区域文化资源特征.所以当我们论及“雅安三绝”,即雅雨、雅鱼、雅女以及雅安大熊猫栖息地和蒙山茶时,隐涵着对于以水为中心的农耕文化“天人合一”价值取向的认同与向往,这也使芦山地震灾区坚持以“绿水青山”为中心的灾后重建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的基础.而“大禹故里”、“羌族之乡”的文化符号则被视为凝聚抗击地震灾难力量重要的精神来源.

2008年10月,西南民族大学贾银忠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对于“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羌族村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人生存状况做出详细的调查报告.根据他们的调查,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羌族语言、羌族口承文化(口承史诗、神话、传说和故事)、羌族情歌、羌族酒歌和羌族物质技艺文化遗产中的羌笛、瓦尔俄足节与莎朗舞、卡斯达温、羊皮舞、羌族咂酒技艺、羌碉、羌绣都在不同程度上因为历史演进特别是此次大地震的原因而处于濒临后继无人以及失传的危机境地.特别是如此重大的灾难,对于人们心灵的冲击是难以想象的.北川诗人周永珩在地震发生后写下这样的诗句:

再出发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从5·12再出发的四川灾后文化重建为大学硕士与本科再出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再出发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