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人性基础论文范文资料 与法的人性基础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人性基础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19

《法的人性基础》: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人性基础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中西方在过去对于人性善恶方面的学说和论述不乏少数,观点也不尽一致.性善论在古代东方文化里长期以来曾占据过主流,而经过一番深入性的细致剖析以后,我们发现,其对于人们从自身成长甚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国家政治层面都可谓具有超乎想象的根本性的影响力.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性善论的说法在我国并不是从开始就有的,它的出现和理论成型也是经历过漫长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受基督教原罪说的影响,西方文化在人性基础上主张性恶的说法,而正因如此才更加强调法律对公众的毋庸置疑的约束力,这就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层面上首肯了其价值,并为法治的出现提供了根基性土壤.我们通过比较研究中西方人性观的不同和各自的发展脉络来探讨法的人性基础思想,以求能从改造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有所思考并从中感知一些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有益文化营养.

[关键词]人性观;中西方文化;法的人性基础;差异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5-0073-04

法源于人性,而对于人性观的研究理应承担其基础地位.中西方在文化上互有差异,在人性方面也有其不同的学说以及解读.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方在历史上关于人性是善是恶这一问题曾经出现过的各种著名论点,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双方在很多观点大致是类似的,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占据主流的说法才逐渐显现并对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华古代文明在历史上曾经辉煌灿烂,但《易经》里物极必反的道理也正适应于此,其繁荣到一定程度所带来的客观负累也不可避免.长期发达的封建古文明最终成长为进步道路上的沉重障碍,一些思想也相应地衍生在其中.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观

(一)孟子最早提出“性本善”一说

我国古代人人耳熟能详的《三字经》里开篇即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个观点影响了大多数人对于我国古代人性思想的第一印象和主观判断,很多人往往颇为一致性的认为中国古代对于人性观的认识就是主张“性本善”的,其实不然[1].中国古代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历来有之,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由此可见,他是主张“性善说”的.而在此之前的孔子对于人性的善恶并没有明确的观点表达,在《论语》上,最多也只是看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表述,可见即使是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主流思想的儒家学派也并不是历来即支持“性本善”的哲学理论,甚至性善论本身在提出以后也遭受过人们诸多的质疑.而在孟子提出了此主张以后,影响确实极为深远,在我国古代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性善的人性观曾占据主流,这对于我国古代社会里人的价值理念和自我认知都产生过重大影响[2].

(二)法家认为人性本恶

然而,在我国古代认为人性本恶的先圣哲人也不乏少数,荀子及其学生韩非子便是主张这一说法的代表.荀子一度鲜明地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绳墨之起,为不直也.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他认为礼仪的功能和圣人的出现都是为了应对人性中的恶.韩非子作为我国古代法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为萌”.法家思想一度成为我国封建时期强国兴邦的主流学说,但自秦亡以后,儒家思想长久以来占了上风.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与做人成为许多儒生文人毕生的追求,这和中国人性观里的追求和实现个人至善的思想是一致的.可见,儒家以及受其引导的东方文明主流思想长期以来还是以认为人人生来“性本善”为主.

(三)我国古代的其他人性观学说

告子和墨子首倡性无善无恶论.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也”,他认为“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告子是主张性既无善也无恶的代表,他认为人的本性并没有善恶一说,七情六欲都是人之常情.墨子也认为人的性情“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他把人性比作可染色的布,其善恶美丑都是存在并且可以随着所处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化的.宋代的王安石继承并发展了告子的观点,他认为性无善恶,而情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恶.明代的王守仁对这一说法有了进一步的表述和延伸,他认为善和恶在人身上都原本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在不同的状态下善恶在人的身上会有所表现,但这种认知和判断意识得自于个人的修为和自觉.此外,汉代的杨雄和唐代的韩愈则是主张人性的善恶相混说,还有汉代的性“三品”说,主要代表人物有汉代的董仲舒和王充.唐代的韩愈则对此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发挥,这一学说把人主观的分为三等: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认为人的品性具有不平等性和高低之分.显然此观点看似是对善恶相混说的延展,其实则不然,其主观施加于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狭隘性,这样的论断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再就是人性的二元论说法,宋代的张载以及程朱学派支持这一说法,他们认为人性分为“人心”和“道心”,也就是说个人的私欲必须遵从天道而行.

二、西方传统文化里的人性观

(一)早期西方先哲的人性观

西方哲学大致经历了一个从自然到社会认知的大致发展脉络,因此,对于人性观的认识也就比较重视人的自然属性.古希腊先哲们对待这一课题有其各自的观点,赫拉克利特认为人有善恶,而善仅存在于少数人,恶则存在于多数人.苏格拉底首先把哲学的研究对象转变为人,这也实现了西方哲学由研究外在自然转而关注人本身的转变.他提出“知识即美德”.认为人可以通过理智来获取知识,而理智是人的自然属性.也就是说,人能够用理性来使自己向好的方面发展.柏拉图是西方系统“理性论”的奠基者,他更加确切的继承和深化了苏格拉底的理论,他认为人是、理性和意志力的综合体,而一个完整的人应该能够利用自己的意志力,合理调控自己的,实现理性,达到灵魂上的和谐,这样的人便是善的.假如不能做到用理性去克服感性,人便可以成为恶.他提倡人们通过追求知识和真理来超越感知,实现灵魂的转向.亚里士多德则是认为理性就是人性的一部分,理性是人的灵魂的功能,他虽然也肯定人的感觉的作用,但更加强调理性才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人性的标志,理性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功能.中世纪西方的神学通过神性来阐释人性,仍然是认为理性是神性也即人性的根本.总体看来,西方文化中坚信理性是人类灵魂中最本质的特征.而西方早期的先哲们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认为人性既有善又有恶,人性中的善和恶都是事实而存在的.

人性基础论文参考资料:

管理学基础论文

经济学基础论文

思修和法律基础论文

基础医学和临床杂志

大学生创业基础论文

管理学基础论文1500字

结论:法的人性基础为关于本文可作为人性基础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人性基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