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单位制传统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国组织认同的单位制传统和当代变迁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单位制传统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04

《中国组织认同的单位制传统和当代变迁》:这是一篇与单位制传统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综观组织认同的相关研究,西方居多,中国较少,且西方组织认同研究多集中于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定量研究居多,定性分析较少.在借鉴西方组织认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时应保有反思精神,对中国组织认同研究的制度基础和时代特征给予充分关注.与西方制度背景和社会基础有很大不同,中国社会的单位制根基和转型社会特征使得中国组织认同研究更为复杂和独特;此外,伴随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组织的结构与管理方式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化时代的来临更是进一步从根本上改变了认同的建构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对中国组织认同研究的独特性和时代性给予关注,以期丰富并深化中国组织认同研究.

关键词:组织认同;单位制;组织变迁;网络社会

作者简介:吴海琳,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吉林 长春 130012)

组织认同作为一个独特的概念和研究问题在近30年里引起了越来越多组织研究者的关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的研究者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组织认同概念被广泛运用于有关个体与组织心理联系的研究中,研究重点是组织认同概念的辨析以及对组织认同达成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测量.我国组织认同研究起步较晚,且主要借用西方的测度量表和分析框架,缺乏对西方组织认同理论与方法的深度反思,以及对中国组织认同研究单位制基础与时代性的深入思考.在中国社会转型、组织结构调整、网络化时代来临的新时期,我们应该对中国组织认同的特质和伴随时代变迁所呈现出来的新貌给予充分关注,揭示中国组织认同研究的独特性与复杂性.

一、中国组织认同研究的单位制基础

在西方组织研究领域中,组织认同概念最早出现在March和Simon于1958年发表的论文中,但在接下来的20年中相关研究成果却非常有限?譹?訛.组织认同研究的重新兴起与Albert和Whetten以及Ashforth和Mael等重要论文的发表密切相关,他们将组织认同作为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开启了组织认同研究的新视角?譺?訛.组织认同研究在过去的30年里成为组织行为学领域中的焦点问题,心理学和管理学视角下的组织认同研究颇丰,主要强调员工个体对于组织的认同,多为测量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度,并以此解释和预测员工在组织中的态度和行为?譻?訛.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学者借用西方组织认同的分析框架和测量方法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增补了一些符合我国国情以及区域特征的变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譼?訛.但这些成果对于西方组织认同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根本反思不够,中国单位社会根基及其基础上的制度变迁,使得西方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未必完全适合中国的组织认同研究.

1. 西方组织认同研究反思

首先,西方的组织认同研究兴起于同一制度范式背景之下,即市场经济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尽管不同时期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但资本与市场逻辑强调的绩效原则是同一的,因此,西方组织认同研究更强调组织认同可以作为增进组织效益的软实力,即效率增量而对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西方组织认同研究偏重概念维度与层次的辨析,认为组织认同是个多维概念,包括认知、情感、行为、评价等维度,并强调组织认同可以有不同的层次,领导者、工作小组、小群体以及组织本身对认同形成的影响不同.三是在研究方法上,秉承量化实证研究的主流范式,更注重对组织认同得以形成的前因和后果进行要素测量和因子分析:或是将组织认同作为自变量,强调组织认同一旦形成,与其他组织因子对于组织绩效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或是将组织认同视为因变量,强调对促使组织认同得以形成的要素进行比较分析?譽?訛.总之,西方组织认同研究的统一制度背景和量化实证研究方法论传统,导致对组织认同增进组织绩效的强调和对组织认同概念的操作化以及前因和结果变量测量的偏重.西方组织认同研究对我国组织认同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特别是在影响组织认同因子的测量和操作化上,但一味与西方接轨,完全亦步亦趋于西方组织认同概念辨析和测量量表的精确化,容易导致组织认同研究的过度窄化,忽视社会基础、制度变革、时代变迁等重大宏观因素对中国组织认同重构的深刻影响,也会导致缺乏对西方定量数据收集方法、组织认同量表总体设计与测量效度和信度层面的根本反思.因此,揭示我国组织认同研究有别于西方的特殊性及新时期组织认同重构的时代特征,是中国组织认同研究应该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关注中国组织认同研究独特的单位社会基础及转型社会变迁对组织认同变迁的深远影响.反思“认同”这一态度类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在中国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静态横向比较难以揭示认同变迁过程的缺点,进而增强跨时段追踪调查、定性分析和口述史的研究.

2. 中国组织认同研究的单位社会基础

我国组织认同研究重要性的突显始于20世纪90年代,这源于组织认同重构成为单位组织变迁背景下一个真实且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探讨单一组织如何增效的问题,中国组织认同研究兴起在于回应体制变迁带来的现实问题,其重要意义深深嵌入特有的制度设置与社会结构——“单位社会”转型之中,这与西方在同一制度设置下强调组织认同与组织绩效关系及其测量的侧重有很大不同.中国具有不同于西方独特的单位社会基础,如果说组织认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认同,那么中西社会基础的差异必然对组织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单位社会中,由于单位功能的多元化、单位对于资源的垄断等特征,形成大单位小社会,甚至单位之外无社会的格局.单位办社会的结果是人们对于单位组织的高度依赖,国家认同、组织认同与社会认同重度重合于单位组织内部,国家、组织、社会之间没有清晰的边界,个体和组织也都不具备独立性.在单位社会中,个体被吸附在单位之中,被动依附于单位组织,个人的资源、身份角色、意识都以单位为依托,形成个人对单位被动式的结构性依赖认同,认同的形成源自于依附,不具备个体认知层面明确的选择性.这与西方组织认同形成的过程不同,在西方组织认同与个体认同、社会认同和国家认同是具有清晰边界的概念,这建立在个体对于个人、组织、社会、国家关系明确的区分和认知基础之上,西方启蒙以来追求个体理性的思维传统以及国家、组织与社会边界分离的制度构架,使得这一过程易于实现.这与中国国家、组织、社会边界模糊,国家、组织、社会同构的制度基础以及中国人特有的关系理性思维方式差异巨大.由于单位是作为国家控制和整合城市基层社会的重要建制,组织认同和社会认同高度重合并嵌入到国家认同之中,不具有独立性,因此无论是单位组织中的认同行为还是离职意向都是对单位制和国家认同的结果,并非独立组织认同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反思西方组织认同量表在中国的适用性和测量效度问题.此外,由于单位社会是一个总体性社会,外部参考群体的不可得或均等化使得组织内部和外部同质性都很强,个体对于单位组织的认同感在这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结构中易于达成,几乎不存在西方组织认同理论所强调的与显著外群体的对比、选择和认知过程,西方组织认同概念维度和层次的辨析也容易出现在中国不适用情况,中国的组织认同是单位认同,是国家、组织、社会的嵌套式整体认同,而不是并列独立的选择性认同.因而,只有聚焦单位社会的历史背景,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组织认同问题的独特性,进而推进组织认同建构的本土化研究.单位制是解开中国组织认同研究的核心机制,表现在单位社会作为中国组织认同重构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根源而真实存在,尽管典型单位制已逐步解体,但由于组织认同是一个过程性概念,涉及到组织成员对自我和组织不断地认知和评价过程,中國原有单位社会基础是中国组织认同所嵌入的原生性结构,在随后的制度变迁中原有的单位意识及单位认同将以路径依赖的方式深深作用于组织认同的建构过程.

单位制传统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结论:中国组织认同的单位制传统和当代变迁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单位制传统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单位制传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