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中学时代论文范文资料 与马克思中学时代道德反思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学时代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22

《马克思中学时代道德反思其》:这篇中学时代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 马克思中学时代的三篇作文集中反映了他在这一时期的道德反思.对基督教道德的论证表达了其追求完美的道德信念,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表达了要获得尊严和高尚必须追求公众幸福和个人自身完美统一的道德理想,对奥古斯都时代的道德评判反映了“幸福的时代”在于保障人民自由和为人民造福的道德标准.马克思中学时代的道德反思对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提供了若干启示.

〔关键词〕 马克思,中学时代,道德反思,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2-0039-04

马克思为中学毕业考试而写的《根据<约翰福音>第15章第1至第14节论信徒同基督结合为一体,这种结合的原因和实质,它的绝对必要性和作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和《奥古斯都的元首政治应不应当算是罗马国家较幸福的时代?》三篇作文,集中表达了中学时代马克思卓越超群的理想抱负,展现了他当时特有的道德信仰和理念.尽管马克思中学时代的道德反思还处于神学思想的影响之下,有其难以避免的局限性,但是,他在这一时期确立的追求个人完美和人类幸福相统一的价值目标却成为其道德思想的起点,并贯穿了马克思伟大的一生.

一、对基督教道德的论证:人应当追求一种完美的道德

在《根据<约翰福音>第15章第1至第14节论信徒同基督结合为一体,这种结合的原因和实质,它的绝对必要性和作用》这篇作文中,马克思充分展现了自己作为一个基督教徒的道德观,阐明了基督教视野下道德的本质、根源及道德养成的基本途径,指出要通过信仰上帝和基督来养成道德、提升道德,从而达到自身的完美和崇高.

第一,马克思在充分认可上帝是人的伟大创造者这一前提的基础上,从人的本性(内心)的向善性和 (外在)存在着矛盾出发论证了基督和信徒保持一致的绝对必要性.马克思首先肯定了上帝是人的伟大创造者,接着指出:“我们虽然常常看到人心中有神性的火花、好善的热情、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望,但是 的火焰却在吞没永恒的东西的火花;罪恶的诱惑声在淹没崇尚德行的热情,一旦生活使我们感到它的全部威力,这种崇尚德行的热情就受到嘲弄.对尘世间富贵功名的庸俗追求排挤着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望被虚伪的甜言蜜语所熄灭” 〔1 〕 (P450 ).这样就导致人成为“自然界唯一达不到自己目的的存在物,是整个宇宙中唯一不配做上帝创造者的成员” 〔1 〕 (P450 ).面对这样一种后果,上帝并没有抛弃人类,既然人不能通过自己达到人的本性,上帝就派出了自己的儿子——基督来向人们布道,以使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罪恶,并通过同基督一致来拯救自己.马克思由此指出,人们和基督的一致是绝对必要的,“离开基督,我们就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离开基督,我们就会被上帝所抛弃,只有基督才能够拯救我们” 〔1 〕 (P451 ).而要保持这种一致性的条件就是人们对上帝和基督的“爱”.

第二,马克思阐明了这种对上帝和基督的“爱”正是一切道德行为产生的根源,并指出只有通过对神和基督的“爱”才能提升自己的道德.在马克思看来,对基督的“爱”不仅仅是信徒保持同基督一致性的重要条件,也是信徒们做出道德行为的原因.他认为,道德既不是来自于斯多葛学派所说的超越于神之上的“逻各斯”(在马克思看来是恐怖的),也不是来自于异教徒的说教或是人们的理性,“一切德行都是出于对基督的爱,出于对神的爱,正因为出于这种纯洁的根源,德行才摆脱了一切世俗的东西而成为真正神性的东西.任何令人讨厌的方面都隐匿不见了,一切世俗的东西都沉没了,所有粗野的东西都消失了,德行变得更加超凡脱俗,同时也变得更加温和、更近人情” 〔1 〕 (P453 ).也就是说,只有建立起对神和基督的信仰和爱,才能够使自己和基督一致起来,才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使自己高尚起来.

第三,马克思指出和基督一致起来的道德是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完美道德.首先,因为人的道德总是有局限性的、世俗的道德,而一旦和基督一致起来,他的心和所作所为就表现出对上帝的和对基督的爱和崇敬,因而他就表现出了他的完美无缺,并且通过这种完美无缺使上帝崇高.其次,基于对上帝和基督的“爱”,这种道德是一种勇于克服自身 、甘愿大无畏忍受苦难折磨的自我牺牲的道德.再次,这种道德要求基督教信徒之间是一种兄弟们的友谊,在信仰基督的名义下联系在一起.最后,这种道德最终会给人带来内心的高尚和快乐,“同基督结合为一体可使人内心变得高尚,在苦难中得到安慰,有镇定的信心和一颗不是出于爱好虚荣,也不是出于渴求名望,而只是为了基督而向博爱和一切高尚而伟大的事物敞开的心” 〔1 〕 (P453 ).

可见,在中学时代的马克思看来,道德根源于对人的创造物即上帝和基督的“爱”,这种“爱”最终导向人内心的高尚、快乐以及自身的完美.而要达到这种道德,人就需要和基督一致起来,换句话说,就要信仰上帝和基督.如此看来,马克思此时展现出的道德观念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基督教道德观,这是一种基于对上帝的信仰而形成的道德信念,由这种对上帝的“爱”而引发的人间之爱,虽然带有神学色彩,但也表达出马克思内心深处的那种对完美道德的追求以及人道主义道德关怀.从而某种程度上来说,马克思后来的道德思想恰恰是以这种基督教神学道德观为起点的.

二、人生道路的选择:获得尊严和高尚的途径是追求公众幸福和个人自身完美的统一

以基督教神学道德观为起点,马克思的德语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进一步升华了第一篇作文中的观点.马克思在该文中不再仅仅强调通过对上帝和基督的爱来提升自身道德,而是通过神给人制定使自己高尚的目标来强调:人应当为了自身的尊严发挥主体能动性来提高自身品德,使自身发展和追求公众的幸福统一起来.

第一,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或优越于动物的地方,在于人在神的影响下有选择“高尚”的自由.在马克思看来,神创造万物,创造自然,创造动物和人.动物的特点是屈服于自然,不能超脱于自然,超越自己;而人和动物不一样,神赐予人一种超越自己、超越自然的能力,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实现道德高尚.马克思在这里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道德理想,另一方面表达了道德的主体即人具有可完善性和可选择性的观点.不过,这种“选择”的能力是人比其他生物远为优越的地方,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因此,认真地考虑这种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拿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碰运气的青年的首要责任.

第二,马克思指出,在选择职业时,要冷静思考,避免出于虚荣心而作出令自己后悔的选择.因为“伟大的东西会激发人的虚荣心,虚荣心或对名利的 会让人产生假象,这种情况下作出的选择能让自己一时得到满足,但“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 〔1 〕 (P456 ).要避免一时热情引发的后果,就应当对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进行冷静思考,更应该看到这份职业背后的责任和困难,还要考虑自己的身体能否胜任所选的职业.此外,职业的选择并不是完全自由的,而是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马克思说:“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 〔1 〕 (P457 )

第三,马克思认为,在选择职业时最重要的是选择一种使我们能够获得最高尊严的职业.他指出,得到外界的承认,获得尊严应当成为一个人的最高人生追求,因为“尊严是最能使人高尚、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更加崇高品质的东西,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1 〕 (P458 ).要获得尊严,人就不应局限在狭隘的利己主义圈子里,应当寻求最大限度地造福于整个社会的道路和手段,将自己的发展和整个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这就是寻求自身尊严和高尚的正确途径.所以,马克思最后得出结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 〔1 〕 (P459 )

中学时代论文参考资料:

中学时代杂志社

中学时代杂志

时代教育杂志

美和时代杂志

中学语文杂志社

中学历史教学期刊

结论:马克思中学时代道德反思其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中学时代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中学时代mp3下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