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德育论文范文资料 与当代德育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德育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12

《当代德育》:本论文为您写德育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中国传统德育是中华民族世代积累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凝结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德育现状已凸显出很大弊端,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内容的滞后,注重形式等问题正在显现.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德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教育工作者要转变德育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的时效性,认识德育存在的问题,以解决当前德育凸显出的弊端.

[关键词]德育;德育原则;德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4 — 0016 — 02

一、德育的基本认识

德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和保证,也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其具体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和法制观念的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等.广义的德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对社会成员政治思想和道德品格方面施加影响的所有活动,包括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诸多方面.狭义的德育则是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品格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和践行,使其形成社会或阶级所需要品德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演变

不仅在我国,德育其实是所有国家和社会所共有的教育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而且它又具有明显的历史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一起变化,但在不同的阶级和民族中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民族性,其原则、内容以及方法等方面在所有德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共同性,这使得它还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德育在我国历朝历代的教化中一直都居于首要地位,西周时的教育主要是“礼、乐、射、御、书、数”,即“六艺”,其中“礼”是居首位的;儒家主张“德治”和“礼治”,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①”,强调要“以德教民”,而孟子则提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②”,强调*教育;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三纲”和“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一直都被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

在西方古代社会中,古希腊十分重视德育.苏格拉底宣扬“知识即美德”,他认为一个人只要知道了什么是善良的,什么是正确的,就会去自主践行它,而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相较于以前的“美德通过贵族的血统代代相传”的保守观点,苏格拉底的这种思想显然是有进步性的.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通过“理性”的教育能使人们形成道德习惯,美德必须要有实践.

宗教教条一直是欧洲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德育的主要内容,一直到了资本主义时期,哲学家和教育家们才逐渐提出了一些新的德育思想,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17世纪英国的教育家约翰·洛克强调人们应能够服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并且能克制自己的 ,还强调通过理性来教育培养年轻绅士的风度;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有着强烈反宗教倾向,他强调自然发展的法则,并主张儿童成长的各个过程都须注意;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观念是行动之父,知识是真正的力量,知识和行为、道德和理智都不应分裂开来;20世纪初,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德育应以 社会的理想作为出发点,他主张通过学校里典型的社会生活来培养学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习惯.若从德育的任务角度来看,杜威是“主行说”的代表,而赫尔巴特是“主智说”的代表.而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任务既反对只侧重训练行为习惯的“主行说”,又反对只侧重培养道德观念的“主智说”,而是将二者紧密结合,要把学生们培养成为爱国的、遵纪守法和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的公民,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们确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并提高社会觉悟,从而培养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三、德育的原则、模式和方法

德育的原则主要包含:一是道德认知和实践并重的知行统一的原则和从严要求和尊重信任的原则,即严格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平等的基础上对待问题,信任其能够自主发展.二是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求同存异的原则,既要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同时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三是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并举的原则,不仅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也可以实施个别教育来加强对个体的影响.四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和相统一的原则,要重视家庭和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家庭潜移默化的引导,还要重视社会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影响,二者必须协调一致.

我国的德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主体型德育模式,侧重于对道德认知的模式,把学生视为德育的主体,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二是活动型德育模式,侧重于道德行为锻炼的模式,个体的自主活动不仅是德育的目的,也是主要的手段.三是情感型德育模式,以情感为核心的模式,引导学生从原始的“关心”升华到自觉的、理性的和出自责任的“关心”,即从感情到品德的升华.具体的方法:一是说服教育法,包括个别谈话、讲解和集体讨论等,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来使学生提高对德育的认识,形成正确观点,并使学生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自觉去履行,但是需要注意,仅强调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可行的.二是榜样示范法,包括示范、评优、鼓励等,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或者是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使之形成同样的品德并给予一定的鼓励.三是实际锻炼法,包括做练习、下任务等,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有助于培养良好品德的实践活动.四是修养指导法,包括座右铭、自我批评等,通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使学生不断完善着自身的品德.五是环境陶冶法,通过一些良好的环境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相关品德.除了上述主要的方法以外,还有品德评价、角色扮演等方法,德育的每一种方法之间相互配合并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德育方法系统.

德育论文参考资料:

德育论文题目大全

班主任德育论文

德育工作论文

高中德育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德育论文范文

结论:当代德育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德育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小学生德育教育内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