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何腾蛟论文范文资料 与南明抗清两督师——史可法和何腾蛟之比较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何腾蛟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31

《南明抗清两督师——史可法和何腾蛟之比较》:本文关于何腾蛟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摘 要:明崇祯帝死后,清兵入关占领北京.南方先后有弘光、隆武、永历王朝与之抗衡.史可法出任督师,辖江北四镇,败死扬州.何腾蛟任湖广巡抚,督师湖、广、川、云、贵五省,辖十三镇兵,与清军周旋五六年,虽多次败绩,也组织几次保卫战和反击战,重创清兵.于是,黎庶昌写文章,设想如果让史、何二人“易地以守,明之亡不亡,未可知也”.本文对史、何二督师加以比较,从军事才具、人格声望、驾驭将领、用人行事诸方面进行论列,认为二人各有千秋,即便易地而守,也不可能改变天下格局.

关键词:史 何督师 易地以守 抗清格局

中图分类号:K2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5)04-42-47

清代著名学者黎庶昌在《何忠诚公编年纪略书后》一文中,提出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如果让何腾蛟去守扬州而让史可法改守湖南,明朝会不会亡国尚未可知.也许会出现东晋、南宋那样独占半壁江山的局面.

乾隆朝奉诏编修的《通鉴辑览》,附有南明三个王朝的事迹.史家编写的文字,“一秉圣裁”,由皇帝亲自裁定,史法极为矜慎.关于许多战役,只写“定”、“克”、“入”、“袭”、“平”、“围”、“击败”、“攻”等字,只有何腾蛟指挥的抗清战例,才以“战”字入史.黎文中引《辑览》云:

于攻全州也,曰“腾蛟率焦琏、郝永忠、卢鼎、赵印选、胡一青五将,合力拒守,大战全州城下”.攻桂林也,曰“腾蛟督焦琏、胡一青等,分三门力战拒守”.于公之攻永州也,曰“围城三月,大小三十六战,遂为所陷”.

黎文接着评论道:

是王师入关后,放兵南下,触之者皆若焦熬投石而已,独公坚不可撼.使史公督师江上时,即已能如公之守全州、守桂林,则扬必不失;扬不失而金陵尚可有为.否,或二公者易地以守,明之亡不亡,未可知也.

按黎氏的推论,如让何腾蛟去守护扬州,就会像守全州、守桂林那样,通过一两场战役的胜利,确保南北分治的格局.就如淝水之战而使东晋稳立江南,顺昌、朱仙镇两次大捷,使南宋保住半壁江山.

从战略位置方面考量,江淮一线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能确保江淮,就能稳住江南.而湖南、广西,地处边隅,即便一时得势,也难以直捣中原,改变大局.当史可法督师江北时,商邱令梁以樟曾向他献策:“守江非策也.公今以河南、山东为江南屏蔽.仿唐宋节度招讨之制,于山东设一大藩,经理全省,以图山、陕,择大臣兼文武者伐之,厚积兵饷,假以便宜,于济宁、归德设行在以备巡幸,示天下不忘中原.如此,克服可期.若弃二省而守江北,则形势已屈,即欲偏安,不可得矣!”史可法对其策非常赞赏.也曾激励总兵高杰“上表出师”,欲分兵驻归德,而身屯雎州,纠合义勇,以定中原.但高杰在雎州被仇家许定国诱杀,北伐告吹.上策难以实施,只好退守江北.

驻守江北有“四大镇”:高杰(其部由李本深率领)、黄德功、刘泽清、刘良佐.四镇各拥兵数万或十数万,桀骜难制.高杰与黄德功相互猜忌,一度火拼.经史阁部多方调停,才各自收敛.史可法虽有督师之名,却无自己直属的部队,全凭一腔忠义去感化四镇总兵官.其中高杰、黄德功受史公人格魅力的感染,心悦诚服,乐于用命.

忠义精神的感发是有前提的,即相互都具有忠贞好义的内在秉性,对于野心家和自私鬼,是难以感受其忠义精神的.何腾蛟就遇到这样的难题.

何腾蛟,贵州黎平人.举人出身,得崇祯皇帝赏识,从知县逐级提升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成为封疆大吏.当时农民起义的烽火燃遍中原、山陕、湖广诸地,东北清兵铁骑耽耽虎视,明室江山风雨飘摇.甲申三月,李自成入京,明王朝灭亡.不足百日,清兵入关,李自成败走山陕,流落荆襄;张献忠入蜀,大肆掠杀.

福王朱由崧在马士英等支持下在南京建弘光王朝,加何腾蛟兵部侍郎兼抚湖广,寻以故官总督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军务.统率十几万大军的左良玉屯兵武汉,因“北来太子”事件与马士英闹翻,举兵东下,挟持何腾蛟乘船以行.何乘间跳入大江,浮游十几里,得渔舟登岸,经宁州、浏阳到长沙,旧属纷纷前来,聚集人员.不久,左良玉病死,其子梦庚领兵前行,在芜湖铜陵被黄德功打败,投降清军.清军攻扬州,史可法殉国.朱由崧被清兵杀害,弘光王朝灭亡.

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登基,建立隆武王朝,拜何腾蛟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封定兴伯,仍督师,规取两江.腾蛟以五省总督的身份,委官派职:堵胤锡权湖北巡抚,傅上瑞摄湖南巡抚,章旷为总督监军,周大启提督学政,严起恒为衡永道,督二郡军食;湖南军官黄朝宣、张先壁、刘承胤、曹志建和董英领兵前来,腾蛟委以总兵之职.左良玉的部将不愿投清的,纷纷领兵前来投奔何腾蛟.

李自成死后,群龙无首,大部将领也来投靠何腾蛟.于是把各路人马分编为十三镇,每镇授以总兵之职.除湖南五镇之外,左氏余部编四镇:马进忠、马士秀、王允成、卢鼎.李自成余部四镇:李赤心(原名李锦,自成之侄)、郝永忠(原号郝摇旗)、袁宗弟、王进才.号称百万,顿时军威大振.

十三镇兵马成份复杂,大多横蛮强悍,各自为政,很难驾驭.这与史可法面对江北四镇的难题相似.当时,有位征士刘成向史可法进谏:“四镇兵半盗贼,非有恩义联结、知慕节概、树功勋、流后世者也.主弱必叛,敌强必降;主敌两弱,则专自为,而互相兼并.胜则大自封、小挟王,不胜则复溃为盗.今内无劲将亲兵足以弹压,而欲依此四人以防敌,是犹使狼守户,虑来未必能拒,而主人先不得动摇手足矣.苟行是,公必悔之.”史可法不以为然,坚持以君国大义以感召诸镇将.他亲赴高杰军营,受尽刁难折辱,终以高尚德操和人格魅力感化高杰,自请挥师北伐.事虽不成,高义可褒.高杰出身盗贼,跟随李自成,与自成小妾邢氏私通,携之出奔而投明,成为一方重镇.

何腾蛟对李自成旧部,也诚心相待,结以恩义.如对李自成的嫡系——李锦、高一功所率部队,腾蛟命堵胤锡去招降,定名“忠贞营”.自成之妻高氏坚持联明抗清,同意高一功改名“必正”,其侄李锦改名“赤心”,以示忠于明王朝.她告诫李锦:“既以身许国,当受主将节制,爱惜其民,有死无二,吾所愿也.”何腾蛟曾亲赴李锦军营,“请见高氏,再拜,执礼恭.高氏悦,戒其子毋忘何公”.(《明史·何腾蛟传》)当时,李锦、高一功有部卒十几万,是十三镇中实力最强者.他们驻守荆襄一带,与清兵作战虽然失利,也给以重创.部队流转湖南、广东、广西各地.高一功、李锦去世后,李锦之子李来亨率余部退守荆襄,抗清到底,最后全家而亡.

何腾蛟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南明抗清两督师——史可法和何腾蛟之比较为适合何腾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何腾蛟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