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盈余管理论文范文资料 与盈余管理方式和审计师风险感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盈余管理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07

《盈余管理方式和审计师风险感知》:本论文为您写盈余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师既能感知到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能感知到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并会从审计意见类型和审计费用两个方面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相较于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对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感知更敏感.

关键词: 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审计师风险感知;事务所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6)04-0071-07

一、引 言

企业管理层为了维护上市公司形象、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薪酬、减少违约贷款的发生以及规避有关监管部门的干预,通常会采用应计和真实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吴联生,2007)[1].盈余管理行为会降低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增加财务报表出现错报的概率(Palmrose et al.,2004)[2].甚至还会损害企业的价值,给投资者带来经济利益方面的损失(Cohen et al.,2010)[3].所以,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会对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审计师需要通过盈余报告判断企业经营状况从而出具审计意见.当审计师察觉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会加大审计失败的概率增加审计师被诉讼的风险时,审计师就会采取应对策略.前期研究指出,对感知到的风险,审计师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五种:收取审计风险溢价(Bedard et al.,2004)[4],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夏立军等,2001)[5],事务所主动辞职(Shu et al.,2000),调整审计计划(Houston et al.,1999),配置专家人员(Gendron et al.,2001).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更换事务所是因为审计人员感知到风险而主动辞职还是被审计单位出于自身目的更换事务所很难区分,调整审计计划、配置专家人员实证研究不易衡量.所以,本文将考察审计师能否感知到和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相关的审计风险并通过发表非标审计意见来应对盈余管理带来的风险增加,并用审计费用的提高作为审计师风险感知的替代变量进行进一步检验.

此外,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审计师风险感知的敏感性均可能会受到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影响.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会计师事务所由有限责任制转为特殊普通合伙制之后,执业风险增大,审计师为了降低审计风险会提高审计质量,那么企业就有可能实施更加隐蔽的盈余管理方式来达到目的,同时,随着事务所由有限责任制转为特殊普通合伙制,审计师面临的法律监管环境更严格,被诉讼风险加大,导致审计师对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感知更敏感.因此,在不同的事务所组织形式下,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及审计师的风险感知行为均可能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由于我国具有证券资格的事务所于2009~2013年期间陆续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这为我们研究在不同事务所组织形式下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提供了契机.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应计盈余管理和审计师风险感知

Healy&Wahlen (1999)[6]首次对应计盈余管理进行了定义,认为它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安排交易或者会计手法等一系列手段来改变财务报告,并以此来误导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盈余管理行为普遍存在于企业当中(Grinyer et al.,1998)[7],高管为了实现薪酬目标(Watts et al.,1986)[8]、晋升目标以及配股增发目标都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行为(蒋义宏,1998)[9].

投资者主要依据公司的会计盈余信息做出经济决策,而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会误导投资者的决策(Dechow and Sloan,1991),一旦投资者被误导而承受损失,那么为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提供保证的注册会计师就面临着被诉讼的风险.审计师对于盈余管理动机强烈的公司,倾向于以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来衡量审计风险的大小(宋衍蘅、殷德全,2005)[10].已有研究发现,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财务报表发生错报的概率越大,审计师被诉讼的风险越大(Heninger,2001).因此,审计师会关注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对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感知较为敏感.据此提出:

假设1:审计师能够感知到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并且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审计师感知到的风险越大.

(二)真实盈余管理和审计师风险感知

真实盈余管理指的是公司管理层为满足某一盈余目标,实施了背离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行为,却使利益相关者认为公司的财务报表是通过真实的经营管理活动达到的(Roychowdhury,2006)[11].Zang(2007)[12]发现企业管理者为了使盈余管理的总体成本最小,会在进行盈余管理之前进行决策,综合比较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这两种方式的成本.Cohen(2008)对萨班斯法案颁布前后时段公司的盈余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萨班斯法案颁布前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相对较高,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相对较低,但是萨班斯法案颁布后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增加,应计盈余管理活动减少.这一结果说明,当应计盈余管理的实施受到各种限制时,管理层就会考虑实施隐蔽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

和通过操控会计政策和应计项目来实现的应计盈余管理相比,真实盈余管理主要是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活动,是依照会计准则进行的,不会涉及会计处理问题,所以我们一般认为审计师没有义务关注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此外,审计师也难以将这些活动和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区分,因此,审计师可能不会关注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也就无法感知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带来的风险.但是,Roychowdhury(2006)[11]及Graham et al.(2005)[13]的研究表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会损害企业的未来 流,从长期来看,会对企业的价值产生更为严重的 影响.另外,Kim and Sohn(2010)[14]的研究还指出,企业往往会同时采用应计盈余管理活动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这两种盈余管理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财务报表中的利润和 流,并且投资者也往往难以有效进行区分.据以上研究来看,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的影响更大,根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审计师应当去识别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审计风险以避免审计失败及被诉讼的风险.据此,本文提出如下竞争性假设:

盈余管理论文参考资料:

盈余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论文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结论:盈余管理方式和审计师风险感知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盈余管理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盈余管理论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