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苏联办学经验论文范文资料 与学习苏联办学经验和新交大建设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苏联办学经验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04

《学习苏联办学经验和新交大建设》: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苏联办学经验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文章分析了19世纪5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的历史背景下,交通大学参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分别从组建教学组织、制定教学计划、改革教学环节、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教学改革.这一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了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但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培养目标过高,专业过细,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交通大学;教学改革;成效;弊端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7-0152-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7029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在政治、外交上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全面倒向苏联,同样在教育上也要求引进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以培养工业化和其他建设事业所急要的专业人才.1949年10月5日,刘少奇在中苏友好协会成立时指出,中国革命是“以俄为师”的,今后建国也必须以“以俄为师”,从苏联学习教育学[1].这一时期,由于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教育的发展几乎重复了半个世纪以前走过的路,学习目标单一而集中,完全是以苏联为榜样并在政府主导下的模式移植过程[2].在这种形势下, 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并且各个高校全面学习苏联教学经验,建立新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体系.该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基本满足了大规模工业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特别是苏联援华的“156项工程”,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990年以来,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国高校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对这一问题的深刻反思.专家学者也对一些高校进行了研究[3],如吴惠凡、李滨、鲍欧、赵阳辉对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高校展开了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949年以前它是一所深受美国模式影响的工、管、理相结合的著名大学,1949年后学习苏联教育模式,变为了多科性的重工业大学,前后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截止到目前,学界对此校还没有过系统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对交通大学学习苏联经验进行教学改革的情况做一梳理和回顾,总结在这个过程当中的得和失,希望能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反思和借鉴.

一、交通大学进行教学改革的背景

交通大学的前身是1896年由晚清实业家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主要是一所专门培养从政务商人才的新式学校.1907年,学校开设铁路专科,开始向近代工科大学转型.进入19世纪30年代,学校顺应科学和工程结合的趋势,突破单一的工科办学模式,加强了理科建设,形成了以工为重点,理为基础,兼重管理的办学体系.到1949年时交通大学已是一所工理管相结合,以工为主的综合性学校,设有理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电信研究所和17个系、1个专修科.

1951年11月,教育部制定《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1952年9月在苏联专家的直接参和下,高教部参照苏联的教育体制,以华北和华东两区为重点对高等院校进行了院系调整.调整的总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逐步创办函授学校和夜大,并在机构上为大量吸收工农学员进入高等学校准备条件”.交通大学也是调整的高校之一,调整后的交通大学成为“多科性工业高等学校”,取消了理学院、管理学院,在原来工学院保留下来的机械、电机、造船3个系基础上,组建了7个系,18个专业,14个专修科.此后,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交大又陆续进行了局部的调整.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和当时苏联帮助我国建立的工业体系和工程项目基本上是相适应的.

建国前,交大的教育模式基本以美国为样板,推崇“博雅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培养通才,该教育模式所建学科和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甚至有点脱离中国实际,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适应工作需求.学习苏联后,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专门人才上和当时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相适应,学生进入企业能够马上胜任工作岗位.因此需要将“通才教育”改为“专业教育”,工科院校按产品或工艺设立专业,而国内尚无此经验,聘请苏联专家进行教学改革就成为当时的主要途径.

二、交通大学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交通大学在1952年完成的院系调整,只是组织和体系上的调整,属于形式层面,真正教学内容的改革則是在苏联专家来到中国之后实施的.五十年代交大共聘请了26位苏联专家,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的组织架构、教学制度全面引入苏联的模式,设立教研组、制定并完善各类教学文件、改革学制、掌握苏联各教学环节等,学校的性质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组建教学组织

解放前,按照英美的大学体制,交大在学校之下设学院和二级系.学校的教务部门只在教务长下面设一个注册组,主要负责排课和学籍管理,而系是教学组织.当时的教师基本上不受多大的约束.学习苏联后,学校撤掉了学院一级,把系改为教学行政组织.按照教育部1960年8月《高等学校暂行规程》中的规定,各校在系下面设立教研室(组).教学 (以下简称教研组),为教学的基本组织,由一种课目或性质相近几种课目的全体教师组成.

交大的教研室自1951年的秋季就已成立,但是工作仅限于教材提纲的交换意见,连定期的开会都没有,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原有的教研室和教学小组进行了改组,于1952年9月又重新成立.成立之初,因为开课的时间比较仓促,教研室的工作极度被动.突出表现是急于选择教本,编写教材或讲义,对于采用苏联教材热情过高,四面发出电报*教材.甚至出现了有的班级已经开课了,但教材还没有到的情况[4].学生的情况是先生教了课,学生不懂或完全不懂.教师方面,由于教研室活动无经验,会议过多,必须及时赶编教材,改善讲授和加强辅导[5].1952年年底到1953年,学校采用和试行各种办法努力克服忙乱的局面,制定了若干工作和教学制度,修改教学计划,改善教材和教授方法.教研室试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召开师生座谈会,讲授方法座谈会,了解情况、交流经验,并适量控制讲授和辅导时间[6].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教学脱节的现象基本上克服,忙乱的现象也减轻了,工作和教学秩序逐步安定下来.

苏联办学经验论文参考资料:

期刊投稿经验指南

期刊投稿经验

结论:学习苏联办学经验和新交大建设为适合不知如何写苏联办学经验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小学办学经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