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学习动机论文范文资料 与三本院校转型背景下职业预期对学生学习动机影响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学习动机范文 科目:论文提纲 2024-03-20

《三本院校转型背景下职业预期对学生学习动机影响》:本文是一篇关于学习动机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要】受当前就业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和其职业预期相关.而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文章将学习动机理论和当前三本院校学生的职业预期相结合,探讨在高校转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通过职业预期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动机,从而实现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职业预期;动机;应用技术型;高校改革

作者简介:张希,硕士,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商务英语系讲师.研究方向:翻译教学及商务翻译.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2-0026-02

由于经历了多年综合性大学的超常发展,不同层次的大学毕业生同质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然而同时就业市场上,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巨大.为了满足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也为了顺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三本院校正逐步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人才的目的主要是服务社会.要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就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友反馈、企业调查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确立更适应当前就业市场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到教学层面,则需教师将理论知识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相结合,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市场所需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通过职业预期强化其学习动机,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一、学习动机理论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定义,动机是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而学习动机就是指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和调节学习活动达到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力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其学习行为和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培养和激发的规律,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强化动机理论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发生的概率.如果学生因学习得到强化,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老师、家长的表扬,提高了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等,其学习积极性就会更高;反之,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就会逃避学习.这一理论是学校教育中运用表扬和奖励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依据.

另一比较有影响力的动机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麦克兰德(D. C. 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J. W. Atkinson)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通过竞争来提高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尽量避免对其进行指责.因为力求成功的动机比避免失败的动机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尽可能增加其力求成功的成分,使其不满足于避免失败,而以获取成功为乐.这一理论为教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目标提供了依据.

成败归因理论也是一种解释动机的系统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 Heider)提出了归因动机理论.人们在完成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个体的归因倾向会影响其未来活动的选择、坚持性和动机强度.维纳(B. Weiner)将原因进行了三维分析:如果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努力,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勤奋;如果他们把成功归因于好运气,则会抱着侥幸的心态.同样的,如果学生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则会奋发图强;如果他们将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就会自暴自弃.这一理论说明了学生对自己行为成败的归因对其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职业预期的影响

职业预期指的是未从业人员对将来的所从事职业的预计,具体指的是将来未来工作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工资薪酬、福利待遇、进修机会、晋升空间等.职业预期对于以就业为目的的应用技术型院校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应用技术型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既储备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基本的技术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一端连接着以技术训练为主的中职、高职,另一端连接着侧重应用的专业硕士,从而构建起多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类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往往和其职业预期联系紧密.

1. 利用强化动机理论,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根据强化动机理论的观点,学生会将自己的表现和这种表现的结果进行关联.如果学生了解到学好某知识或者某技能会对今后找工作或者对工作中具体任务的完成非常有帮助,则会将学习这种行为和这种学习行为的结果进行关联,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反之,如果学生认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或技能和将来的工作没有实质上的关系,则不会产生这种关联.学生对于学习行为的不同关联造成了大学课堂上的差异化现象.一部分学生能够将学习行为和未来的职业预期相关联,通过设想未来职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并且能够持续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将学习行为和考试成绩相关联,分数至上.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既没有将学习行为和考试成绩相关联,也没有将学习行为和职业预期相关联,这类学生往往带有厌学情绪.通过调查访谈可以发现,将学习行为和职业预期相关联的学生,不仅在校期间可以持续性地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工作期间也更能够适应工作环境,并能够针对自己的不足继续充电.将学习行为和考试成绩相关联的学生一般在校期间成绩不错,但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往往不如第一类学生.第三类学生则因为学习期间既没有目标也没有动力,往往知识技能不扎实,很容易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困难.

2. 利用成就动机理论,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和培养自信心

从成就动机理论的角度来看,学生对于课堂活动主要存在两种心理.一种是追求成功,另一种是避免失败.追求成功的学生,往往会在课堂活动中积极表现自己,以此来获得成功后的满足感.而避免失败的学生,则会尽量谨言慎行,以避免遭受挫折.然而,在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和程度往往决定了其得到锻炼的机会,也决定了其学习效果.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课程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技能训练.学生只有亲自参和各项实践活动,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和技能技巧.因此,在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在肯定那些追求成功型学生的同时,多帮助避免失败型的学生.教师应当在课堂上通过对于职业中各种任务的介绍,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要让其不怕犯错.这样才能使其应用能力和技能技巧得到锻炼.

3. 利用成败归因理论,使学生正确面对成败

成败归因理论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学生对于成败的归因,直接影响其后续的表现.如果学生将成败归因于运气等不可控因素,那么取得成功的学生会止步不前,等待好运气再次降临.而遭受失败的学生会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将成败归因于自身的努力等可控因素.一旦学生取得了成功,就会认为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会继续努力.而遭受失败的学生则会归因为其自身努力的程度不够,或者方式不对,从而进行调整.

学习动机理论和职业预期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和其学习动机联系紧密.积极的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更端正,学习目标更明确.而具体的职业预期可以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了解到相关职业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各项技术,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校学习更有目的性,还能使毕业生在面对就业市场时更有信心.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预期还能够增强学生在就业后对于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并提高学生在工作后继续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邓学易,黄日强.中职生和企业员工的职业预期的对 析[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3,(6):43-47.

[2] 刘周,徐本川.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人才培养和就业,2014,(8):55-59.

[3] 姚娇娜.应用技术型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探索[J].现代交际,2014,(4):239-240.

[4] 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兰金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5] 燕良轼.心理学原理和教育[C].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6] 斯莱文.教育心理学[M].姚梅林,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编辑:秦俊嫄)

学习动机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三本院校转型背景下职业预期对学生学习动机影响为适合学习动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学习动机有哪些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