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课程建设论文范文资料 与课程建设是学校改革之根本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课程建设范文 科目:mba论文 2024-04-12

《课程建设是学校改革之根本》: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课程建设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升华课程内涵认识,形成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

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说,“没有课程的特色就没有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课程究竟是什么?应该怎样去建设?不少同仁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些校长甚至坦承“没有课程改革方面的思考和行动”.

课程是什么?规范的定义是: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可见,学校很多工作都可以理解为课程.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笔者以为,课程是学生成长的轨道,轨道决定方向和路径.我们不希望学生成为流水线上出产的无差异的标准品,我们就应该设计出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个性化的成长轨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作为基础性课程,学校如何去落实?既要有对课程实施过程的改进,即教学改进;也要有着眼质量提升的教学辅助研究,即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策略.校本课程则是学校基于学生个体特点和学校工作实际开发的课程,它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校对课程的思考,实际上是对育人目标和育人途径的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由课程去实现;而课程的实施,又决定着学校的育人取向.所以,对课程的深入认识,就是对学校理念的认识,对教育价值追求的认识.对学校而言,确立了怎样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就应该建设与之相称的课程体系.

优化课堂教学,确保国家课程有效实施

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没有课堂的改变,就没有学校的改变,学生的改变更加无从谈起.为此,松滋市实验初中城北校区着力构建“卓越课堂文化”,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

确立“卓越课堂文化”价值追求.经过一年多的酝酿论证,实验中学城北校区提出打造“卓越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文化价值观.课堂文化不等于课堂教学本身,但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课堂文化中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深受课堂文化的影响,是课堂文化的体现.

从根本上说,“卓越课堂文化”主要指变革教学观念和方式、超越传统课堂、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追求以平等师生关系创造高效、生动、个性化的课堂,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变教师主教为学生主学,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帮助学生在与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实现知识构建、能力提升、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简而言之,“卓越课堂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主线,注重课中活动、注重思维发展、注重目标达成,此之谓“两主三重”.

打通课堂变革的关键环节.“卓越课堂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在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形成“会学”的能力,推行的主要载体在于班级学习小组.

首先,确定“均衡分组层级合作学习小组”的定位:小组既是学习合作体、竞争体,又是班级乃至学校的基本管理单位;然后,摸索小组成员的最佳组成方式:小组均衡,组内异质,梯级构成,每组六人为宜,构成分布式领导结构,做到人人是领导、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事做;进一步形成小组管理机制,包括小组文化设计、组员赋权、小组活动、小组评价、小组奖励,等等.

课改成功的关键在小组建设,课堂质量的关键在小组管理.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机构,为课堂上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没有实质的小组建设,合作学习必然流于形式;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表达的机会,人人都容易被关注,人人都容易获得表现的机会;利于分层教学和分层要求,根据编号管理,学生自然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学习达成的目标不一样,教师布置的作业也不一样,基于不同的起点和目标,人人都可以成功;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团队精神、责任意识、竞争精神,等等.

探索有意义的一科一法.“卓越课堂文化”有哪些特质呢?从学校层面,我们提出了一些元素性要求.例如,课堂教学结构包括“个体自学、合作探究、展示提升、测评反馈”四环,具体实施可以体现在一节课里,也可以体现在连续的课里,但一个知识单元的学习,必须经过这样的过程.再如,学校提倡“自学、对学、群学、展学”等学习形式,并归纳了操作要领,但是在课堂上何时用、怎么用,由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预设,不追求整齐划一.

在学校整体特色的基础上,再组织各教研组研究制定学科教学法,形成学科教学特色.以语文学科为例,根据学习内容,语文课分为阅读课型、作文课型、综合性学习课型;阅读课又分为精读课型、细读课型、略读课型;在精读课型中,对学生“阅读批注”又做出九项具体要求,包括朗读、圈点、积累词语、完成课后练习等方法指导.这就为语文组教师提供了教学操作的基本方式,教师教学以此为基础进行个性化再造.

完善课程方案,建设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方案,是学校办学目标与特色的重要标志,也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集中体现.整合课程,形成校本化的特色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必由之路.

形成学校课程价值观,构建课程框架.课程价值观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有助于弄清课程目的、功能和课程与社会的关系.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面向未来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用怎样的理念来定位课程目标?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需要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和支持?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回答,是学校建设校本课程的基本前提.

实验中学城北校区明确育人目标:“做有自信有力量的中国人”.“做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具备完全人格的人;“做中国人”,要求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具有以“仁爱”为核心的中华传统美德:“有自信”,要求学生自信开朗、蓬勃向上;“有力量”,不仅指身体健康,还要求学生有真本领,具备时展所需的核心素养.

学校课程体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设计,提出了育人的“四个层次、八项素养和十六项能力与品质”.“四个层次”即道德层次、生命层次、能力层次、审美层次;道德层次又包含了爱国心、仁爱心两项素养,这两项素养分别包含爱国、责任和友善、明理四项具体要求.每一层次都有具体化的子目标,对应这些成体系的育人目标,再设计开发具体的课程,形成学校课程的整体框架.

建设辅助性课程,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背后的深意在于授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课程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是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在笔者看来,国家课程校本化需要完成三方面工作:一是优化国家课程的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剪辑、补充、组合,优化教学内容;二是更好落实国家课程,需要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方式,增强学科教学的科学性,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开发有助于国家课程实施的校本辅助材料.基于国家课程内容,进行拓展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更充分的学科知识应用能力,也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重要内容.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一是以提升综合素质为宗旨开发学生社团课程.例如,着眼生活能力的烹饪、家政,着眼创造与动手能力的科技制作、手工、棋类,着眼运动与审美的球类和艺术健美类课程,着眼自信心的演讲、主持等课程.二是以立德树人为诉求开发德育课程.例如,培养仁爱之心的德育讲堂、经典故事汇,培养个性与自信心的“天生我才”“明星摇篮”“梦想展台”“大声对你说”等课程.三是由教师主导开发学科拓展课程.比如,全校性的学生学习任务单设计,语文学科组开发的“语文小点心”,英语学科组开发的书法,物理学科组开发的生活与物理等课程,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四是延伸至家庭和社会的实践拓展课程.

(作者单位:松滋市实验初级中学城北校区)

(责任编辑 鄢志勇)

课程建设论文参考资料:

课程教学杂志

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图书馆建设杂志

新课程导学期刊

结论:课程建设是学校改革之根本为大学硕士与本科课程建设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课程建设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