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倦怠论文范文资料 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生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倦怠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08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生成》: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倦怠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当前,高校辅导员特殊的工作性质和职责分工,使其承载的压力较大,一些辅导员逐步显现出工作热情渐趋淡化、人际关系步入低潮、价值取向黯然失色等职业倦怠现象,这与他们的理想与现实出現偏差、成长与能力逐步弱化以及投入与回报呈现反差等正相关.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国家、学校和辅导员自身形成合力,多方面多角度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寻找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良策.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缘由;表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8)01-0019-04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指导者和实践者,是他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队伍建设关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劣,关乎学校人才质量培养的高低.然而,现实中辅导员在工作地位、职称评定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职业倦怠的科学内涵及表现

“职业倦怠”(burnout)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在1974首次提出的,这一专业术语最早是在心理健康领域使用.后来,他用这一词汇描述在助人行业中因工作时间超长、劳动量过大和工作强度过高而经历的一种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高校辅导员具有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使其易于陷入职业倦怠的漩涡,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一)工作热情逐渐淡化.“辅导员工作职责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外,已经延伸到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学习督导以及繁琐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方面,贯穿于新生报到、注册、军训、体检以及平时课堂纪律和出勤督查考核、考纪教育、宿舍卫生安全检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文明离校等全过程.”[1]辅导员充当多重角色,既是管理者、服务者,又是教育者,压力来至多个方面,特别是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和工作强度过高等,使辅导员经常出现乏力感、烦躁感和焦虑感等不良情绪;另外,一些高校的部分辅导员由于年龄过大,心理和生理的承受能力更是大打折扣,甚至认为自己没有从事这项工作的能力,时常出现紧张、焦虑、无助和压抑等异常心理,出现排他性.这些现象往往导致辅导员失去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失去对学生的关注,逐步厌恶该项工作和疏远学生等,从而出现消极怠工,得过且过,职业倦怠渐趋形成.

(二)人际关系步入低潮.伴随工作热情的淡化,有些辅导员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日趋紧张,易于与同事、领导等发生纷争,与学生产生对立,等等.进而越来越减少和同事的接触,逐步封闭自我,久而久之,即便是原先开朗活泼者,也会慢慢地走入自我的圈子,掩盖自我,形成郁闷、孤独、偏激和消沉等不良情绪,致使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影响到家庭和睦与人生的发展.

(三)价值取向黯然失色.辅导员工作繁琐,既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又要组建良好的班集体和进行奖助贷的评选,等等.其效果不能立竿见影,难以得到同行和领导的认同.另外,部分学校对辅导员生活上关心不够,特别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比比皆是,只看到辅导员的工作结果而忽视日常管理.再者,在工资、待遇和晋升等方面与一线教师有差异,存在不公允的现象,致使辅导员无法看到工作能力和结果与工资绩效的正比关系,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荡然无存,任职时的抱负和诺言不见踪影,离职或转岗现象凸显.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生成缘由

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产生有其深层次原因:

(一)理想与现实出现偏差.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同,是辅导员的普遍心理.“辅导员社会认同感是包括其本人在内的社会成员对辅导员这一职业认同、肯定、积极的偏向”[2],辅导员积极主动工作,希望能得到他人、学校和社会的肯定,从而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但事实并非如此,仅就职称评审来说,辅导员与专任教师相比就相形见绌,职称与专任教师相差甚远,逐步产生与专任教师的心理隔阂和心理差异.加之“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联络员(各类通知)、消防员(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指挥员(组织各类学生活动)、推销员(学生就业)、咨询师(学生日常提问)等多种角色”,[3]其有限的精力与其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格格不入,缺乏进行科研写作的时空,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伴随而来,造成工作上的懈怠和不满,诱发心理疲劳和精力耗竭.

(二)成长与能力逐步弱化.近几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学校和国家的重视,但是,辅导员的成长和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升.原因在于:一是岗位要求.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并努力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一些高校有关职能部门不能相互协调,辅导员要完成各部门交给的同一繁琐任务,工作量必然加重.另外,高校辅导员大多比较年轻,工作经验少、阅历浅薄、素养准备不足和个人主观努力欠缺等诸多因素,使辅导员在工作中逐步暴露自我能力的不足、成长速度迟缓等现象,造成心理上的紧张与不安,乃至焦虑情绪的出现.二是自我要求.对辅导员来说,参加工作之初都怀有远大理想和抱负,而他们在工作中的成长与能力逐步弱化,必然造成他们理想与现实相脱节,入职后的现实无法达到他们预期目标,导致心理无成就感,从而助长他们的职业倦怠感.

(三)投入与回报呈现反差.作为引路人和管理者,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毋庸置疑.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的价值决定工资水平的高低,这里的劳动的价值即投入.简言之,就是投入多少决定回报的大小,它们成正比例关系,并且这种回报的大小应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校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它是一个变数,而不是常数.现实生活中,高校辅导员获得的实际报酬比专任教师所获相对普遍偏低.从各个高校可以了解到,辅导员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永无止境的日常管理、安全责任和多头领导,让辅导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时间和空间释放自己长期积累的压力和紧张情绪,而劳动报酬却与专任教师不能相提并论,致使辅导员逐步陷入低成就感的区域,刚入职时的热情和抱负,早已抛到九霄云外,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悔恨和自尊受挫,从而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到迷茫和不解,进而逐步失去往日的激情和憧憬.

倦怠论文参考资料: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

结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生成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倦怠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倦怠还是怠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