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自我评价论文范文资料 与反射性评价VS.自我评价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自我评价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4-06

《反射性评价VS.自我评价》:本文是一篇关于自我评价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 要:认同分裂理论作为近年来认同理论下属的新兴理论发展方向之一,是对社会学路径的社会心理学、精神健康社会学以及人格心理学三个学科领域交叉综合的尝试.对于通过角色认同和认同分裂过程来预测不同类型的精神健康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此理论在试图融合认同控制理论与自我分裂理论时过于强调反射性评价对个体自我概念的决定性作用,而忽视了个体基于角色认同的现实自我评价的重要性,从而使其理论逻辑产生了一定的模糊性.通过澄清反射性评价与个体自身的现实自我评价之间的动态关系,可以进一步清晰呈现认同分裂理论的潜在整合逻辑.这种澄清不仅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认同分裂理论与其源理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更论证了在认同分裂理论经验检验中反射性评价以外的其他输入类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其理论预测力.

关键词:反射性评价;自我评价;认同分裂理论;逻辑澄清

中图分类号:C912.6;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6)09-0081-12

作者简介:梁樱,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博士

(湖北武汉430072)

一、导论

传承自米德和布鲁默的经典符号互动论思想,斯特赖克创立了以角色认同(RoleIdentity)、认同显著性(Identity Salience)和认同承诺(Identity Commitment)为核心构念的结构符号互动论视角(Structural symbolic Interactioni:SSI).相比于前人的符号互动论,SSI更强调在角色互动层面上建构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网络结构,而角色认同的概念则被认为具有联结这种社会结构要素与个体自我概念的双重特性,因其既可以向下形成个体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可以向上形成社会结构的基础.认同理论(Identity Theory:IT),作为一种植根于符号互动论,尤其是结构符号互动论的微观社会学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北美社会学阵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形成与欧洲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TherySIT)相对应的研究脉络.

认同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的侧重,包括马克和西蒙对互动的强调,斯特赖克对结构的强调以及伯克对认知控制的强调,三者分别从互补认同(如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认同显著性与认同承诺以及对认同意义的认知控制三个视角去解释角色行为.本文主要是基于后两者尤其是伯克的认知控制视角的认同理论.伯克从认知控制过程的角度阐明了从角色认同到角色行为的动态影响过程,形成了与斯特赖克一脉相承的认同控制理论(Identity Control Theory:ICT).此理论认为,个体受到自我验证动机(Self-Verification Motive)驱动,持续地评估来自互动情境的输入信息是否与个体自我概念中的认同标准相一致,并根据比较评估的结果来调节自身的行为反作用于环境输入.伯克的认同控制理论,尽管与斯特赖克的认同理论侧重角色认同过程的不同方面,但运用同一套概念框架,互为补充,形成一套系统的通过角色认同过程解释角色行为的理论预测体系.

基于ICT的理论逻辑,结合由心理学家希根斯所发展的自我分裂理论(Self-DiscrepancyTheory:SDT),拉卓和马克森发展出认同分裂理论(Identity Discrepancy Theory:IDT).简单地说,ICT中的角色认同标准或意义被细分为理想意义和责任意义(Aspirations&Obligations),当来自互动情境的反射性评价(Reflected Appraisals)与二者产生不符或分裂时,则分别预测个体的抑郁与焦虑(Depression&Anxiety)两种精神痛苦(Distress)症状类型.图1对于上述理论沿袭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

作为近年来认同理论下属的一个新兴理论发展,认同分裂理论是对于认同控制理论的进一步细化和发展,是对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Soci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精神健康社会学(Sociology of Mental Health)以及人格心理学三个学科领域交叉综合的尝试,对于通过角色认同和认同分裂过程来准确地预测不同类型的精神健康结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并在某种程度上纠正传统社会学探索社会与个体关系时重结构而忽视个体心理过程的理论倾向.对于这一点,库恩⑥曾指出,社会学在面对研究中涉及的个体心理过程时往往是随意假定,而不是去援引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这种忽视和随意会损害社会学研究的准确性和解释力.

尽管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认同分裂理论在整合认同控制论与自我分裂理论时为了突出社会学的理论特点,并与认同控制论保持一致,强调反射性评价作为影响个体自我概念的最重要的输入类型,从而简化了潜在的整合逻辑.笔者通过对认同分裂理论及其来源的认同控制理论和自我分裂理论的详细梳理和分析,认为对于认同标准中的现实自我评价环节的疏忽,或者简单将其等同于反射性评价而忽视二者的动态关系,是认同分裂理论中需要澄清的潜在逻辑过程,这种简化_方面易使读者产生理解误区,另一方面过于强调反射性评价的重要性也削弱了其理论预测力.立足于这一点,本文将在梳理认同控制理论及自我分裂理论的基础上,澄清认同分裂理论简化的潜在理论逻辑过程,并对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二、理论背景

(一)认同控制理论

认同控制论的核心基础概念是意义(Meaning),此理论采纳了奥斯古德等的定义,认为意义是一种对于刺激物的反应(Response).沿用米德的思想,符号(Symb01)就是一种人们共享某种反应的刺激,即符号具有某种共享的意义,因此人们得以用符号进行沟通.而一种角色认同则是个体作为一个社会角色赋予自我的一组角色意义,并据此定义自我(The Self).针对某个特定认同的这组意义,被称为认同标准(The Identity Standard).认同标准,既是一组基于符号的具有文化共享性的意义,同时也具有个体个性特征,是个体在某个意义维度上的独特定位,对成年个体而言,是围绕某个角色认同产生的相对稳定的自我概念.

自我评价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自我意识论文

考试和评价杂志

大学生认识自我论文

药物评价杂志

论文评价意见

对论文的评价

结论:反射性评价VS.自我评价为适合自我评价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自我评价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