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尼采论文范文资料 与美学化背后尼采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尼采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09

《美学化背后尼采》:本论文为您写尼采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的大量档案资料表明:“二战”时期德国学术界和纳粹的勾结和“合作”(包括组织上的,但主要是思想观念上的)绝非罕见之例外现象,以至于一九九八年德国历史学会年会期间,和会者大为惊讶地发现,他们的诸多前辈“当年曾致力于正当化纳粹 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理查德·沃林:《法西斯的魅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即出,107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大约正是因为“二战”时期知识分子亲纳粹的现象实在太过普遍且令人恶心,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马克·里拉才会尖刻地写道:“如果有人想写一部诚实的二十世纪欧洲思想史,那么他真得有很好的耐力,得忍住别吐.”(《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新星出版社二00五年版,192页)

这个事实让人感到惊悚,如果你是知识分子,那么你还会感到一丝难堪,因为它迫使我们承认:知识分子并不比别的阶层更能抵抗法西斯主义的诱惑,它也印证了电影《浪潮》的主题:法西斯主义的崇拜者绝非只是大街上流浪的没文化、无知识的地痞无赖.恰恰相反,法西斯恐怖故事也可能發生在精英荟萃的高等学府.对于很多知识人而言,纳粹意识形态也是极为迷人的.电影中的大学生们仅一个星期时间就从温文尔雅的年轻学子变成了凶神恶煞的纳粹狂徒.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思想史的问题:法西斯主义为什么对知识分子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这中间存在必然联系吗?被誉为人类良知的知识分子,却原来是一个极容易迷失的群体吗?这是一个“二战”后自由主义知识界不得不面对的严肃而痛苦的问题.

理查德·沃林的新书《法西斯的魅惑—从尼采到后现代知识分子》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处理上述问题,这就是极权主义和受尼采影响的西方知识分子—既有右翼也有左翼—为什么纷纷跳上法西斯主义的政治战车?此书的基本结构是:除了“导论”和“结论”采取总论形式外,第一部分“重探德国意识形态”聚焦于德国知识界三位右翼思想家,即尼采、荣格、伽达默尔,同时广泛联系到斯宾格勒、海德格尔、施密特等其他当代德国右翼思想家,以及十八、十九世纪的德国反启蒙思想家,如维科、赫尔德、迈斯特、费希特等.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反启蒙,其中不少有非常明显的亲纳粹言行.第二部分“法国的教训”转向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巴塔耶、布朗肖和德里达,连带也涉及福柯,而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同样是反启蒙,其中有些也有明显的亲极权主义倾向.无论是左派还是 ,其共同的思想先驱都是尼采,于是,如何理解尼采和极权主义的联系就变得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尼采.反理性主义、知识论相对主义和真理虚无主义等后现代主义纲领的鼻祖无疑都是尼采.但是和后现代犬儒主义、“纸上谈兵”和政治不作为不同,尼采在虚无主义废墟上建构了崇尚暴力和杀戮的“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论,而不是走向后现代式的消极无为;也不是把自己的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论限制在艺术和审美领域而不延及政治领域(尼采如果活着一定会痛斥其后现代子孙政治上太没有出息).由此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尼采)哲学和政治的关系.

沃林对尼采的反思角度主要不是认识论的而是政治学的.因此,他在专论尼采的第一章上来就反对后学把尼采非政治化,反复提醒我们注意尼采相对主义认识论和虚无主义真理观的政治后果.作者首先指出,“二战”之后学术界兴起的将尼采美学化或去政治化的倾向是尼采研究的一个“迷思”,好像尼采只是一个“美学家”,“一个致力于风格的作家,一如同时期的波德莱尔、福楼拜和马拉美”.实际上,这个被打扮得“文质彬彬的欧洲人”和那个声称“用铁锤来做哲学”的尼采格格不入.尼采曾经屡次批判“为艺术而艺术”,晚年的他更是着迷于权力和所谓“大政治”.这种“大政治”一心向往历史上的暴君,激烈攻击凡俗庸碌的大众和无聊机械的 ,高扬所谓“战士精神”.更有证据表明,尼采哲学和纳粹存在明显关系:希特勒一九三三年曾经造访尼采档案馆(此时尼采已经去世),并将之尊奉为“纳粹的哲学源头”.难怪卢卡奇说:“尼采以最为坚实确凿的方式,预示了希特勒的法西斯意识形态.”(39页)一九八一年德国《明镜》周刊的封面将两个人的头像并列,并书:“希特勒—执行者;尼采—构思者.”(39页)

美学化的尼采也就是“后现代的尼采”.两者几乎就是一回事.我们说视角主义的尼采也是一个审美化或美学化的尼采,主要是因为:依据审美化理论的权威阐释者沃尔夫冈·韦尔施的观点,认识论领域的审美化是整个审美化的核心,其主旨就是否定知识的客观性和中立性,认为所有知识活动,包括社会科学、历史学甚至一定程度上也包括自然科学,都不可避免地夹杂主观情感、愿望、想象、 ,所有陈述都是虚构.韦尔施的《重构美学》在讨论审美化现象时大量引用了尼采的视角主义.但是在沃林看来,审美化了的尼采具有很大的误导性,因为根据这种诠释,“尼采的作品其实和政治了无瓜葛,他现身为一个形而上学的批评者,坚定的相对主义者,同时也可以算是一位美学家”(39页).作者也将这个后现代尼采称为“视角主义尼采”.

视角主义是一种带有强烈反本质主义、相对主义色彩的认识论概念,被认为是尼采知识学的核心概念.它认为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取决于观察和阐释的角度、立场,没有事实,只有阐释.“所有观察都涉及视角,所有知识亦复如是.”这种激进的反客观真理论试图从根本上瓦解启蒙理性主义的真理观,成为后现代思潮无可置疑的认识论基石.和仍然坚持客观真理的马克思主义不同,尼采的视角主义把我们带向真理虚无主义和知识论相对主义,虚构和实在、真理和谬误之间的区别已经完全消失.

在启蒙时期,理性本来是一种激进的反权威姿态,它总是和“缺乏正当性的社会权威格格不入”.而在福柯看来,尼采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把启蒙的激进批判精神针对理性本身,理性和真理本质上不过是 和权力,是由理性程序构成的压迫体系.在沃林看来,将知识降格为权力是一种“犬儒观点”.更重要的是这种真理虚无主义还会导致政治犬儒主义:“归根究底,福柯的立场等于是鼓励将所有权利或正义的诉求都视为权力的运作.”(49页)换言之,放弃真理的观念和论证中的理性原则(胜出的论证是较佳的论证)的结果,就是回到权威的怀抱—谁的权力大谁就握有“真理”.这样,本来是一种批判性的理论,就变成了一种为权威辩护的权力意志理论,“制定法律的不是真理,而是权威”.“对于论证的憎恶,意味着在原则上重回权威怀抱.”(50页)极端的激进最后变成极端的保守(“保守”这个词在其产生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原意,就是对启蒙主义确立的普遍理性原则的反动,“右翼”的意思也差不多).这是值得我们特别警惕的.

尼采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美学化背后尼采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尼采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尼采经典语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