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互联网论文范文资料 与互联网改变公益生态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互联网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1-19

《互联网改变公益生态》:本文是一篇关于互联网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这是一个心存善念的时代,社会涌现的“最美妈妈”“救火英雄”等标杆人物正揭示了人与人之间逐渐友善的关系.过去,公益在人们眼中是简单的“捐钱”,随着时代变革与社会进步,公益的内涵与实现方式正不断丰富,例如公益的商业模式.人人都在说公益,可是,究竟怎样的公益才是可持续发展的?

记 者:能否介绍一些国外成功的公益组织商业模式?

傅剑锋:例如免费大米网以趣味答题的形式捐赠大米,美国的全球捐赠网使充当*角色的网站获得相应报酬并支持下一批慈善活动等.还有,韩国的美丽小店做得也不错,他们借鉴欧美成熟的慈善商店模式,加以创新.美丽小店对市民捐赠的二手物品,进行爱心售卖获得利润,并将这些利润用于公益组织发展.美丽小店不仅只有实体店,还有活跃在街头巷尾的移动小店.

记 者:腾讯大浙网参与发起了“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会”,这是大浙网第一次涉足公益吗?作为一家新媒体网站,为什么会参与公益事业?

傅剑锋:“水公益”是我和邓飞一起做的活动,并不是大浙网第一次涉足公益.大浙网成立第一年就举办了一次很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新年新衣”,主题是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募捐衣服.那之后的每年我们都有规划,并持续不断地跟进.第一年是“新衣”,第二年与腾讯公益基金一起做“快乐运动场”,当时我们考虑有不少学校的基础运动设施不健全,和网友们一起捐助了好多运动场.为了让农村的孩子能同样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快乐运动场”的系列活动持续了一年.

除此之外,我们还做了“村小音乐家”项目.长大成人后你会意识到,音乐对于个人理解世界和感受美至关重要.大部分乡村孩子的吃饱穿暖问题不大,但缺乏运动、音乐的教育.2015年年初,我们邀请郎朗来杭州举办一场大型的音乐募捐演奏会,把募捐的钱全部投入到“村小音乐家”项目中.

2014年底,我们还做了“浙江偶像”.在年终的颁奖大典上,腾讯基金会拿出了120万的对浙江包括全国的道德标兵进行嘉奖和资助,给有困难的家庭提供帮助.例如杭州的救火英雄潘樟友,不幸患癌症,腾讯基金会资助了10万元.

我想,大浙网的自我定位是有用、有趣、有品.有用是给用户和社会提供有用的信息,包括咨询、服务等,这是机构存在的基本使命;第二是有趣,我们提供的东西是有创造力的、好玩的,创意是商业网站存在的根基;第三是要做有品质的咨询和产品,在价值方面我们要做有社会承担的企业,也要有公共服务意识.

公益,则是强调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果从人格化的角度来看待企业,我们需要追求利润,但要建设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就要承担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做公益是有价值且非常重要的.

记 者:2015北大公益传播奖,您作为媒体评选顾问参与其中.媒体除了对公益的传播,对于公益商业模式的探索能扮演什么角色?

傅剑锋:我这里特别想说的是,我们的能力是什么.回到腾讯公司的产品和能力上,我们很多的公益募捐和传播都是基于产品本身.有一次,我们看到一条新闻:浙江有一个县的农民卖不掉莴笋,如果再不及时处理就会全部烂在田里,从报道来看是莴笋的便宜,卖不出去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我们看到报道后立刻和当地的农民联系,当时他们的领导也挺高兴的.随后,我们用“弹窗”形式在浙江全省播放了一次,上百万斤的莴笋在几天之内就销售一空.

腾讯的定义是连接性企业,我们通过微信、,实现连接人与服务、人与物、物与物,还实现人与公益的连接.举个例子说,打开手机的微信钱包能看到腾讯公益,会推广好的项目.你看,媒体的力量就是实现信息对称,这也是我们能达成的目标,并且我们没有因为做这件事情损害利益,大家只会更认同大浙网的责任感,这也正是媒体所能扮演的其中一种角色.

记 者:今天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您如何看待互联网+新媒体技术下的微公益?互联网+是公益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吗?

傅剑锋:微公益的形式非常便捷.例如大浙网做公益,常常把公益写成故事并放在网站上,这种方式能快速地帮助别人.之前有一个孩子得了白血病,如果要维持生命需要募捐50万左右,常规方式的募捐难度较大,当时正值大浙移动客户端快速发展时期,大浙网亲子频道的编辑发起活动,以故事形式在腾讯新闻客户端上推出,后面有背景音乐和捐款链接,网友们看后产生情感共鸣便会跟帖或在朋友圈转发.那次募捐使我震惊,2014年9月份,募捐的18个小时内,共筹集善款50万,6700多人参与捐助.我想,这么短时间内能聚集如此多人互动,除了爱的力量本身,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力量.

今天,移动互联网能快速将人与人连接起来.事实上,互联网+公益就意味着技术的力量、产品的力量,它正逐渐改变人的行为和方式,当技术成为对公益推动的加速力量,这种力量非常强大.而随着时代进步,公益的互联网化已经成为普通用户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理念,技术的力量让这些理念加速传播,也方便了公益项目的实现.项目的具体流程、信息的对称化、信息的监督等等,这种方式的公益会变得更健康.

记 者:国内目前有哪些商业化运作成功的公益组织的典型案例?它们具体是如何运作的?

傅剑锋:这里不得不提“阿拉善SEE”,他们做防治沙漠化的项目应该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它的参与者也都是国内的一些企业家,他们运作NGO会像经营企业一样,有着长远的战略规划,能够发动当地居民和政府一同参与到项目中来,最后做到自身造血.“阿拉善SEE”一开始就支持当地农民外出学习,让他们知道草场的重要性,除了养羊放牧,搞绿色生态农业也能赚到钱.同时“阿拉善SEE”还建立了小额信贷模式,借钱给当地居民发展生态农业,当他们挣钱之后还清本息,这样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又顺利地推动了项目的实施.

记 者:公益组织与纯商业机构完全不同,以前人们讲到公益慈善就觉得是单纯的,讲到商业就是暴利.当公益与商业融合时,您认为怎样的模式才是最可持续发展的?

傅剑锋:腾讯公益的理事长查理斯曾说过:“希望腾讯做一个公益平台,而且我们希望企业都去做公益,但是企业做公益的方式不要超过业务能力之外.”他是非常棒的腾讯创始人之一.我想,如果每个企业都愿意用自己的能力所长去做公益,举手之劳汇聚之后会产生叠加效益,这样公益就会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公益.

世界是多样的,一个领域里可以有各种主体参与.不少企业正在慢慢进入公益领域,他们愿意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一种类型;有一些或者民间的机构,他们纯粹靠募捐来做公益,并且也做得很专业;还有一些是尽心尽力坚持草根的公益组织,他们都充满善意,我觉得这些组织都是值得尊重并且都有存在的理由.

当然公益的商业模式仍然值得探索,最好的商业和公益相结合的方式是企业本身具有商业能力,并借助这种能力去做公益.公益还需要专业化,我认为,公益项目最好不要有过多的商业利益掺杂进去,这关系到你的用户和捐助者如何看待你.而社会化企业在公益上的“边界问题”就处理得比较好.

记 者:近年来,有一个很红的新名词——社会企业家,他们往往是社会公益组织的发起人和经营者,他们用商业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用商业的眼光解决社会问题.您认为社会企业家的价值在哪里?

傅剑锋:社会企业家一方面通过商业运营的方式来养活自己,又把养活自己赚来的钱用之于公益,最终实现社会责任,他们往往不需要太多的募捐.

我记得有一个印度籍的美国人叫可汗,他用MOOC(互联网+教育)的方式做教育公益,是一家典型的社会企业.可汗是一个学霸级的人物,职业是分析师,他有一个表妹数学非常差,可汗就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指导妹妹,几个星期后她的成绩从倒数提升到了前几名.后来他就录教学视频放在网上,没想到的很多人都很喜欢他的讲课方式,不少学生看了视频后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后来他研发了系统,通过时差的算法,最难的问题他来解答,一般的问题用户帮用户解答.他成立的可汗学院机构就属于社会企业的运作方式,主要是靠自己的生产能力和募捐.如果他的项目放到商业市场上估价的话,应该有好几十亿美金,但是他说:“我不想商业化,我就想让教育以免费的方式,让孩子们进入知识的殿堂.”互联网+公益,社会企业家的价值就是这样,甘于付出并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仅仅追求利润与效益.

互联网论文参考资料:

有关互联网的论文

互联网创业论文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论文

互联网金融论文题目

互联网论文

关于互联网的论文

结论:互联网改变公益生态为关于本文可作为互联网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互联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