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民间故事论文范文资料 与让民间故事伴随幼儿成长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民间故事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4-17

《让民间故事伴随幼儿成长》:此文是一篇民间故事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民间故事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语言文字特点以及思想价值和情感氛围,对幼儿语言的发展、个性品质的培养、思维想象力的发展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方面都是幼儿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结合幼儿的特点,将民间故事引入幼儿园教育中是可行的、有意义的.

[关键词]民间故事;幼儿园教育;成长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重要门类之一,它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在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定义:其一是广义的民间故事,是指和民间韵文体文学相对的民间散文体叙事作品,包括民间神话、传说、童话,以及其他散文叙事作品;其二是狭义的民间故事,指民间神话、传说之外的其他散文叙事作品,如民间童话、民间笑话、民间寓言、民间生活故事等.而本文中所指的民间故事为其广义定义,包括民间神话、民间传说及狭义的民间故事三类.

黄少慧在《用民间故事熏陶幼儿心灵》一文中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民间故事对于幼儿的价值.第一,民间故事取材广泛,能拓宽幼儿的视野;第二,民间故事想象奇特,既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能丰富儿童的想象力;第三,民间故事滑稽幽默,能激发幼儿愉快的情感;第四,民间故事中一般采取对比的手法,将善恶、丑美、勤劳和懒惰等进行对比,这种爱憎分明的倾向性使幼儿更易获得具体的是非观念.

民间故事进幼儿园,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儿童身体在不断成长的同时,其精神之树也在逐渐生长.民间故事进幼儿园,不是要帮助孩子习得某些知识和技能,而是引领孩子的精神成长,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灵魂得以升华.民间故事所传递出来的道德精神能给人以崇尚美德的引领,孩子们置身在这样的情境中,和自己能理解和接受的人、事、物真实接触,才能真正触动心灵,真正理解故事,受到教育和熏陶.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将民间故事引入到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有以下几方面的促进作用.

一、民间故事有利于语言教育,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民间故事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一种文学形式.民间故事的语言是群众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由于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来自于人民生活的日常用语,因此具有简练、朴素、形象的特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美的艺术魅力,符合儿童性格特征,有助于幼儿语言学习活动.

民间故事,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民间故事中涉及一些物体的名称,如蚕、猫、稻谷、茶等,可以测查幼儿的发音情况;模仿民间故事中角色之间的对话,可以训练幼儿语音.民间故事表述时间常说“很久很久以前”“古时候”“从前”等,表述人物特征时常用“勤劳”“好心肠”“懒惰”“贪心”“聪明懂事”等词汇,这些词汇通俗易懂,便于幼儿记忆,有利于增加幼儿词汇量.民间故事在语法上符合儿童说话的习惯,讲话的内容一般都在“说”“答”“问”字后面紧跟着,句型上以简单句、短句为主,便于幼儿掌握.教师在引导幼儿参和民间故事的活动中,能够接触到更为规范、集中的语言,能够丰富句式、扩大词汇,要努力尝试将其运用到新的语言情景中,从而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使幼儿能更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民间故事的语言特点,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获得了提升.幼儿喜欢故事,在反复听、讲、演的过程中,其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词汇的积累和运用获得提升和发展.

二、民间故事具有教育功能,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发展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加之生活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他们是世界上最纯洁、脆弱和需要教育扶持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为凡夫俗子.”

民间故事之所以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是由于“故事”本身所包含的寓意.民间故事习惯于用“善恶有报”的思想去引导人们向善除恶或改恶从善,鼓励人们行善积德,相信好人有好报.故事中形象鲜明的主人公常常可以作为幼儿心中模仿的榜样.如《阿福阿喜》塑造了为民除害勇敢的人物形象;《李母教子》讲述了母亲熄灯教子练字,努力学习的故事;《华孝子磨石镜》讲述了儿子用石头磨镜找父亲的故事,让幼儿懂得要孝敬父母,做事要认认真真、坚持不懈.

民间故事给幼儿提供了成长的榜样,对儿童的性格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抓住每个民间故事中的教育价值指向,和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对幼儿进行日常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小习惯”,从而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或品德修养打下基础,如勇敢、坚持、勤劳、善良等教育价值指向.

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民间故事和幼儿的主题活动内容相结合,例如:鼓励小班幼儿独立进班、独立入睡、跌倒了不哭等;激励大班的孩子坚持做完一件事,遇到困难不放弃等等.

三、民间故事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幼儿乡土情怀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民间故事中有很多作品反映的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特点,民族特有的习俗、宗教信仰,民族英雄,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等.

从本土民间故事的结局来看,常常是“大团圆”的结局.大团圆的结局是中华民族心理的反映,其表现为“相信一切善良、正义、美好的事物在斗争中会获得胜利,人们所同情喜爱的主人公往往会获得幸福”,如《金鸡》《田螺姑娘》《虎头鞋传说》等.幼儿能从这些故事中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本土民间故事中有许多作品对衣食住行、年节活动、生活中禁忌等有所解释.这些习俗、信仰丰富了故事的情节和历史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故事为载体,让幼儿熟知乡土习俗和历史背景,激发爱乡土的情怀,如《太湖三白》《无锡排骨》《阿福阿喜》等.

民族英雄往往诞生于重大的历史事件中,表现出民族精神,他们的生存和民族的发展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育人的根本追求就是提高国民素质,振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英雄在幼儿的面前扮演着榜样作用,这样的民间故事不胜枚举.如《张渤治水》《蠡湖传说》《神医阿香》《太湖英雄赤脚王二郎》等讲述的都是他们如何为民效力.对幼儿来说,这些人物都是可亲、可信、可敬的榜样,能够为处于成长阶段的幼儿提供多角度的帮助,给他们启迪.这对培养幼儿基本人格和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还有一些关于本土人文发展的民间故事,能够加深幼儿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对家乡的感情,如《清明桥的来历》《太湖的来历》《无锡的来历》等.

四、民间故事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民间故事具有神奇、殊异、美妙等特质,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儿童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它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驰骋想象的特殊空间,符合儿童精神发展规律,能激发儿童自主学习的情趣.

3~6岁的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到概念性智力阶段发展的过渡阶段,又称自我中心表征活动阶段.幼儿在这一阶段的思维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能脱离实际具体事物,用象征来代表周围的事物,可见想象在这一阶段已开始明显发展.

他们听着“龙头渚的由来”,幻想青龙自天而降;听着“陆稿荐”的传说,想着仙人帮助诚实、好心的人.高尔基这样评价过民间故事:“它不仅给予我许多社会知识、历史知识,分辨善和恶的道德教育,更主要的是培养了我对文学的兴趣.”

由此可见,民间故事具有浓厚的文学性,具有强烈的审美特征.有的故事情节离奇怪异、超越时空,具有很强的魔幻色彩;有的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材料,营造奇险的故事氛围;有的叙述简单平实,情感质朴动人,别有一番味道等当听到这些故事的时候,幼儿习惯上把自己的情感灌注其中,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为故事中的人物.所以,幼儿在接触和倾听这些不同类型的民间故事时,不仅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魅力,还促进了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将民间故事引入到幼儿园教育中,孩子们不仅喜欢听民间故事,还会演一演、画一画、捏一捏、唱一唱.在形式多样的表现中,孩子们对民间故事百听不厌.日常中、环境中、教学活动中、游戏中接触的民间故事以及由民间故事拓展出来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孩子们不仅语言表达能力获得了锻炼和提升,还积累了一些书面语言的能力,同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变得丰富起来.民间故事的熏陶,对孩子们品德的价值建构、个性品质的形成都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大量本土化民间故事的引入,使孩子们对家乡的认知更为细致和深入,也会更加热爱家乡.

民间故事论文参考资料:

民间故事期刊

民间故事杂志

家庭教育故事征文

编辑部的故事

故事大王杂志

故事杂志投稿

结论:让民间故事伴随幼儿成长为关于民间故事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民间故事大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