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信仰论文范文资料 与贵阳忠烈宫黑神信仰源流和嬗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信仰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16

《贵阳忠烈宫黑神信仰源流和嬗变》:关于免费信仰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信仰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黑神信仰是贵州一个独特的神明信仰,在明清至民国期间兴盛达近六百年之久.其以唐代将领南霁云为神祇,并建庙宇忠烈宫祀奉之,其中影响卓著者首推贵阳忠烈宫.因贵阳忠烈宫在清末民初逐渐演变为黔省近代文教重地达德学校,故有必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之进行探究,从而明晰当地黑神信仰的源流、嬗变及其实质.藉此可知,在明清时期,黑神信仰通过官方引导、民间自发两种途径传播和兴起,积极服务于当地的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进入近代,达德学校作为忠烈宫的后继者,在对黑神信仰所彰显的传统美德予以传承的基础上,以科学 教育对黑神信仰进行了超越.是故,贵阳忠烈宫无疑在过去数百年间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黑神 南霁云 信仰 忠烈宫 达德学校

中图分类号:B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7)02-26-31

黑神信仰是贵州一个独特的神明信仰,在明清至民国期间兴盛有近六百年之久,其盛况曾被时人誉为“其香火无处无之,几和关壮穆等.而其威灵响捷也,亦几和壮穆埒”1.根据(民国)·《贵州通志》记载,贵州省内崇拜黑神的庙宇多达37座,其中,黔中、黔北共25座,约占总数68%.2供奉黑神的庙宇俗称黑神庙,正式称谓则为忠烈宫、忠烈庙.其中,位于今日贵阳市中心大十字一带的贵阳忠烈宫以历史悠久、影响卓著而最负盛名.申言之,因贵阳忠烈宫在清末民初时成为兴学之地,由教育家黄干夫、凌秋鹗先生在宫内开设达德书社(后名达德学校),并培养出革命家王若飞等仁人志士,故在黔省历史上留有浓墨重彩之笔.有鉴于此,本文将透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究贵阳忠烈宫,藉此解析当地黑神信仰的源流和嬗变及其实质,并对其产生的社会影响予以考察.

一、谁是黑神:黑神信仰的逻辑起点

清代学者张澍在所著《续黔书》一书中记载道:“黑神,唐将南霁云,范阳籍也.黔人以其长冠戟须,而貌黝称之曰:黑神.”3“忠烈庙在城内,祀南霁云,苗人称之为黑神,外郡遍有.”4《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七》曰:“南霁云者,魏州顿丘人.少微贱,为人操舟.禄山反,钜野尉张沼起兵讨贼,拔以为将.尚衡击汴州贼李廷望,以为先锋.遣至睢阳,和张巡计事.退谓人曰:张公开心待人,真吾所事也.遂留巡所.巡固劝归,不去.衡赍金帛迎,霁云谢不受,乃事巡,巡厚加礼.始被围,筑台募万死一生者,数日无敢应.俄有喑鸣而来者,乃霁云也.巡对泣下.霁云善骑射,见贼百步内乃发,无不应弦毙.”《张中丞传后叙》则曰:“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和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综合前述,可知贵阳忠烈宫中供奉的黑神乃唐代安史之乱时勇冠三军、义薄云天的名将南霁云.又基于唐代史籍所载,南霁云应为魏州顿丘人,即今天的河南清丰人,因排行第八,故亦称南八.另据考,对于“黑神”一语的确切含义尚有不同见解,如清代学者吴振棫即在《黔语》一书中主张“黑神”是“辖神”的“转音之讹”.1

二、为何崇拜黑神:黑神信仰的表象和实质

根据史籍,南霁云是一位生长于魏州、殉国于睢阳的唐代忠臣义士,其一生活跃的区域当在今日的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且未有任何可信文献能证明南霁云的足迹到达过当时在中原人视为“蛮夷”、“不毛”的边疆之地贵州.既如此,则不得不考问两个问题:一则,为何要将一位英雄神化为神祇;二则,为何是远在数千里之外、同其没有直接关联的贵州父老为其立庙祭祀.既往研究者对此已提出了一定解释,现笔者作述评、商榷如下.

(一)黑神信仰的源头

黑神信仰如何緣起?对此,清官德政说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该说认为,南霁云之子南承嗣在贵州附近的地区任官,因其子南承嗣在唐代贵州周边为官清明、政绩卓著,于是被当地民众立庙祭祀,并且其父南霁云也因之一并获得祭祀.或者认为,南承嗣在这些地区任职时立祀供奉其父南霁云,后人因其德政而对南霁云庙予以延续.久之,南霁云的祭祀便从附近地区辐射入贵州境内.例如,清代学者田雯即回应道:“公有子,名承嗣者,为清江郡太守,历婺、施、涪三州,多善政,后自请讨王承宗有战功.岂土人之所祀者乃其子,而非其父欤?抑或其子宦游此地,曾为父立庙,遂相沿数百年而尸祝俎豆之无和欤!”2然而,笔者不得不指出,此说迄今未有任何权威历史材料和考古资料可以佐证.并且,即使从情理角度予以分析,该说也充满不能令人信服的瑕疵:一则,从凡人升格为被崇拜的神祇,需要有一个神化的过程,对前述区域而言,理应是保境安民、泽被苍生的南承嗣相较其父南霁云更有资格被供奉为地方神,而神化的结果却和之相反,不由得令人匪夷所思;二则,南承嗣为父南霁云立庙,同黑神地方信仰的产生之间缺乏直接的因果关联性.换言之,即使立庙是该信仰现象的逻辑起点,那么,也并不会单单因为南承嗣立庙,就会理所当然地产生当地民众自觉供奉南霁云数百年的结果,其中必有其他缘故作为获取信众、兴起崇拜的要素,绝不可化约.

事实上,通过信史记载可知贵阳府城中的忠烈庙(即本文所指的贵阳忠烈宫)和程番府南霁云庙是贵州有据可考的最早供奉南霁云的庙宇.贵阳忠烈宫的《忠烈庙碑记》记载道:“国初肇置方镇,军民乃建神祠,处事惟谨.”1此处“国初”即“明代建国之初”.《贵州图经新志》亦曰:“忠烈庙,在治城中.洪武间都指挥程暹建.祀唐忠臣南霁云.”2笔者认为,前述记载是真实可信的:一则,不同文本可互相印证;二则,《贵州图经新志》系著于明代弘治年间的官修地方志,且系贵州现存最早方志,可信度较高;三则,贵阳忠烈宫的地理位置本身可对应史料——贵阳忠烈宫侧畔即贵阳古道都司路——都司即都指挥使司之简称,都司路则因系明代都司所在而得名.又如程番府的南霁云庙,“在庐山司北,长官卢金保建.”3因卢金保殁于洪武五年,则程番府的南霁云庙修建当不晚于该年.据现有证据,此时的贵阳忠烈宫及程番府南霁云庙尚不属正祀而是淫祀,即属不在国家祀典范围内的祠庙,从礼制言,“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4.淫祀应属于礼法所摒除的对象.不过,鉴于贵阳忠烈宫和程番府南霁云庙系高级官员兴建的庙宇——尤其是正二品的都指挥使程暹更系洪武年间贵州地方最高长官,可见其具有显著的官方性.因对历代忠臣烈士奉祀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传统之一,而彼时黔省初建、屯垦戍边的二十万明军初到,故有充分理由相信程暹选择奉祀南霁云正是出于以其忠勇义烈作为全军5典范之考虑,贵阳忠烈宫由明廷贵州驻军最高长官在其衙署前兴建,其宗旨不言自喻.正如杨庆堃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宗教一直支持政府,这种支持往往通过赋予统治群体以超自然意义上的合法性和强化那些有助于维持*政治秩序的传统价值来实现.为了确保从宗教那里获得应有的支持,和此同时又要限制某些曾经和政府作对的宗教组织的规模,政府对宗教信仰和宗教组织实施了严密的控制”6.对此,社会学者莱斯特·库尔茨亦指出道:“事实上,每一文化体系中的精英群体,都会利用宗教合法性来解释其统治地位和他人的无权状况.类似地,最有效的反对运动,也常会利用宗教观点来赋予自身地位和行为以合法性.实际上,人类社会变迁进程中最为成功的一些社会运动,都由宗教力量驱动和塑造,宗教赋予这些社会斗争以其他力量无法企及的强度和合法性,使得改革者和革命者更容易赢得民众支持.”7综上所述,可认为此阶段贵阳忠烈宫承载的祭祀和崇拜,在性质上介乎官方信仰和民间信仰之间.

信仰论文参考资料:

信仰的力量论文

结论:贵阳忠烈宫黑神信仰源流和嬗变为关于信仰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马云解释信仰是什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