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阿语论文范文资料 与缅怀阿语教育先辈推进阿语学科建设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阿语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28

《缅怀阿语教育先辈推进阿语学科建设》:本论文可用于阿语论文范文参考下载,阿语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中图分类号:K823.7“213”文献标志码:E文章编号:1002—0586(2008)01—0113—03

今天,我们来自各方,能会聚一堂,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希望在一起追思、纪念我们都深深尊敬和爱戴的老师、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刘麟瑞先生.去年的11月,北大曾举办中国阿拉伯专业的奠基者、北大首任阿语教研室主任马坚教授百周年纪念会,可惜我因赴台而未能参和,一年多来一直深感内疚.这里,我首先想向马师母及其家人、向北大阿语系的师生们致歉,祈请大家原谅.我也十分感谢刘先生的独生女刘慧女士,她凭着孝心和毅力,历经寒暑四处寻觅,细细梳理,精心编写,终于向大家奉献出了这本内容厚实而生动的《刘麟瑞传》,为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位北大回族教授的生平和风采,为新中国的阿语教育史增添了一份珍贵的人物文献.

在今天这样一个神圣的场合,我想就缅怀阿语教育前辈的时代意义和进一步发扬他们的学术精神,推进中国阿语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讲一点看法,这也是我的几句肺腑之言,多年来萦绕于我胸间的心曲.

我一直很庆幸能生活在当前这个尊师重教的时代,庆幸能迎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阶段.一年多来,北京大学接连举办马坚先生百周年、刘麟瑞先生九十诞辰纪念会,无疑体现了尊师重教、构建汉回民族和谐的时代精神,我们对此由衷地表示赞赏和感谢.

大家知道,历史上的中国阿语教育,是中国穆斯林主要是他们中的回族教育人士所关注和从事的事业.我在1995年6月北大举办的“马坚教授九十诞辰纪念会”上,曾作过题为《马坚先生的治学道路》发言,其中特别提到“马坚先生走过的学术道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他和他的同学、同事们,把阿拉伯语教学从单纯的民族宗教教学引入了最高学府的殿堂”.我当时脑海中的“马坚先生和他的同学、同事们”,主要指的就是刘麟瑞、马金鹏、王世清等上世纪50年代初在中国高校讲授阿拉伯语的回族老师,他们在阿拉伯语作为新中国高校一门学科的初创阶段,筚路蓝缕地辛勤耕耘,从无到有地逐步奠定基础,呕心沥血地带领他们培养出来的汉族年青教师们一起奋斗,既为中国开展对阿拉伯国家外交、经贸、文化、翻译等各领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人才,同时也为阿拉伯语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纪念他们——去年纪念马先生百年、今年纪念刘先生九十诞辰,反映了社会各界对历史的尊重,对上一代阿语回族杰出教师的爱戴,对维护和加强汉回民族团结的高度珍惜和重视,这样的活动是很富有时代意义的积极举措.

这些年,我曾应邀为我国阿语教育的前辈们写过一些文章,如为纳忠教授传记作的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马金鹏教授纪念文集中的《马金鹏先生——一位承前启后的穆斯林学者》,以及这一次奉刘慧女士之命,撰写的小序《一代名师,魅力永存》.我总是感到,这几位回族教师,都和马坚先生有着相似之处: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他们都是谦谦君子,学高身正,不喜张扬,诚信正直,淡泊名利,处世为人、道德操守均堪称典范,而且即便按今天已经全面确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衡量,他们执著的爱国爱教信念,宽厚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和荣辱理念,也都显得光彩熠熠,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以北大马坚、刘麟瑞教授为领军人物的阿拉伯语学科,是为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现在的中青年学者、教师,大都不曾亲身聆听过他们的讲课或有过直接的接触,但想来都会用过他们各自领衔编写的《阿汉词典》和《汉阿词典》,或曾参阅过他们翻译、编写的专著、教材.马坚先生更是一位通才,“他的作品,涉及的学科领域,十分广阔,包括语言、文学、宗教、历史、地理、哲学、天文历法等,都是和阿拉伯语言文化紧密相连的”;“他发挥了我们东方学者擅长综合的优势,用一篇篇学术文章,一本本著作,为建设我国的阿拉伯学作了重要的铺垫,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作为学科带头人,马坚先生的文章曾受到 主席的表扬,说“他那两篇文章《穆罕默德的宝剑》和《回民为什么不吃猪肉》写得很好,增强了汉回两族人民的团结,向他表示谢意”.陈毅副总理兼外长上世纪60年代初有一次对外语院校师生谈话,在强调刻苦学习外语、加强培养外语翻译人才时,就专门提到了(马坚、刘麟瑞)这两位老师的大名.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和荣耀,即便以今日对学科考核的严格标准来看,学科带头人能获得国家领导人如此高的评价,反映了学科的水平和影响,是今天许多像我这样的学科负责人都远难以企及,也不敢望其项背的.

我们在追思缅怀马坚先生、刘麟瑞先生的场合,常常会感到惋惜的是,在实行改革开放的这30年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开明最兴旺的30年里,中国的阿拉伯语学科蓬勃向前发展的期间,他们却先后离开了我们,全国教学大纲、统编教材的编写,已听不到他们的真知灼见,对外交往和学术研讨,也无法请他们参和和指点了.我们能够借助他们的,是他们言传身教的榜样,是他们矢志钻研、永不舍弃的学术精神,更有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关注汉回民族团结和谐的崇高理念.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阿友协、中阿合作论坛的相继建立,中阿之间的官方、民间往来更趋密切和频繁,交流合作的层面也更加广泛和全面.前不久的12月2日,我们在利雅得参和中阿合作论坛第二届中阿关系暨文明对话研讨会的全体代表,曾有幸受到沙特国王和王储的接见.阿卜杜拉国王在讲到中国时说:“至于中国,她对我们大家而言,是一个亲密友好的国家,因为中国从来并且总是和真理和正义站在一起,总是和巴勒斯坦事业和阿拉伯事业站在一起.”中方主席杨福昌大使发言时指出,“当前中阿关系处于历史最好阶段”,无疑足作出了客观而准确的评价.这种局面反映在中国阿语学科方面,是阿拉伯国家对中国阿语教学、研究、翻译工作表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关切,叙利亚提出要继续完成20世纪105种阿拉伯优秀小说的翻译出版,黎巴嫩想和中方合作,相互翻译现代著作,沙特考虑在2010年上海世*举办前,再向上海赠送一座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图书馆,愿意资助翻译出版包括今天大家拿到的《刘麟瑞传》和已经问世的《马坚传》在内的中方推荐的图书著作,资助中国民间伊斯兰手抄本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等等.

然而,中国阿语教育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教学点的数量急剧上升,教授阿语专业的高校已从原来的八所,发展到了二三十所,师资已明显不足,使北大、北外、上外等高校的不少位资深教授,只得退而不休,分赴各地,去帮助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国家对外语学科建设又不断提出更高的质量标准,要求科研创新出精品,培养国际化的高端人才.实际上,当前的中国阿拉伯语学科建设,正面临着加紧培养高质量教学、研究、翻译等人才的严峻任务.就此而言,继承刘麟瑞先生那种对待业务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刻苦自励的学术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弘扬并继承的重要资源;马坚先生开创的构建中国阿拉伯学的道路,不断丰富充实阿拉伯学科的内涵,使之朝着小学科、大内涵的方向发展,更是使学科建设跟上时 展步伐、适应国家对外交往合作需要的必由之径.假如我们能在概念、路径和方法上认识到阿语教育先辈们留下的宝贵遗产,那么,我们就会更加团结一致、齐心合力地共同来构建具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阿拉伯学,从而把前人的事业发扬光大.

来参加刘先生九十诞辰纪念会,我内心是很激动的.因为在我的视阈中,刘先生、马先生不仅是北大一个系、一个学校的重要人文资源,而且是我们国家、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宝贵人文资源.作为一名至今仍在保持对阿交往工作的教师,我常为自己曾受教于马先生、刘先生等一批回族阿语先师感到庆幸和荣耀,因为阿拉伯国家的友人们,无论是官员还是学者,都很珍视中国穆斯林贤哲们对教育、学术作出的贡献.而今,我也已步入望七之年,肩上的教学、科研任务压得很重,只能寄希望于我们的中青年学者,我愿意及时地让大家分享我得到的信息资源,一起来推动把《马坚传》、《刘麟瑞传》等有利于促进中阿文化交流的书籍进入阿拉伯世界的书市、馆藏;我还期盼着,在北大校园或阿拉伯语系的某一合适的地点,矗立起一座中国阿拉伯语学科奠基人马坚教授的塑像,使他成为北大也是中国的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民族、文化、教育内涵的景点.

愿我们大家一起来缅怀刘先生、马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和贡献,继承他们的学术精神和珍惜汉回民族和谐团结的高尚情怀,把中国的阿拉伯语学科建设进一步推向前进!

责任编辑:李有智

阿语论文参考资料:

韩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韩语毕业论文

韩语论文

韩语论文网

教育刊物卷首语

论文致谢语

结论:缅怀阿语教育先辈推进阿语学科建设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阿语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阿拉伯语入门学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