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脉络论文范文资料 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的历史脉络述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脉络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10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的历史脉络述论》: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脉络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秉承宽广的历史视野.“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的形成都有其很深的历史渊源和较长时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但把四个“全面”放在一起作为整体进行论述,并强调在“全面”上着力、在“深化”上进取,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局提出来的.

关键词:“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从严治党;依法治国;深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11-0059-06

引言

“四个全面”提出以来,理论界高度关注,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把“四个全面”的研究推向深入,是目前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任何一项重大治国战略的形成与出台,也往往基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获得自己本质规定的.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认真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考察“四个全面”形成、提出和推进的整个过程,厘清它的发生和发展脉络,有助于更加深刻、准确地抓住“四个全面”的根本,从而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四个全面”作为中国治国理政的新方略和与时俱进的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有关“四个全面”的来龙去脉目前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是“总源头”说.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局出发形成和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成为学者解读和阐释“四个全面”源头的主要依据.有学者认为,“四个全面”的总源头是党的十八大精神.其在论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与党的十八大的直接关系之后,就全面从严治党与十八大精神的关系作出这样的说明:“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和形成“虽然不是直接来源于、来自于党的十八大,但是,它却与十八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间接来源于、来自于党的十八大”.有研究认为,“四个全面”的基本思想,已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存在于十八大精神之中.质言之,将“四个全面”的形成时限定位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治国理政创新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然而,这种观点的局限在于未回答“四个全面”与中国治国理政方略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也未回答“四个全面”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流变与演进的关系.

第二种是“三阶段”说.即“四个全面”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提出和成型的”.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一个全面”到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全面”,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三个全面”,再到“四个全面”的提出,是中国对治国理政方略认识不断深化的三大阶段.“四个全面”提出以后,其理论定位有个发展过程.起初是作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任务、要求以及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提出来的;其后,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首次把“四个全面”定位于党的战略布局.进而将“四个全面”定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这种观点尝试着从比较长的历史时空中去定位“四个全面”的形成,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第一个“全面”的形成,对厘清“四个全面”形成史来说具有必要性,但其局限在于并没有从“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把握上去追索“四个全面”形成的过程.

第三种是“长期探索”说.有学者认为,“四个全面”是历史、现实、未来的辩证统一.其缘由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任何一项重大治国战略的形成与出台,也往往基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有机统一.黄坤明认为,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四个全面”是对中国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全国执政60多年来,几代中国人接力奋斗、不懈探索所积累的治国理政丰富经验,是提出“四个全面”的重要历史前提.也有学者主张把“四个全面”的源头延伸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并由此强调“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都有一个逐步提出、日益明晰的过程.认为,“四个全面”所包含的内容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历届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和实践经验陆续概括形成的.这种观点相比较而言更加全面、客观,也比较清楚地回答了“四个全面”形成和提出的渊源问题.

可以讲,上述三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四个全面”的来龙去脉,厘清“四个全面”的“源”和“流”.然而,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秉承宽广的历史视野.从历史方位来看,“四个全面”是在社会主义学说创立500年、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近100年、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多年之际提出的,其形成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跨度,与中国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几代中国人接续奋斗的智慧结晶.同时,“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的形成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较长时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但把四个“全面”放在一起作为整体进行论述,并强调在“全面”上着力、在“深化”上进取,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局提出来的.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层层递进、渐次铺陈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谋划和布局.[11]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在追求“小康社会”、向往美好生活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成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也是“小康社会”自身发展和建设的必经阶段,其演进过程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一致的.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对“小康”的来龙去脉作了精辟阐释:“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换言之,“小康”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新时期,“小康”被赋予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关键一步和重要目标.

脉络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的历史脉络述论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脉络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脉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