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导师制论文范文资料 与一体化课程改革模式下双导师制和实践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导师制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1-30

《一体化课程改革模式下双导师制和实践》:该文是关于导师制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别在于人才培养方向的不同.职业教育更注重技能的培养、更强调岗位的针对性.本文结合职业教育这一特点,在全国大力推行一体化改革的背景下,以惠州市技师学院计算机专业为例,提出了实现“双导师制”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一体化 课程改革 双导师制 计算机专业

在当今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职业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2014年5月,国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了要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职业教育重视的形势下,我系计算机专业以“双导师制”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围绕“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

一、“双导师”制模式符合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体化教学内涵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使培养目标和企业岗位需求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知识的延展与发散能力都能够得到协调与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这种培养方式很好体现了以市场定专业、以岗位定课程、凸显能力本位的育人思路.

什么是“双导师制”?就是在一个课堂教学中由两位老师按照不同分工对学生进行指导.一个是由学校专业课老师担任,主要负责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和技能的指导;另一个是由来自合作企业或相关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其主要是负责结合企业实际岗位对技能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因此,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实现学生毕业就能就业,符合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双导师制”在一体化教学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双导师制”从本质来说就是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是培养计算机一线岗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双导师制”,我们体会到其有如下几方面的现实意义.

1.能更好实现学习环境和实际工作环境的融合

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企业的生产设备、工作环境、文化氛围和规章制度等和学校会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企业导师的直接指导下,通过模拟或直接使用企业提供的平台和场景,使教学更贴近现实岗位,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工作氛围,实现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与职业道德修养共同提高.

2.能更好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在于师资.从近年来看,笔者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仍然相对短缺.针对此情况,信息工程系决定在计算机专业中实行“双导师制”的模式,并有机结合一体化模式的教学要求,有选择地聘请有特长的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有效地解决了该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不足.再者,校内导师通过和企业导师的密切沟通与配合,很好地弥补了实践经验的不足,增强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3.能更好推进“管导结合,以生为主”的育人模式

推行“双导师制”模式,可以让“以生为本”的理念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双导师制”的模式下,导师可以很轻松地对个别学生进行详细指导,做到了兼顾平衡的最大化.由于经常在一线和学生一同学习,导师过硬的技术、丰富的学识以及高尚的人格,会在学生们的心中塑造良好的形象,导师的言行举止也都会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使得同学们对计算机专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能更好促进课程学习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当前技工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就业相对较难的问题,究其原因,很重要一点就是所学知识和实际需要存在脱节.因此,只有根据企业岗位对能力的需求来安排课程和学习任务,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而通过推行“双导师制”的模式,恰好让这一理念得到很好的实践.一方面,学生通过企业导师的系统指导,不仅可以很好掌握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提升综合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学生长期和企业导师一起学习和生活,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感,更有助于其获得企业方的认可,最终达成就业意向.

5.能更好推动计算机专业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入开展

通过推行“双导师制”模式,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以及校企双方之间的沟通更为充分,合作更为紧密.一方面,学校能够及时的根据当前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和课程安排等.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很好地和企业同步成长,及时获取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再者,企业导师还能带领若干学生组成工作团队,研究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创造出更多更新的技术成果.这种巧妙的融合,使得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企业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产学一体化合作的深入开展.

三、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双导师制”的具体形式

在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革过程中,每个学校或许会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实施“双导师制”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在这里,笔者以所在单位信息系的实践为例,谈谈实施的具体形式.

1.建立优秀企业导师库

惠州市技师学院信息工程系已经先后和联想公司、铭通科技公司、优讯科技公司等数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和工作室等.企业导师主要由来自于这些企业中的具有高学历、高职称或高水平技术主管担任,确保了企业导师的质量.

2.建立灵活培训新机制

以往合作培养班级的学生在跟随企业导师学习时,往往采用“嵌入式课程”安排,即每周安排一天专门学习企业方面的课程.但这样时空分散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巩固.因此,我们采用了集中培训方式,即每周安排至少两天学习企业基础课程,并且每学期安排至少6周时间集中学习企业专业课程.在实训方面,除每学期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训练外,毕业班学生在毕业前1个月脱产到企业进行就业前的强化训练.

3.建立综合的考核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改革,尤为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时,我们执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具体操作上,我们会从企业生产或一线的实际出发,提炼出具体问题供学生解决,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共同参与学生成绩考核.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资格认证考试,根据认证等级给予相应的加分等.

4.建立定期的反馈渠道

学生学成毕业后将走向社会的各种工作岗位.虽然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改革是将企业的环境搬进学校,但毕竟里面更多的是同学之间的协作.在实际中,一个企业里更多的是来自不同地方的个体,学生是否依然能精诚配合,是否依然能学以致用、精益求精,还需要由企业的满意度来检验.因此,我们建立了定期的反馈渠道,如寒暑假我们都会选择若干毕业生的就业单位进行回访,通过发放问卷和座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并详细询问用人单位对我们培养人才的期望.

综上所述,以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强化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为手段,实行“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成效显著.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双导师制”模式还存在不少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如目前的开展还是局限在校企合作班级范围,还没有在所有班级中展开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太卫,邱法宗.专业硕士培养体制调整下的双导师问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0(31).

[2]严瑜筱.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双导师制”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8).

[3]孙延埙,孙峰.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的基本形式[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

(作者单位:惠州市技师学院)

导师制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一体化课程改革模式下双导师制和实践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导师制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企业导师制培养计划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