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自我意识论文范文资料 与提高小学教师自我意识培养策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自我意识范文 科目:开题报告 2024-02-03

《提高小学教师自我意识培养策略》:本论文可用于自我意识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自我意识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研究性学习也成为了国家必修课程.但受传统观念、应试教育、评价机制等种种因素的制约,课程的常态化实施缺乏必要的规范,教师指导工作层面有待加强.笔者认为,既然时代赋予了我们改革的重任,我们就应该借助研究性学习这个载体,不断创新,大胆探索,改变当前研究性学习教学的现状,要求教师具备以下四种意识:积极的进取意识、崭新的课程意识、真诚的服务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 进取意识 课程意识 服务意识 问题意识

今天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科技的时代,新的信息传播手段不断涌现,教育也受到了重大的影响,发生了许多变化.作为教师,我们也必须面对现实,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学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反映了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种种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太多功利思想,缺乏进取意识.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由于每位教师都有自己承担的各学科教学任务或其它工作,繁重的工作和升学压力使他们在正常工作时间里无暇也无精力去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尽管知道研究性学习活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塑造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它不像学科教学,一经短期学习即可立竿见影出成效.

2.只有学科课程意识,缺乏活动课程意识.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实施,没有一支庞大的专、*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就无法保证该课程的正常开展.但它没有课标、没有教材,只有指导纲要,缺少甚至没有专职教师,只好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兼任指导教师.一方面教师单一的学科背景,容易导致指导教师学科本位指导,以学科教学方式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如,在教室“教”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围绕“资源包”“讲”或“教”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对“预设性教材”的依赖性太强,课程内容教材化,忽视了研究性学习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

3.甘当旁观者,缺乏服务意识.研究性学习综合、开放、实践、生成的特点决定了一门学科知识已不能完全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各学科间的协作.但指导教师受自身知识结构限制,单一的学科背景,使其在指导时,出现两个极端,要么仍以教师为中心,无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特感受,把自认为正确,甚至自己也没有把握的东西强加给学生;要么让学生放羊,自己成为旁观者.

此外,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大部分学校认为,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要开设,但也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资金.虽然要求学校教师全员参和指导,但又没有具体明确的相应的考核机制,使得指导教师把对学生的课题指导看成是附带完成的任务,可有可无,参和的积极性不高,工作的热情亦不高.

4.凭借个人经验指导,缺乏问题意识.对于研究性学习,教师不是作为知识的直接讲授者来实施教学,而是要引导学生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探索研究的开放性情景.但对仍处于开创摸索阶段的该课程来说,大多数教师对如何指导开展研究还比较陌生或不够深入.遇到具体问题不会通过理论学习、合作研讨、实践反思的途径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指导什么”、“什么时候指导”、“怎么指导”、“指导到什么程度”,全凭个人经验处理,对学生活动展开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缺乏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观察、了解不过细心、彻底,没有提供及时的方法引导和必要的指导,导致指导过程中出现偏差.

那么.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面对现实,接受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大势所趋.教师和其消极地等待和观望,不如积极地准备,“硬着头皮”去适应,主动地迎接挑战.因此,除了宏观层面上强化研究性活动课程管理,营造课程实施环境,加强师资培训,推进课程实施外,作为教师自身,更新教学理念,增强4种意识,乃是当务之急.

一、积极的进取意识

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对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能提升教师个人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是教师统筹能力的体现.而新课程领域的探究更容易使教师有所建树.因此,教师要想在这个舞台上有所作为,不被淘汰的话,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锐意进取,勇于钻研,主动承担起教师指导的责任,摸着石头过河.很难想象,一个惰性、惯性和功利性太强的学科教师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因为优秀教师应该是能对自己的教学现状及教学环境学会创造性的反思的教师,是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寻求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教师.

二、崭新的课程意识

过去,我们更多地把课程理解为“学科”、“科目”或“知识”,认为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准备,把对知识的学习推崇至极.课程意识淡薄、陈旧,是目前指导教师的通病.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并没有特别的可赖以存在的学习领域,它从生产、生活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其学习和研究的内容领域十分广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研究性学习,它是教学中的课程,是在师生共同“探究”和“对话”中不断生成的课程;课程内容的建构,是一种开放性的形成过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时机,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确立崭新的课程意识,走在课程实践的前例.

三、真诚的服务意识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单通道的授受关系,是指导和被指导,命令和服从的关系,教师的权威不可动摇,学生只能服从、执行.但作为一种有别于学科课程的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它不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注重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为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在指导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绝对权威的观念,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比如获取信息,教师可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但绝不是把材料找来发给学生.要使学生认识到,教师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是万能的,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参和者.这方面有二个误区需要引起人们注意:一是教师把自己能想到的自认为好的课题或自行设计的主题一古脑儿提供给学生,全然不顾学生能否接受,居高临下,不给学生孕育问题意识的空间;二是以自己对课题的认识和个人的生活体验代替学生的感受,不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感受、迁移、思辨、操作.这样的结果就无法让学生孕育问题意识、亲历研究过程、获得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更谈不上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情感、态度和观念的变化和发展.相反,主动和学生沟通,随时掌握研究动态,会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尊重、关注和帮助.

四、强烈的问题意识

研究性学习活动通常都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时时在做知识“加法”,在填充知识,使知识变得丰富,而没有使人的心灵动起来.因此,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很难发现问题或不会发现问题,缺乏孕育问题意识的时间和空间,最终学生的研究兴趣没有了,积极性不见了,创造性和开拓性消失得无影无踪.面对这种情景,指导教师必须鼓励学生针对实际环境提出更多的新问题.指导的过程即为师生共同营造气氛、发现问题、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还在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渐孕育、产生并提出更深层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课题时,要本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精神,诱导和鼓励学生发现“较复杂、较深层的问题”,并善于捕捉契机,创设“问题场”.

教育发展了,科学进步了,社会早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后喻时代”,我们不能观念滞后,方法滞后,成为时代的弃儿,甚至学生眼中的老土.只要我们不断地充实自己,学习新观念,新技能,了解新知识,不断追逐时代的步伐,迈开教学改革的脚步,全面提升我们小学教师的自我意识培养,这份伟大的工作我们还是能够做的更好.

自我意识论文参考资料:

毕业论文答辩自我

自我成长分析论文

大学生安全意识论文

论文答辩自我

大学生自我意识论文

大学生认识自我论文

结论:提高小学教师自我意识培养策略为大学硕士与本科自我意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自我觉醒的七个阶段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