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民事诉讼法论文范文资料 与高等学校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模式探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民事诉讼法范文 科目:论文摘要 2024-01-27

《高等学校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模式探析》:该文是关于民事诉讼法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民事诉讼法是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主干课程之一,各高校法学院均将民事诉讼法课程设置为法学专业必修基础课程.设置该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民事诉讼法课程学习树立程序意识和规则理念,并具备分析和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我国现有的法学教育模式注重对法律概念、法律原则的讲授,忽视法律实务能力的训练,属于“注释型”教学模式.民事诉讼法是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法学学科,改革现有的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如何改革成为摆在每一位民事诉讼法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问题.笔者不揣浅见,对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粗浅意见,以期为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有所脾益.

一 教学方式:从被动接受到师生互动

我国颇具成文法传统,在民事诉讼立法方面有专门的民事诉讼法典以及一系列的司法解释.教师在讲授民事诉讼法课程时,大都采用 “演讲式”的教学形式,知识以“传输——接受”的方式被吸收,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者.此种教学方法侧重于教师对民事诉讼法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规则进行口头阐释,课堂的教学活动呈现出教师积极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此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无益于学生法律技能的训练以及法律思维方式的养成而受到高校教育界的诟病,改革现有的民事诉讼法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改革现有的民事诉讼法课堂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现有教学模式中法律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度输出转变为“传输——接受——反馈”的互动模式.谈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美国的“苏格拉底教学法”可谓是互动教学方式的圭臬.所谓的“苏格拉底教学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发现典型案例中的事实争点和法律争点.

无论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还是“苏格拉底教学法”,都是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随着网络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在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中能否引入网络教学也是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工作者应当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模式应当是多元化的,在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中引入网络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观看教师的授课视频,学生则可以借助网络终端在网络平台上与教师进行互动.网络教学模式的引入,能使学生随时随地的复习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拓宽师生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渠道,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二 教学内容:从概念讲授到案例引导

我国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讲授的内容一般以规划教材为主,按照教科书的篇章结构以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条款为主要内容.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民事诉讼法更是兼具程序和实体的双重属性,教师课程上的演讲式的教学与丰富多变的司法实践相比,显得异常苍白.这种空洞的讲授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民事诉讼课程的热情,反而会降低学生对该课程的热情,民事诉讼课程变成可催眠的课程.笔者认为,在民事诉讼法课程的讲授中应当引入案例教学法.在此需要明确的是,笔者所主张的案例教学法,不同于美国案例教学法.美国是判例法国家,我国的成文法传统历史悠久,两国之间的法律文化传统差异明显,完全照搬美国的案例教学法极有可能弄巧成拙.从我国法律文化传统出发,构建符合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案例教学法才是明智之选.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认为,若想实现民事诉讼法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编著与民事诉讼教学书配套的案例教材.该案例教材依据民事诉讼法中的基本知识点展开,对该知识点从不同角度选取案例,对知识点所包含的内容做全面展示.对于此类案例教材的编写,笔者所在学校已作出有益探索,至今已出版《民法教学案例》《刑法教学案例》《民事诉讼法教学案例》《刑事诉讼法教学案例》等案例教程.

第二,在课程的教授内容上,以案例为引导.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对该节课所讲的知识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对分配给本小组的案例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分析,结合教师课堂讲授的与案例相关的知识点,形成对案例的书面法律意见.

三 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式: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对于如何加强法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环节,笔者认为,可以从校内和校外着手改革.

在校内方面,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提高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在法学课程体系中学分比重.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在训练学生实操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民事诉讼法课程更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模拟法庭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分配的角色(法官、当事人、证人、诉讼*人等),在虚拟的法庭对民事案件进行虚拟的审判.模拟法庭教学意在通过模拟庭审过程,提高学生的司法实务能力,如证据的收集整理、法律文书(起诉书、答辩状、判决书等)的撰写、法庭上的辩论等.学生能通过模拟法庭检验课堂所学知识.相对于模拟法庭全程模拟训练而言,法律诊所更接近司法实践.在法律诊所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案件,为其他人提供法律帮助.学生可以通过法律诊所参与到司法实务中,这对尚在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是非常有益的.学生不仅能够通过法律诊所检视所学的课堂知识,而且对司法实践的认知不再局限于他人所说,而是有了真实的体验.目前,就模拟法庭教学而言,最主要的问题是模拟法庭更多的是一种表演,走过程问题严重.笔者认为,流于形式的模拟法庭有百害而无一利.民事诉讼法课程中的模拟法庭应朝着“实战型”的方向转变,改变以往模拟法庭的表演性,使其向真实的庭审不断靠近.

在校外方面,积极拓展专业实习渠道,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各地高校可以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以实践教学基地为载体,定期派遣学生去实务部门进行专业实习.通过在司法实务部门的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

民事诉讼法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高等学校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模式探析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民事诉讼法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