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教学策略论文范文资料 与小学品生品社课教学策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学策略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2-07

《小学品生品社课教学策略》: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策略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76-01

一、对知识的理解

自从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人们的教育观念逐渐开始转变.凡是课程都离不开知识,因为知识是发展学生素质的主要载体.所以,我的知识观也随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这一学科有了和以往不同的理解.我认为知识应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感性知识,一类是理性知识.

1.感性知识是学生在生活实际当中由亲身经历的实践获得的感知、感受和体验.例如:学生到社区调查,看到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感人场面,这是一个感知的过程.然后,孩子们体会到被帮助者对帮助者的一种感谢,而且是发自内心的、非常真诚的,这样就进入了情感场,形成一种正向的情感效应.同样,学生被正向的情感场深深的吸引着,看到为他人排忧解难是一件非常快乐、幸福的事,所以他也会萌生一种自己去尝试做一做、试一试的愿望.当他亲自去做,就是一种体验的过程.

再比如:参加活动时受到感恩教育,孩子们心灵受到震撼,达到共鸣.学生们受到感染的同时,回家也想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那么,这一环节也是感知、感受、体验的过程.这种感知、感受体验是很美好的,就是一种正向的情感体验,这就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理性知识是总结提升条理化了的知识,包括概念、原理(观点)和方法.

例如:任何一个集体中的一员,都应该爱护这个集体,维护这个集体的利益(这是社会学原理);再比如:懂得感恩、感谢的人,才能创造、精彩的人生.(这是社会学原理).

二、对课程资源的理解

课程资源不仅仅来源于教材,它和我们的生活实际、地区、文化背景、校情、学情等紧密联系.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生存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所以说,小学品生/品社课的课程资源不仅从教材上来,大多数是从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也可以说,品生/品社课教材只是一个蓝本,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依据.课程的实施过程必须要接“地气”,必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必须和校情、学情相结合.通过对教材这个蓝本进行认真地分析,把蓝本提供的线索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品德的形成提供肥沃的土壤,变成求真、务实、有效的内容.

例如:校园里的树木花草枝繁叶茂,上课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花草树木利用到课堂上,它就变成课程资源.

三、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导者、参和者、合作者.教师不是以往统治课堂的“主宰者”,说一不二,学生必须言听计从,不能有反驳、质疑的权利.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是贯穿始终的,学生可以有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无论哪种学都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老师是为学生提供思路,或者是操作方法,也就是建构教学理论所说的为学生提供支架,搭建梯子,架设桥梁.

四、对教材的理解

1.虽然教材只是蓝本,但是,它却是实施这门课程的重要线索,我们必须认真来分析教材,要深入细致的挖掘.从编写的体例上看,教材呈现出的是以归纳思维为主线索建立的课程体系.

例如:华山以险峻著称;泰山是五岳之首,以名闻天下;黄山以奇著称.它们都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再比如:中华大家庭中的“56个民族,56枝花”一课,举了三个民族的例子,每个民族都像祖国的花朵一样,所以最后归纳出“56个民族,56枝花”.

2.品生/品社课要遵循的认知规律

教材的呈现形式是通过图标来划分段落,教材当中的图分为三类:匹配图、插配图、行为提示图.

(1)匹配图:由图文并茂,揭示知识点内涵.例如:一幅图,上面写了一行小字,标注蔡伦,下面是东汉末年,侧面是造纸术.连起来说,造纸术就是我国蔡伦发明的.什么时间呢?就是东汉末年.连起来,就是东汉末年我国的蔡伦发明造纸术.

再比如:书中有这样一幅图,上面有三个字“坎儿井”.这个图和文字实际上是一条原理知识,从高空沿着斜坡留下的水,必须留存住,留存住的条件就是给水流设置障碍.新疆的水资源十分匮乏,所以尽量的不让水流失掉,尽可能的保存水资源.按照水运动的原理,应该是由高向低倾泻而下.当遇到每一个坎儿,水就被拦截在坎内儿的储存境内,满了以后溢出,再流向下一个储存坑.以此类推,最后把水储存在各个储存坑内.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时,应该去挖掘这个知识点,创造坎儿井的人既想到了储存水方便,又想到了运用水时的方便.所以说,这个人的创造力非常伟大,造福了新疆人民;另外,这个人是不是聪明的?劳动人民是不是最有智慧的?对學生的教育是,热爱劳动人民,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往往有的老师看到这些知识一带而过,甚至忽略不计,把它只当成一个陪衬,不去挖掘图的意义.使得教材的真正意义就浪费了许多.实际上,教材中既有原理知识、方法知识,又有教育意义,挖掘出的内涵非常深刻.

(2)插配图有两种作用,第一种作用是缓解学生的视觉疲劳,尤其是一、二年级孩子,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所以呢,看文字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插图起到缓解视觉疲劳的作用.插配图的第二个作用,起到引导学生思维的作用,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活动必须伴随着形象素材进行,插配图往往起到引导思维的作用.

例如:邻里关系这一课,楼上的邻居晾了一把拖布滴水,楼下的住户肯定不满意这种做法.这幅图告诉我们,邻里之间不要给对方制造麻烦,要考虑对方的感受,这个例子指的是人口密集地区.那么,我们现在居住的是宽敞的楼房或者农家大院,互相之间可能很长时间不见面.怎么样和邻里之间和谐相处呢?实际上,这幅图只是一个蓝本作用,需要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去运用.

(3)行为提示图的作用,是提示执教的老师怎么样去安排教学活动,学生该怎么学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例如:观察农作物生长,是一个生长的全过程.这个学习行为必须到田间地头亲自实践、亲自感受,这是从图衍生而来的,所以行为提示图的作用必须是认真的,我们要认真分析,把握教材整体的编写思路,体现课程的教学理念.

五、品生/品社课的考核和考察

我以前指导教师的考察做法是:注重平时课堂对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表现的观察.每节课都选择难度适中,能概括课程主要内容的测题十道以内,或者六道以内,根据本节课的进度进行.采取开卷笔答、集体讨论、实践考察、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孩子在课堂上想学、主动学、积极学,在宽松的环境中,有充分的表现机会,在品生/品社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所以说,我们师生之间不是博弈、对峙的关系,而是应该和谐发展的整体,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老师们不要总想着把学生难倒了,考察是引导激励学生、自我张扬个性的过程,如果我们的教育把学生压服到连张扬个性的勇气都没有了,这样的教育是彻底失败的.

教学策略论文参考资料:

科学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范文

教学和杂志社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绘本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结论:小学品生品社课教学策略为关于教学策略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教学策略有哪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