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小说的艺术论文范文资料 与试析林海音小说的艺术风格(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小说的艺术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07

《试析林海音小说的艺术风格(二)》:此文是一篇小说的艺术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林海音其人其作一直是我们研究台湾文学的重要内容.她密切关注中国广大妇女的生存真相.女性及其婚姻、家庭,共同构成了林海音的小说世界.林海音的主要创作成就是小說,她以女性所特有的细腻眼光,透过妇女的不幸婚姻来反映社会,反映人生,反映历史的变迁.她的小说语言朴素蕴藉,艺术手法灵活多样.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叙事写人,她都把自己的满腔热情,渗透到每一个字、每一词、每一句话上,含蓄而亲切,平淡而自然.

关键词:林海音小说;主题意蕴;艺术风格

林海音是位创作风格朴实无华的作家,她是跟着“五四”运动长大的,在那特殊的年代,她像一块海绵似的,吸取着时代新和旧的双面影像,饱满得逼使她非要借写文学作品流露出来不可.可她毕竟没有经历过人生的大波澜,没有参加过时代的大斗争,生活面还不够广阔,因此,她的作品的题材也不免存在局限.但是她选材严、开掘深,把女性的温柔、沉静、敦厚糅合在人物的行动、细节、语言里,并且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一种如台湾评论家高阳所说的:细致而不伤于纤巧,幽微而不伤于晦涩,委婉而不伤于庸弱的艺术风格.这是一种含蓄的女性美,它与台湾其他乡土作家的粗犷风格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同时,她的这种含蓄的美,又是极其朴素自然的,像一股清澈的小溪,坦坦荡荡地流淌着.

一、语言朴素蕴藉

老舍曾说过:“有生活才能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必须是由生活里学习来的,提炼出来的.”①林海音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把人生中最宝贵的岁月都留在了文化古城北京.她说:“如果说我后来在写作上有怎样的方向,说不定是由于在虎坊桥居住的几年,给了我最初的对现实人生的观察和体验吧!”②语言风格因此就非常的具有林海音自己的“京味儿”特色.亦如《城南旧事》中英子叙述生活的语言生动,而且充满了童真的趣味和气息,加之大量的北京口语中的“儿”化音的使用,比如“自个儿”、“模样儿”等等,这样的语言风格更使文本始终浸透着一种浓厚的老北京的地域色彩.林海音多么想念北京的景色和人物啊,所以,她缓缓地,默默地想,她的语言讲究“舒服流畅”,顺其自然,随手拈来,没有桀骜不驯之词,娟秀清丽,透出诗情画意.

人们常说,说话是行为的兄弟,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林海音还常常不加铺排,不加修饰,运用淡雅笔调,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性格.如对《城南旧事》中几个主要人物性格的刻画,就十分突出.疯女秀贞对恋人的痴情和对女儿的慈爱,全是通过她时而清醒、时而呆痴的言谈动作表现出来的.恋人思康明明早已离去,她却劝他吃饭,为他赶走并不存在的苍蝇;痛惜“他病得不轻”,对着空床,却说他“睡着了”,怕吵着他,就轻手轻脚地走出走进.甚至还特地关照妈妈,要把裤子晾在靠墙边,以免思康出来进去“不合适”.女儿生下来,不过只看了一眼就被父母丢弃了,她却把女儿幻化成年画中骑着金鱼满地跑的胖娃娃,说女儿“饭不吃,衣服也不穿,就往外跑,老是急着找她爹去等”秀贞的凄惨命运,是女性对自身命运受操控和被无情玩弄的最有力的控诉.③作者正是通过她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语言行动,突出她独特的性格,把一个身心受到严重创伤的可怜可爱可亲的女性形象,推到读者面前.这是一个外表和内心同样美好的活着的真人,痴情和慈爱是她的灵魂.这个形象是立体的,给人的感受是深刻的,读者甚至可以透过文字摸到她瘦骨嶙峋的身体,看到她倚门站着,寻找她的情人和孩子,听到她的哭声.

林海音小说的语言朴素蕴藉,如行云流水般意到笔随,她自觉的从女性意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来还原生活的原汁原味,以女性特有的感性美,对生活中的光、影、色彩进行细致的美描绘,在作品中充满着朴素、温馨的感情.

二、艺术手法灵活多样

林海音常运用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对比手法的反复运用,也是作者见证人物性格命运的一种独特视角.短篇小说《风雪夜归人》对女主人公李明芳当明星前后的境遇、性格以纵线的方式加以对比,使读者触摸到人物思想感情的脉络,看出其变化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突出李明芳在北京当学生时的天真、幼稚和对明星的盲目崇拜,以及来台湾后为养家糊口不得不当明星的无奈,受人轻视侮辱的苦恼和被迫的痛苦,反映了平民生活的贫苦和当时台湾社会的黑暗.而长篇小说《春风》,既有情节线索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全面对比,也有人物之间某个特征的局部对比.两条情节线索,一条围绕着静文的性格命运,一条围绕着秀云的性格命运,两条线索自始至终都在强烈的对比中开掘.静文家境贫寒,秀云则富有;静文以刻苦的半工半读完成自己的学业,秀云则依靠父亲的供养顺利读完大学;静文毕业后即投入工作,并用自己的工资建立家庭,供应丈夫读书,秀云毕业后却随丈夫出国,不是为深造,而是“作随件”;静文成为模范校长而受到人们的尊敬,秀云被人称为模范妻子而被丈夫宠爱;静文有极强的事业心而希望夫妻“双轨前进”,秀云则把自己融入丈夫的事业而使家庭生活美满.这是两条情节线索的对比,也是静文和秀云两个人物之间的全面对比.至于人物之间的某些特征的局部对比,更是俯拾皆是.如静文的严肃、认真、勤奋和秀云的活泼、随和、懒散;静文的坚强进取和曹宇平的懦弱、安于现状;静文的开朗积极和立美的忧闷消沉.即使是肖像描写,也常用对比来突出各个人物的不同特征.如静文的小巧清瘦,秀云的高大漂亮,立美的娇弱柔美等等.

象征手法的无处不在,对于人物的刻画、主题的渲染以及小说氛围的烘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殉》这篇小说中,那16床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盖完的被子,是方大奶奶日后寡居生活的象征;《烛》中摇曳不定、忽明忽暗的烛光,寓意是老妇人风烛残年的凄凉和精神恍惚、心灵压抑的的生命状态.如同金鲤鱼永远跳不过龙门一样,那条永远不能穿的“百裥裙”,象征了主人公所企望的正室待遇的破灭;还有那一点燃就软垂了的烛芯,无疑是元芳寸心成灰的生命写照和为爱所累、直不起身子的性格暗示.

进行深入的心理分析和灵魂探索,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也是林海音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如《烛芯》,作者通过过去和现在交错出现的手法,描述女主人公元芳的大半生涯,从抗战前在故乡天津的生活,一直写到现在的台湾新家,其时空跳跃之大,意识流动之活跃,在她的短篇小说里,首屈一指.通过元芳的意识流动,她的沉思与回忆,将过去在大陆的生活碎片和现在台湾的生活连贯起来,并用台风之夜摇曳不定的烛光点缀场面的变换,把元芳在北京忍受日本人的折磨、前夫志雄的变心、一夫两妻的尴尬处境和最后不得不离婚再嫁的不幸遭遇,以及对故乡天津母亲、大姐的怀念,都在“想”和“回忆”中一一展现,显得真切、细腻、深情.

小说的艺术论文参考资料:

艺术科技杂志

艺术创想杂志

艺术导论论文

领导艺术论文

艺术期刊

艺术教育杂志

结论:试析林海音小说的艺术风格(二)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小说的艺术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小说的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