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导师制论文范文资料 与环境工程类专业硕士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实践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导师制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4-15

《环境工程类专业硕士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实践和》:本论文为您写导师制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 分析了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校企“双导师制”的解决方案.从“双导师制”在培养模式中的实施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方面进行论述和探讨.为学生配备校内和校外导师,通过“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保障“双导师制”的落实,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推动人才培养的校企深度融合.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專业硕士; 双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6)04-0076-03

根据我国教育部文件规定, 从2009年起各科研院所在逐渐减少学术硕士基础上,同时,相应增加专业硕士招生比例,从此我国专业硕士培养进入一个全新时代.[1- 2] 此项改革将会对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和资源高效利用产生深远意义.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来说,构建专业硕士“双导师制”是适应社会人才培养要求的重要形式.由于环境工程硕士毕业后主要服务于环保产业,如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和施工等领域.[3]因而通过以“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企业联合培养基地等措施,可有效解决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供需关系.然而,在改革的具体实施方式上,仍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结合专业硕士培养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出台和之相匹配的方案极为迫切和重要.

1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目前所存在问题

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以能力培养取代传统的知识培养,近年来,高校及科研单位在制定培养模式上,已进行了系列有效改革和探索,如实行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重点强调理论联系实践,提倡个案教学;重视实践,引入集中和分段相结合教学模式;丰富论文内容,围绕企业产品开发及工艺优化方面应用性强的内容作为学生论文课题.尽管上述系列改革思路很好,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需要进一步完善和*.

1.1 研究生导师制问题

导师制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高校对导师考核要求等因素,导致大部分老师和企业进行实质产学研合作相对较少.此外,由于高校对导师选拔在科研项目、学历、职称等方面原因,使具备实践经验、但学历层次相对不高的教师无法成为硕士生导师,导致应用型导师的严重缺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些科研院所近年来从企业聘请技术骨干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即所谓“双导师制”. [4]然而,外聘有实践经验企业技术骨干到高校授课,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具体操作过程中,在外聘教师时间安排、学生培养成本及实践和理论如何结合等方面存在问题,最终学生还是主要依靠校内教师进行指导,使以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分类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

1.2 理论教学改革相对滞后

相对于学术型硕士而言,专业硕士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如通过个案教学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传统课程设置主要用于学术型硕士培养,主干课程设置时重理论、重学科前沿研究,和专业硕士培养要求不符.由于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大量高级应用型技术骨干,所以课程设置时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很多高校在制定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没有什么难度,关键问题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如何操作、实施和执行.例如,涉及到教学时要求教师除了具备理论水平外,还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由于我国高校大部分教师只注重理论研究,没有实践基础,因而应用型指导理论教学改革只能变成一句空话.

1.3 实践教学环节落后

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能满足学生实践教学条件的科研院所相对较少,为此,如何有效构建硕士生在企业实践基地极其重要.然而,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如有些高校只是在企业挂牌,学校跟企业并未建立有效、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导致学生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实践锻炼机会.

1.4 毕业论文重理论轻实践

毕业论文是衡量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因而学生论文题目最好来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实际课题.但目前存在问题是应用型导师指导及企业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在完成应用型论文时,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最终不能有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且,对专业硕士毕业要求不是以论文而以专利等成果为指标,由于很多专利不能进行实际成果转化,学生到企业也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参和到企业,解决企业真正存在技术需求问题,最终导致论文质量不高,脱离实际情况.

由此可见,要办好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教育,必须确定企业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双导师制”无疑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子,因而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在校企合作基础上,有效实施“学校、企业、学生”的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为环境工程类专业硕士培养提供借鉴.

2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构建

成功实施“双导师制”的关键在于双方必须在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方式等方面达成一致,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创新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共赢.无论以学校或企业为主体进行分工和合作时,在指导思想上必须一致,使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1 “双导师制”内涵及职责

江苏理工学院目前有两个专业硕士授予点,环境工程专业作为其中之一, “双导师制”为期3年,第一学年实施校内导师制,学生主要任务是完成相关理论课的学习,期间实行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授课;后两年实施“双导师制”.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指导同一个学生,双方具有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共同制定订培养方案,明确学生培养目标、内容、论文完成进度,及时交流反馈便于实施过程跟踪管理.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指导,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等,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引导、毕业设计、顶岗实践报告的撰写和就业方向选择等.企业技术骨干作为校外导师,侧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指导学生以企业实际项目为题进行毕业设计.由于指导校外导师通常是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因而要完成培养硕士生的任务在时间、精力上有一定难度.为了深化校企深度合作,目前江苏省有各种人才项目,如高校教师去企业任“科技副总”,企业技术骨干到高校做“产业教授”,使高校和企业明白国家设立专业硕士目的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要,为解决企业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迫切需求提供一个效途径.实施专业硕士培养时,企业技术人员理论水平也得到提升,进而有效推进企业人才能力提升.科研院所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离不开企业大力支持,而企业产品开发、员工素质提高也离不开学校高质量人才的输出,只有双方紧密合作,才能使“双导师制”真正得到落实.

导师制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环境工程类专业硕士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实践和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导师制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学生对导师制的感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