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被动语态论文范文资料 与灾难新闻中被动语态报道模式应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被动语态范文 科目:电大论文 2024-03-13

《灾难新闻中被动语态报道模式应用》:这是一篇与被动语态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时代变革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各种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灾难新闻因其突发性、震撼性,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的部分灾难新闻报道却引起了较大争议,尤其是以官方通报为代表的部分消息,空喊口号、突出“领导”,却缺乏有效信息.在官方话语框架主导下的新闻报道多采用主动语态的形式,容易引发和受众的隔阂;而采用“被动语态”报道模式,则容易被受众接受,能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被动语态;灾难新闻;官方话语框架

长期以来,研究灾难新闻报道的成果何止万千,但是真正到了报道的实战战场上,媒体报道,尤其是官方的灾难通稿,却立刻被束缚住了手脚,难以摆脱“以领导为中心”的刻板套路:报道往往要在第一时间表现出领导的“高度重视”,随后的追踪报道里,还要详细展现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等这其实是一种刻板僵化的宣传思维,没有遵循灾难新闻报道规律,对于普通大众对灾难的关注点熟视无睹,看似是符合正面报道的要求,实则极大的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要扭转这种现象,就必须破除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俯下身来做新闻,让新闻报道回归根本,以事实发言,尽量淡化新闻的官方面孔,多用平视的角度观察现场,常以换位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学会采取“被动语态”的模式进行新闻报道.

一、新闻报道中的主动语态、被动语态

受中西传统文化不同的影响,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上大有不同,两者的逻辑严谨性、句法结构规范性、事实的客观性差异明显.简单来说,汉语更喜欢用主动语态,而英语则偏爱被动语态.在汉语的表达中,一个句子中有施事者和受事者,往往是施事者处于主要位置,而受事者次于施事者.例如:“我给了他一个苹果”.在这句话中,“我”这个施事者相对于“他”这个受事者,居于更重要的地位.这句话很少会表述成:“他被我给了一个苹果.”而英语则截然不同,叙事的侧重点在于突出事实的客观性,施事者一般处于次要地位,在句中甚至可以不提到,而和事实相关的受事者则居于首位.

就像我们的语言习惯一样,我们的新闻报道用了太多的主动语态,太多的主动视角、俯视视角.如人民网深圳频道有篇报道写道:

不到一天时间,深圳海关捣毁26个 货仓和销售窝点,抓获涉案人员29人.

有些政治性不那么强的新闻,如科技创新等新闻也采用主动语态来“宣讲”.如成都日报报道的一则医院方面的新闻,开头写道:

记者从华西医院了解到,该院远程系统在增加转诊功能后已正式上线运行.日前,华西医院首例远程会诊转诊顺利实施.

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在其著作《功能语法导论》中提出,人际功能是三大语言功能之一.所谓人际功能,是指语言除了传递信息之外还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等功能.通过这一功能,讲话者使自己参和到某一情景语境中,来表达他的态度,并试图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使用主动语态方式报道的新闻信息,一般多用于传达政府的政策、发布权威信息,多从官方、专家、精英的角度去通报、解释事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专有名词、术语较多,多从宏观角度出发观察分析问题,是传递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其目的在于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但是这种报道方式,基于官方、专家等控制话语权的要求,对普通受众的进行立场预设,距离受众比较远,受众需要进行角色替代,才能理解新闻内容.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受众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如果不能从官方信息源及时得到满足,必然转向寻求其他信息途径.而其他信息途径,尤其是自媒体等等,传播者素质良莠不齐且把关不严,很容易出现虚假信息.这就会导致非理性声音不断出现、对抗性解释层出不穷、甚至导致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引发更大的不稳定.

丹麦语言学家奥托·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认为人们主要在5种情况下使用被动语态:①施事者不可知或者不易指出;②施事者根据上下文不言自明;③由于特殊原因而不提到施事者;④被动化的转变在对被动句的主语(受事者)比对主动句的主语(施事者)的兴趣更大;⑤便于句和句的连接.其中,第③、④种情况,就是作者为了传递某种态度或者意图的需要而采取被动语态的形式.我们可以从受事者角度出发进行报道,对施事者故意省略或者将其置于不显著位置的新闻报道,视为采用“被动语态”的新闻报道.

主动语态的新闻报道,实际上把自己跟普通受众隔离开来,受众大多需要进行角色置换,才能理解报道的事情跟自己有什么具体关系.但如果借鉴被动语态的人际功能,新闻报道进行视角转换,采用平视视角,将“受事者”放在主语的位置,而“施动者”置于句末,则会极大地提升受众的贴近感,他们岂能不关心?

二、灾难新闻报道应以被动语态取得主动效果

灾难新闻和普通新闻相比较,以其突发性、震撼性的特点,很容易成为各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焦点.西方新闻界甚至有这么一种观点:灾难是“记者的节日”.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就认为,“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而灾难新闻也确实在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占据着相当的比重.灾难新闻中,灾情如何、救灾进展、伤亡人员的救治、后继保障措施的实施,无不牵动着广大受众的心.在这种情况下,“领导重视”代表着官方对灾难处置的保证,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给处在不安情绪中的民众一颗定心丸.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类新闻却很容易变样走形,反而成为官方和民众沟通的鸿沟.我们在灾难新闻的报道实践中,应该注意官方和民间话语体系的平衡,努力用被动语态、平视视角进行报道,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1. 官方和民间话语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形成固定的、僵化的报道形式,而采用被动语态报道方式的新闻报道则形式灵活,易于为受众接受.

官方话语框架下的新闻信息往往有着固定的结构,开头部分简单说明发生了什么,第二部分是各级领导的如何重视,第三部分则是领导高度重视下查明原因、后续处理等.这种信息中,领导的“在场感”十分重要,如果没有提及名字,可能对上对下都不好交代,会有种“责任感”不强的感觉.

而采用平视视角的新闻报道,记者站在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进行观察和描述,对于救灾行为施事者——政府部门,不需要特别突出,但是通过阅读可以自然了解到,反而让人印象深刻;读者不需要进行深入的符号解读就可以将自身代入,以情近人,以情感人.报道时,不仅有灾情说明,还可以有原因调查;既重视灾情现场还原,又跟踪灾后救治、民众百态;既有消息报道,又有评论分析,对于普通民众全面了解突发事件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2.基于官方话语框架的报道往往缺乏人文关怀,大多缺乏将民众的关切作为着力点的情怀和素质,也缺乏对民间舆论走向进行分析和应对的前瞻眼光;采用被动语态报道方式的新闻则用切实可感的细节,对灾难事件中的人文关怀进行“放大”观察,细节描述,用“柔光灯”抚慰受众的情绪,收到“高光”展示所不能起到的效果.只有充满人文关怀的话语和贴近现场的视角,才能让受众感同身受.

灾难发生,石破天惊.灾难一经发生,各级单位必须重视.只有表达出这种重视,人民群众才能从中看到官方救灾的努力,看到官方对控制灾情蔓延、保障人员安全的保证,民心方安.但是,领导的“高度重视”,不妨用“低调”的方式来表达.在新闻报道中以人为本,尊重民众对公共决策信息的平等、对称的要求,放低一个身位,转换一个视角,让新闻报道成为事件现场的记录仪,而不仅仅是发布号召的喇叭筒.少一些气势铿锵的口号,多一些温暖人心的细节,让领导从高光转为背景,如此一来,灾难新闻中必然闪耀着人性关怀的光辉,照亮灾难带来的阴霾天空.

参考文献:

[1]史春婷;自然灾难新闻语篇中被动语态的人际功能研究[N];吉林大学;2011年

[2]郑茗馨; 中国 地震中新闻英语报道的互文性研究[J];现代交际;2009年12期

[作者简介:王贤修(1979-),男,山东五莲人,大学本科学历,文学硕士学位,现就职于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工程师,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学及新媒体研究.]

被动语态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灾难新闻中被动语态报道模式应用为适合不知如何写被动语态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英语八大时态总结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