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符号论文范文资料 与符号互动论视阈下的弹幕文化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符号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3-19

《符号互动论视阈下的弹幕文化》:关于免费符号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符号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在符号互动论视阈下,赋予弹幕为一种特定的情境,来自不同时空的参与者、表达意见的文字符号、弹幕所依托的视频文本共同构成了这种情景中的表演者、交流媒介和舞台.在弹幕情景中同时存在着作者与观众的二元互动,观众之间和视频文本的多元互动.观众与作者的二元互动给作者带来了大量反馈,促进了个人作者的创作,这种互动也带给了观众更强的融入感.观众之间和视频文本的多元互动中,弹幕使参与者摆脱了身份的束缚,满足了其社交需求,增加了参与者之间的亲密感.在互动过程中,观众实现了虚拟身份的构建与印象控制,并以这种虚拟身份加入到弹幕情景中的群体行动中来.

关键词:符号互动论;弹幕情景;拟剧理论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2-0027-03

视频弹幕作为一种新型媒介越来越为大众所知,其从一种小众文化逐渐被更多的受众群体所接受,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弹幕一词最开始是一种军事术语,是指炮兵通过按照一定速率进行密集的射击,从而使射出的炮弹像幕布一样笼罩着战场.后来这一种术语被延伸到一些躲避敌人密集射击的2D飞行射击游戏上,这些游戏也被称为弹幕游戏.在2006年12月12日,日本视频网站NICONICO上线了一种将网友评论即时显现在视频上的技术,因其从屏幕上飘过的字幕式留言形似弹幕游戏中的弹幕,这种字幕式留言也被称为弹幕,而使用这种技术的视频也被称作弹幕视频.

如今,弹幕已经普及到了一种很高的程度.大部分主流视频网站,如优酷土豆,乐视,爱奇艺,腾讯视频,bilibili,ACFUN等都上线了弹幕功能,在其他领域,如“喜马拉雅FM”这样的网络广播,还有《阴阳师》这样的网络游戏平台都拥有了弹幕功能,甚至在一些网络影视剧中,弹幕也作为一种噱头嵌入到视频文本当中呈现给观众.对这些弹幕的使用、讨论成为了一种新的互联网文化现象.

对弹幕文化的解读比较合适站在符号互动论的视阈下.符号互动论关注的问题是一种“在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问题有联系的中层层面上”“根本问题就是日常生活中符号意义的创造与交换”[1],对弹幕的参与行为既是个人主观意识的表达,也是一个小范围的群体现象,参与者所使用的弹幕则是一种基本的文字符号.因此,使用符号互动论这样的中层理论能比较好的诠释弹幕文化.

一、弹幕情景的构成要素

来自不同时空的参与者、表达意见的文字符号、弹幕所依托的视频文本共同构成了弹幕情景中的表演者、交流媒介和舞台.

(一)作为情景表演者的弹幕参与者

弹幕参与者是弹幕情景中最主要的表演者.虽然弹幕中的交流行为是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交流行为是架空的,任何行动都是基于某个特定的情景,或者说表演的剧场.在这个情景中,行为的主体是观看弹幕视频的网民,而这些网民的特征是:来自不同的时空,处于完全匿名的环境,是视频的观众的同时也是弹幕的参与者之一.跨时空交流使天涯海角的意见汇聚起来;完全匿名的环境让参与者不再顾虑弹幕情景行为是否会影响到自己在其他情景中的行为,前后台行为产生了混合;既是观众又是弹幕参与者的双重身份使其要对视频信息和其他弹幕信息都要作出回应.在这些特征的影响下,行动者的行动逻辑可能与现实世界中的行动逻辑大为不同,笔者将在下文对此详述.

(二)作为传播媒介的文字符号

文字符号是弹幕情景中主要的传播媒介.传播行为一定需要媒介来进行沟通,弹幕参与者在视频上交流、互动,但这并不是说视频是参与者之间交流的媒介.弹幕的参与者通过将语言变成文字呈现在视频上,其他参与者接收了文字所传达的信息,在解码、编码后又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际传播过程,或者只接收信息不发射信息,即只观看弹幕,不参与弹幕互动也构成了一个单向的传播过程.在这些传播过程中,弹幕是唯一的传播媒介,而弹幕媒介的基本构成就是文字符号,因而文字符号是情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作为舞台的视频文本

弹幕情景依托于视频文本才做到以存在,在这里视频文本类似于表演者进行表演的舞台.但这个舞台与传统的社会情景中的舞台有些不同.传统的社会情景中的舞台是一个固定的环境,通常不是按某种意图所特定建构的,舞台也不会频繁的自己发生变化.但弹幕情景中作为舞台的视频文本首先它是一个自带固定演员的舞台.自带演员并不是说视频中的角色参与到弹幕情景的交流中来,所有视频中角色的表演在情景中只是充当了背景,视频作者才是参与表演的演员,视频文本则是视频作者与观众进行交流的传播工具,但这个演员的剧本已经是固定了的,并且太过隐蔽,不容易被发现.其次,作为舞台的视频文本是不停的变动的.视频类型不论是电影、电视还是直播等类型,视频里的剧情总是往前推进的,弹幕参与者需要依据这些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就像在春晚的舞台跳舞的演员,演员要随着舞台的变化不断改变自己的舞姿.

二、弹幕参与者的行动逻辑

动态的社会脚本有动态的行动逻辑.“一个人主动参与到许多不同的剧幕,人们不停地变换身份和角色,学习并遵守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规则,努力维持他们在每个场景的表演.”[2],因此弹幕情景中弹幕参与者的行动逻辑异于其他社会情景.

弹幕参与者的行动意义来自于与视频作者和其他弹幕参与者的互动.符号互动论有三个核心假设:人们在面对事物的时候,是根据事情对于他们所具有的的意义来决定如何行动;这些事情的意义来自或者说发生于一个人与自己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人对自己所遭遇的事情时,会使用一套解释步骤,而这些的意义就是这个过程中做到到处理和调整.对于弹幕情景来说,互动行为集中于与视频作者和其他弹幕参与者的互动,因此考察弹幕参与者的行为逻辑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展开.

(一)观众与视频作者互动的弹幕

在传统的影院电影情景,家庭电视情景和更加私人化的的互联网视频场景中,虽然观众无法和作者面对面的聊天、互动,但二者的互动行为仍然存在.这种互动行为主要通过视频文本展开.作者将自己的意识形态用视频的方式呈现,观众接收到这些讯息后,在大脑内解码、编码再作出反应.这种反应常见的诸如观众看视频时笑、哭、愤怒等表情,或者与身边的人展开讨论.这种互动是单向度的,尽管作者的意图能直接传达到观众,但观众的反应并不能直接传达给作者.作者并不是完全无法做到到观众的反馈,而是采用比较间接的方式,比如票房、收视率、点击率等这些数据化的内容,这些方式可以让作者知道自己的作品获得了多大的传播范围.但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创作的动力不仅来自于传播范围,还有受众反馈.票房、收视率、点击率只提供了传播范圍的预估,作者要想获取具体的反馈信息,在纸媒时代和电子时代只能通过影评和家人、朋友,这种反馈比较狭小而且专业化比较高,并不能代表大众的意见.

符号论文参考资料:

论文关键词之间用什么符号

期刊论文符号

结论:符号互动论视阈下的弹幕文化为适合不知如何写符号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符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