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法治中国建设论文范文资料 与法治中国建设和实现善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法治中国建设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13

《法治中国建设和实现善治》:本论文为您写法治中国建设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领导下,我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这条道路上,经历了从良法到善治的转型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建成以后,善治就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善治是法治的价值导向,法治是善治的重要特征;党的领导是善治的根本保障;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善治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依法治国;善治;法治中国

[中图分类号]D6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5)03-0047-07

[收稿日期]2015-04-18

[作者简介]贺善侃(1947—),男,湖南长沙人,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哲学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总目标的提出,表明我党在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从良法到善治的转型.一、从良法到善治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领导下,我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这条道路上,经历了从良法到善治的转型过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30多年来,中国成功地走出一条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中国事业的不断发展是同法制的不断完善密不可分的,成效卓著的法制建设,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胜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保障.

然而,建设法治中国,不能仅停留在法律体系的建设上,必须实现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型.“法治”与“法制”具有本质区别.法制指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而法治却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法制的健全是实行法治的前提条件.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法治,而不是单纯的法制.这可从法治与法制的本质区别加以考察:其一,法制所讲的法律制度既可以是好的、的法律制度,也可以是不好的、专制的法律制度;而法治所讲的法律制度单指良好的、的、能使法得以正确适用和普通遵守的法律制度;其二,法制社会中的法既可以是与民众的意志相统一、体现了民众意志的法,也可以是与民众意志相对立的、作为统治者统治民众的工具的法,而法治社会中的法则体现主权在民的、与民众意志相统一的法;其三,法制社会中法对权力的规范和约束既可以涵盖所有的人和一切国家机关,也可能在法的约束和规范之外仍然存在着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者或权力机关,也就是说,法制并不必然地排斥人治.而法治社会中法对权力的约束和规范却是完全的、绝对的,包括一切权力机关和所有个人,法治必然地排斥人治.

可见,只有法治才能体现现代政治的本质内涵,而单纯的法制并不能體现现代政治的本质特点.法制可以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之中,而法治只能存在于政治的社会形态中.因此,我国现在所提倡和努力建立健全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

从1979年中国学术界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执政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深入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我们党把依法治国放在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法治”也被提升到越来越重要的执政理念.

十八届四中全会是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的全会.这标志着我们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表明了我们党以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定决心;也标志着我们党完成了执政理念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型.

第3期贺善侃:法治中国建设与实现“善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从“法制”到“法治”的重大转型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转型同时也是从良法到善治的转型.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建成以后,善治就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总目标正是以善治为法治的价值导向的.

善治即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明确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到执政理念层次的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P3

实现善治的关键在于处理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而社会多元主体关系的妥善处理、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良性互动和分工协作,离不开法治.法治是善治的重要特征,善治是法治的价值导向.善治作为法治的价值导向,可以从两方面加以理解:其一,法治是实现善治的途径.只有实现依法治国,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二,善治是实现有效法治的途径,只有以善治的精神、善治的手段实施法治,才是有效的法治,才能切实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而无论从哪方面说,法治与善治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概念的提出,丰富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更为凸显了法治的善治价值导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新概念从法的制定延伸拓展到了法的实施、法的监督的全过程,将法律运行的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而更加凸显法的实际社会效果以及法在实际运行中所体现的公平正义价值.在法律的运行全过程中包含着法的实施和监督两大重要环节:一是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包括政府的严格执法、司法机关的公正司法和民众的自觉守法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四中全会《决定》分别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标题逐一展开,提出了一系列完善的举措.二是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以保证法律实施的方向,防止法律被曲解和践踏.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体社会成员活动的根本准则,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因此,在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过程中,首先要健全的是宪法实施的保障制度,也就是宪法监督制度.为此,《决定》指出,应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期待以完善宪法监督制度为契机,尽快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法治中国建设论文参考资料: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图书馆建设杂志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结论:法治中国建设和实现善治为关于本文可作为法治中国建设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法治中国建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