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法治中国论文范文资料 与论公民意识对法治中国建设的能动作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法治中国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04

《论公民意识对法治中国建设的能动作用》:此文是一篇法治中国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略,公民意识对于法治中国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公民意识发展的现状并不完善,需要从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改进.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公民意识发展史以及其主要内容,并且从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出发,逐条研究得出了公民意识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因素分析得出我国公民意识发展状况的若干不足之处,最后结合该不足之处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民意识;法治中国;作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8-0143-02

作者简介:王天怡(1991-),女,河北唐山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2015级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

一、我国公民意识的历史发展与内涵

长期以来,我国公民意识在曲折中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在封建统治时期,人们的臣民思想严重,阻碍了公民意识的形成.19世纪晚期,随着资本主义思想的逐渐传入,我国当时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国民的主体地位,他们在当时为争取国民权利而开展的一系列斗争为我国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当中对于国民权利的规定便是肯定我国公民意识发展的最直观体现.①

关于公民意识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首先是公民的主体意识,即公民摆脱了对于国家的人身依附观念,感受到自身相对于国家的主人翁地位和独立的人格,而不再是任何权力的附庸.开始关注自身独立的价值追求,注重行使享有的权利以及认真保护该种权利,该意识在公民意识逻辑当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其次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公民的权利意识不仅要求公民认识到自己享有的权利的价值,还要求公民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正当权利.义务意识要求公民自觉承担自身义务,权利义务意识互相补充,互为表里,共同构成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第三是公民的参与意识,公民通过广泛的政治参与和公共参与,表达自己的诉求,在国家或社会层面形成相应的决策,作用于公民本身,是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公民意识当中处于根本性地位.最后是公民的法律意识,即公民要形成对于法律的信仰,在法律规范的框架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监督公权力的合法运行,是公民意识体系的关键.

二、公民意识对法治中国建设的能动作用

依法治国就是以法律贯穿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前文所述的公民意识的四个方面对于法治中国的建设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完善上述四个方面可促进法治中国的建设.

(一)加强公体意识有助于确立坚定的法律信仰

法治社会离不开公民对于法律的信仰,正确的社会意识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公民唯有怀揣着对于法律的信仰,才能在社会生活当中时刻去践行法律,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纷争,若其没有对于法律的信仰,那么再精心修订的法律对于社会来说也不过一纸空文,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一个主体意识较强的公民必定能够认识到自己作为国家的一员,享有国家赋予的各项权利,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法律强制力的保障.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其内心对于法律必然是信任的,当其权利遭受侵害时,必然会去争取以法律方式解决,社会生活当中人人懂法、守法、用法,必定会促进法治社会建设,形成法治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权利义务意识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我国法律不仅赋予了公民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同时也规定了其应承担的义务,权利意识要求公民在日常生活当中清楚的认知到自己的法律赋予的权利,当自己的正当权利受到侵害时,知晓应如何依,并且在行使自身权利的过程中顾及他人的权利,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义务意识则要求公民积极承担义务,不可逃避或放弃.由此可以看出,一个权利义务意识较强的公民也必然具有较强的法治意识,当遇到日常摩擦或纠纷时,其必然会自觉的在法治轨道上探寻问题的解决途径,该种法治意识会内化成强大的驱动力推动我国的法治进程.

(三)参与意识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外部表现②

公民的参与意识表现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在法律法规或者重大决策的制定过程当中都包括广泛的公民参与的环节,并且在相关法律和决策的实施过程当中也融入了公民的监督,这些都是保障公民参与的举措.法律意识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全面的思想支持:

第一,法律意识是作为立法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意识,制定完善的法律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有法可依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条件,法律意识有助于促进立法工作严格依法进行.第二,法律意识对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具有深远影响,能够促进其在工作中依法办事,为群众谋利益,以得到群众的信服.若其不知法或者法律意识淡薄,必然会在工作过程当中枉法裁判或者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阻碍依法治国的实施.第三,法律意识是促进广大公民遵守法律,按法律要求办事的重要保证.第四,法律意识有利于公民更好的去实施法律监督,为完善我国法律监督体系添砖加瓦.

三、我国公民意识的不足之处

近年来,我国公民意识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个别方面仍不能尽如人意.首先,部分公民意识不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受到残余的臣民思想影响.对于社会生活当中侵害自身合法权益的现象听之任之,未真正视自身为国家的主人.第二,公众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目前公众进行的参与很大部分取决于自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部分参与流于形式,并未对重大决策的制定或者法律法规的运行起到实质意义的监督作用.第三,公民权利义务意识淡薄或缺失,部分公民为维护自己的权利不择手段,不惜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或者只想享有权利不想履行义务,因而破坏社会法治氛围,严重阻碍法治进程.第四,公民法律意识不健全,导致其在出现矛盾和问题时倾向于法律之外的途径解决,打法律的“擦边球”或者直接违反法律规定以谋得自身权益的最大化,这些都是与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相悖的,因此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完善我国公民意识,推进依法治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增强我国公民意识的对策

首先,应在全社会全面开展基本道德教育,完善教育体制和内容,培养广大公民的爱国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加强法制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维权意识以及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其树立法律至上的法治思维.其次,在社会生活当中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充实教育内容,注重教育的实质意义,将单纯的守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再次,应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建设,完善公众参与保障和激励机制,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和途径,逐渐完备信息反馈机制,增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将国家政治生活更多方面纳入公众监督的领域,推动基层建设.最后,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公民意识的培养也是如此,因而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③弘扬市场经济平等、自由,公平竞争等价值理念,调动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增强其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公民意识对于法治中国建设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我国历史和国情的原因,我国公民意识的发展并不健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同时也说明,我国公民意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依赖制度的完善以及公民的积极参与.作为公民,我们应本着对国家、集体和他人负责的态度,注重自身公民意识的提高,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注 释 ]

①王磊.公民意识教育与法治国家建设[D].济南大学,2011.

②吴晔.浅析公民意识对法治中国建设的能动作用[J].法制博览,2015(21).

③李兰.公民意识对我国法治社会建构的作用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

法治中国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近代史论文3000字

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结论:论公民意识对法治中国建设的能动作用为关于法治中国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法治中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