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人才培养论文范文资料 与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人才培养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17

《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社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在日益提升.江苏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工学六融合”的创新模式: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和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相融合,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和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以此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工学六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2-0044-03

一、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现实意义

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国家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在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需要对传统工业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以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人才为代表的新型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装备制造业是江苏四大主导产业集群之一,对江苏机电行业部分企业进行的市场调研反映出:不同类型企业对人才岗位能力的要求不一样,产品制造类企业偏重设备的操作,设备生产类企业偏重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产品服务类企业偏重机电设备的维修.五年制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在机电行业市场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大部分企业都要求学生打好基本的理论基础,使得企业的专项岗位能力培训更容易开展;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如诚信爱岗、团队协作、创新能力、奉献精神等.这使得对五年制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和实践有了现实意义.

二、“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策略

(一)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相融合

将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相融合,必须校企双方共同出力.为此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2005年就成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省内行业企业知名专家、省内各分院的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担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开展校企、校校多视角的调研,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开发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并实现共享.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确定机电一体化技术面向的企业岗位主要为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及机电设备的操作、管理及维修等;并根据职业岗位(群)工作所需的专项能力和其他核心素养,研究确立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合现代新兴科技发展需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依据公共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顶岗实习四个模块统筹安排课程,打破了传统高职院校沿用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习惯,实现了五年一贯的课程统筹安排.

(二)专业教师和能工巧匠相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前提,就是要有一支以“师傅团队”为支撑的*教师队伍.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中,注重加强“师傅团队”建设.专业教师走进企业,和企业的能工巧匠共同参和生产实践,接受师傅一对一的指导;把企业的能工巧匠请进学校,和专业教师师徒结对,进课堂、进车间,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联接.专业教师和能工巧匠相融合,主要依托以下四个工程.一是专业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安排在职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技术培训,完善并落实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顶岗实践锻炼计划.二是“师傅”引进工程.加大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技术开发能力的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专门人才,从企业聘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提升“双师”教师的“含金量”.三是校企联动工程.以现代专业群建设为抓手,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企业技术能手等共同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参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配套教材及课程资源的建设等,提升专业教学内容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四是名师铸造工程.成立技能名师工作室,搭建人才成长校企合作平台.发挥技能名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

(三)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相融合

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相融合,实施教学模式“情景化”,实现课程教学运作“学中做、做中学”的多样性和时空扩展.一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运作链路系统上做文章,一些课程开发为理实一体化课程,一些课程开发为项目化课程.一般来讲,“理实一体化”课程主要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其教学实施遵循“理论一实际”相结合的主线;“项目化”课程主要是技能训练类课程,实施以专业实践项目为主的课程模块,其教学实施遵循“技能一知识”教学链路的主线.二是“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方式的具体落实.一般来说,项目化课程、实习实训课程是推行和实践“学中做、做中学”的重点领域.在合作企业的帮助下构建专业实践环境,开发学做任务项目,通过师傅学徒结对完成项目化学习任务.三是推进课程信息化,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实现课程呈现的多样性和时空拓展.

(四)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相融合

专业课尤其是专业技能训练类课程,其教学内容是以职业岗位(群)要求为基础,根据生产实际中企业需要技术工人“了解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样的技术、具备哪些能力”来确定项目任务内容.江苏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选择项目任务上下足功夫,以帮助学生深刻了解职业岗位,提高学习主动性,有效规划职业生涯目标.我们以课程标准为蓝本,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选择企业真实生产的项目典型案例作为教学课例.组织学生到相关机电行业企业见习参观,了解企业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接受企业岗位角色安排,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以从模块到项目再到任務的呈现形式,最终形成相关技能实训课程的课程体系.

(五)能力考核和技能鉴定相融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机电设备装调(或维修电工、装配钳工)操作高级工标准为考工目标.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团队协作、创新意识等的相关要求,使得学生在达到相应技能水准的同时,具备企业岗位要求的基本职业素养.江苏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把握“高等性”“职业性”“发展性”三重特性和培养规格“网络型”特征.“高等性”强调人才层次属于高级、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职业性”强调人才类型是实用复合型、适应第一线工作岗位需要的专门人才;“发展性”突出的是学生应具有紧跟形势、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理念、基础、能力;“网络型”即在专业区分的基础上,分别按照综合素质(包含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职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等)、持续学习对接(对接本科专业、对接发展要求等)、职业资格和就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就业岗位、拓展就业岗位等)进行专业的培养规格细化确定.

(六)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

在“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宗旨的指导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充分体现职业性、区域性、特色性、贴切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积极探索专业文化建设,学生在接受校园文化熏陶的同时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塑造具有鲜明企业特色的专业文化.我们把一些优秀机电行业企业文化设计成选修课,邀请企业能工巧匠进校园开设技术讲座,让优秀毕业生进校园介绍自身成功的秘诀,学生在工匠精神的熏陶中养成吃苦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

把企业车间、班组的管理文化引入实训工场,按照企业的制度制订实训工场的公约,学习企业的管理理念,引入企业质量认证体系,完善评教、评学及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完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增强学生的岗位质量意识,形成自我发展、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认证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化集团化建设,和知名企业联盟,实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让学生了解企业员工应崇尚什么、弘扬什么、发展什么,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顺利展开夯实基础.

此外,江苏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还有近10所学校实施了AHK机电一体化师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但从打造江苏特色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和建设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来看,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还需要在把握发展机遇、强化内涵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实践.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结论: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人才培养计划怎么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