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科学教育论文范文资料 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科学教育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4-12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科学教育》:这是一篇与科学教育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我园一路追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课程游戏化的精神,秉承“儿童立场、快乐游戏、多元融合、健康发展”的理念,尝试利用幼儿的生活及周围环境,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事物,对其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教育与幼儿的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把科学启蒙教育渗透于幼儿日常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探究兴趣、探究、探究能力及对身边事物现象的认知,都在这里生根、发芽等

一、关注偶发现象,生成科学教育,萌发探究热情

在一日生活中,孩子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偶发现象:天色忽然变暗,骤然刮风降雨,突然停水停电,玩具失灵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孩子关注的焦点,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唤醒其探究热情.因此,重视幼儿对偶发现象的关注,是我园教师进行科学教育的良好契机.

案例一:

主题活动“春来了”正在进行中,班级自然角里的小蝌蚪每天都在长大,孩子们可感兴趣了,一有时间就会围上去观看.一天,芮芮惊喜地喊道:“你们快来看呀,小蝌蚪长出脚啦!”她的叫声立刻吸引了其他小朋友,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围了上来,纷纷想看个究竟.开欣惊叹道:“哇,它好像一只小青蛙呀!”“为什么它只有两条腿?”芮芮不解地问.这时,老师上前问道:“你们知道小蝌蚪是先长出前腿,还是先长出后腿的呢?”孩子们有的说先长前腿,有的说先长后腿,争得不可开交.

老师劝孩子们先安静下来,但并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继续观察小蝌蚪,把每天观察到的变化记录下来,最后生成一节有趣的科学自主活动“小蝌蚪的秘密”.有了前期的观察,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都非常高,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小蝌蚪是先长出两条后腿,过几天再長出两条前腿,等四条腿都长齐了,就会和它们的妈妈一样了.教师敏锐地抓住科学教育契机,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观察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最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案例二:

一次户外体育活动时,空中出现了一架广告滑翔伞,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他们纷纷驻足观望.周文轩兴奋得大声喊道:“我看见有个人坐在上面!”另一个幼儿问:“老师,它怎么飞起来的呀?”周文轩连忙说:“它后面有个大风扇在快速旋转,这样就飞起来了.”这时,班上爱动脑筋的奇奇不解地问道:“我们家电风扇也能转得飞快,它怎么不会飞起来呢?”

偶发性的科学活动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有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探索来帮助幼儿习得,但有的无法通过幼儿自主探索或老师口头讲解就可以理解,而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原理来分析和解释.于是,教师结合家长们的自身特长,邀请了作为电机厂工程师的文文爸爸来班级给孩子们答疑解惑.文文爸爸给孩子们带来了三种不同转速的电机,让孩子们观察其旋转时的速度,然后跟孩子们讲解其中的原理.最后,文文爸爸还特意给孩子们做了小飞机模型升空实验,然后让孩子们一起折纸飞机,玩纸飞机,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教师随机捕捉幼儿偶发的科学活动信息,生成科学教育,文文爸爸通俗易懂的讲解和小实验,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好奇的种子,萌发了其科学探究热情.

二、搭建探究平台,创设支持环境,形成探究意识

幼儿的认知模式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去发现,然后认识客观世界,并不断构建和完善.因此,我园教师充分挖掘一日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因素,为幼儿创设“尊重”“支持”的操作环境,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够与材料充分作用,并动手动脑积极观察和探索,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逐渐形成自主探究意识.

案例三:

在大四班区域活动中,孩子们都在玩“神奇的磁铁”.这时,高子原发现在纸板下移动磁铁时,纸板上的磁铁也会跟着动,不禁问道:“老师,如果把其他材料放在纸板上,在下面移动磁铁,上面的东西也会跟着动吗?”“你们觉得呢?”经验丰富的老师又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猜测.“我们做做看呗!”有小朋友提议道.于是,孩子们都动手操作起来:一个孩子把牛皮纸小船放在了纸板上,可不管在纸板下怎么移动磁铁,小船就是不动.于是,另一名幼儿拿了块磁铁放进小船里,小船这才“航行”了起来.孩子们看到这一情景,纷纷受到了启发,也想出了更多的游戏玩法.

在平时的活动中,教师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当个别小朋友发现新的游戏玩法时,其他小朋友往往都会受到启发,并由此拓展出更多新的玩法,使游戏继续进行.我园教师在日常生活与教育实践中,积极给孩子搭建自由探究的平台,充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其大胆创新,让他们在互相学习中主动探索,培养创新思维意识.

案例四:

中三班的孩子们都在科学区玩“沉与浮”游戏.活动开始之前,老师做足了准备,确保每组幼儿都有一份操作材料:玻璃缸、玻璃球、磁铁、铅笔、雪花片、橡皮、海绵、核桃、纸板、报纸等.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愉快地操作着,并互相交流自己的新发现:“咦,玻璃球沉下去了耶!”“橡皮也沉下去了.”这时,苗苗兴奋地喊道:“快看,我的橡皮是浮着的!”只见苗苗把橡皮放在一张大纸上,然后将纸放在水面,借助纸的浮力,橡皮并没有沉入水中.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发现,老师为幼儿营造了积极的探究游戏氛围,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创设了让幼儿“亲手做一做,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的操作环境,以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活动.在有限的探究时间内,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了最直接的体验,其主动探究意识逐步增强.

三、营造科学氛围,尊重个体差异,增进探究能力

教师在进行随机教育时,还应注重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科学的探究氛围,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让他们可以在其他时间或空间中完成操作,进而有条件去主动探索,提高探究能力.

案例五:

在大二班的科学小实验“美丽的荷花”中,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许多乒乓球做的不同数量花瓣的荷花,还有泥工板、湿抹布及记录表等.活动开始了,教师请幼儿先猜想:是花瓣多的荷花转起来快一些,还是花瓣少的荷花转起来较快?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幼儿自己动手去操作,然后边操作边记录,看看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是否相同.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动手操作,一张张充满童真童趣的记录表也由此诞生(见下图).从孩子们的记录表中可以看出,花瓣越多的荷花转速越快.

在以上活动中,教师先请孩子们进行猜想,让每个孩子给出自己的想法.当教师再请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猜想开始动手实验时,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其探索兴趣和愿望也非常强烈.当孩子们发现自己的猜想和实践结果相一致时,都非常高兴.而老师也能够通过记录表,及时了解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和个别指导,不断增强孩子们的探究能力.

案例六:

在中三班的绘画活动中,孩子们正在用颜料给作品涂色.这时,一个小朋友发现,将颜料混在一起颜色会发生变化.为了不影响美术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肯定,并提示孩子们完成美术作品后可以一起进行调色研究.第二天,教师有意识地在科学区创设了一个科学探究情境,在桌子上摆放十几个矿泉水瓶,瓶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另外还有小玻璃杯、调色盘、小滴管、水粉笔、废旧纸张等.孩子们见到后都非常高兴,一名幼儿大声喊道:“哦,快来!老师让我们玩调色实验啦!”如此,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自然而然就被激发了出来.

有了科学氛围的营造与游戏材料的投放,孩子们在活动中会自由地进行探索,这种探索是自发和主动的.而自然角和科学探索区则是发挥幼儿探究意识的最佳场所.教师针对孩子在某次随机教育中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探索并营造了一定的氛围和情境,提供相应的材料,伴随恰当的引导,让孩子们的探究热情持续“升温”,也延续了他们的发现和交流.如此,不仅培养了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还发展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以及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与好奇心.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基本前提,驱使他们去求知和探索.科学学习始终伴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的善于发现与有心引导正是运用了“活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思想,让活动紧贴幼儿的生活,在一日生活中随机生成,随时随地进行,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成长,在大自然中汲取知识,学会思考,感悟科学的奇妙.在这里,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被呵护;在这里,孩子探究科学的热情将被激发;在这里,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正在孕育.润物细无声,随机在无痕,科学的种子将在这里萌芽.

科学教育论文参考资料:

教育科学期刊

教育科学杂志社

当代教育科学杂志社

科学教育论文

教育科学杂志

现代教育科学杂志

结论: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科学教育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科学教育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科学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