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公益诉讼论文范文资料 与民事公益诉讼基本法律问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公益诉讼范文 科目:电大论文 2024-04-17

《民事公益诉讼基本法律问题》:该文是关于公益诉讼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自从2012年8月31日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用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后,民事公益诉讼被正式提上议程,受关注度再创新高.目前,国内对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的研究者众多,但这个问题仍然饱受争议,没有研究透彻.也许是因为中国的国情太复杂,许多学者的好建议无法在任何情况和任何地点下适用,当然,笔者更是无法做到.在总结国内法学界众多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具体情况,基于一些基本法律问题,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和进行探讨,为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具体程序的设计提供某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公益诉讼;法律问题;制度;思考

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仅从该条文规定来看,过于抽象、笼统和模糊,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无法具体操作和实施.因此,我们需要对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原告资格、管辖法院、诉讼费用承担、举证责任分配、裁判文书执行等诸多问题进行明确.值得关注的是,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环境保护法》和自2015年1月7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明确,但这仍然无法解决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实施问题.我们建议,结合司法实践具体情况,基于现有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相关司法解释,并充分利用司法解释,对以下问题进行特别规定:

一、受案范围

实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首要因素便是明确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进行了简单列举和高度概括的规定,从该条规定中,我们仅能看出污染环境和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诉讼属于民事公益诉讼的范畴,虽然该条中使用“等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的表述,但从现实依然难以界定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为此,我们建议,除了环境权益保护案件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外,应将侵害国有资产案件、集体劳动争议案件、知识产权保护案件、药品、产品质量公害案件、重大反垄断、反倾销、反不正当竞争案件以及其他侵害民事公益案件均列入民事公益诉讼的范畴,即以具体列举式和抽象概括式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从法学理论角度,我们还可以对以上受案范围进行归类,分为单一型、分散型、复合型.单一型,这种最典型、最传统的民事公益诉讼,是指当事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直接目的在于纯粹的保护更广泛意义上的公共利益.此类诉讼范围很难具体界定,要根据具体的社会条件来分析,如环境权益保护案件、侵害国有资产案件.分散型,大致分为集团诉讼和团体诉讼这两类民事公益诉讼,是指为了保护影响广泛的、涉及多数人的分散性利益而进行的民事诉讼.此类诉讼开创了现代民事公益诉讼的先例.如集体劳动争议案件、重大反垄断、反倾销、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应属此类型.复合型民事公益诉讼,如药品、产品质量公害案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知识产权保护案件,是指在同一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既提出了保护公共利益的请求,也提出了保护个人利益的请求.对此类诉讼的处理可以这样进行:其私益部分的诉讼请求仍按照传统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而公益部分则比照纯粹型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处理.当然,复合型公益诉讼和前述分散型公益诉讼的区别,在于同一民事公益诉讼中,当事人明确地提出了保护个人利益的赔偿请求,但对于公共利益部分只局限于确认性的诉讼请求.

二、起诉主体

在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总体设计和方向上,我们从《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仅仅能得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这一规定远远不够.虽然《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均有规定,但这仅仅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这一种类型案件的规定,而且仍然停留在笼统的“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层面,无具体可操作性.目前,符合这一规定的社会组织屈指可数.结合司法实践,我们认为在不同类型的民事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理应有所不同.基于此,对原告资格分别予以探讨:

(一)单一型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由于提起单一型民事公益诉讼的直接目的在于保护纯粹的公共利益,若将原告资格赋予公民个人或委托给公民个人,则案件和原告的关联度非常小或非常间接.我们认为检察机关比较合适.无论是从司法实践来看,还是从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角度来看,检察机关均是合适的民事公益案件诉讼主体.检察机关负有监督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职责,是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能够有效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实践中,检察机关提出的民事公益诉讼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且不在少数.

当然,为了减轻检察机关的工作量,在民事公益诉讼方面,检察机关可以和律师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一方面,检察机关须从事繁重的刑事公诉、检查监督等工作,无暇顾及民事公益诉讼;另一方面,一直以来,检察机关长期从事刑事案件的公诉工作,在民事案件方面,无论是人员分配还是财力支持方面都相对薄弱.因此,检察机关和律师合作都是实现在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层面的共赢.具体而言,在省级检察院和省律师协会的主导下,挑选业务水平高,社会责任感强的律师,成立专门的、长期的民事公益诉讼律师团,由案件发生地的市一级人民检察院授权给律师从事收集初步的证据、立案、出庭、强制执行等一系列具体的诉讼工作.律师作为公共利益权利主体的一部分,又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具体从事民事公益诉讼工作是可取的.

另外,此类民事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还应包括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且《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条均已作出明确规定.

公益诉讼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民事公益诉讼基本法律问题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公益诉讼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服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