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李鸿章全集论文范文资料 与李鸿章全集漏收李鸿章序文一则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李鸿章全集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02

《李鸿章全集漏收李鸿章序文一则》:此文是一篇李鸿章全集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李鸿章撰《日本國史紀事本末序》,散佚在外,桐城吴汝纶先生主持编纂的《李文忠公全书》(亦称《李文忠公全集》) 及顾廷龙和戴逸新编的《李鸿章全集》两本书里均没收这篇序,笔者摘录下来,以飨读者,透过序文内容可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深远,此序对研究李鸿章本人及其思想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日本;国史纪事本末;李鸿章序

日本《國史紀事本末》一书,青山延光编,该书共有两篇序,一篇是编者自序,另一篇是李鸿章为之作序,而桐城吴汝纶先生主持编纂的《李文忠公全书》(亦称《李文忠公全集》) 及顾廷龙和戴逸新编的《李鸿章全集》两本书里均没收这篇序,本文拟将李鸿章写这序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研究《國史紀事本末》中的李鸿章写的序.

一、《国史纪事本末·序》原文

国史纪事本末·序

史之作也,编年以知世,纪传以知人.所为欲知世与人者,将以治事也.一事而分诸数年或数十百年,一事而分纪与传,又分数传,观之弗能备也,其于古今是非、得失、成败之故不能以审,则亦奚以鉴诫而决然于所行?

予尝论以为:史之有编年、纪传出于《春秋》,史之有书、志出于《尚书》,若《河渠书》、《地理志》之本《禹贡》,《五行志》之本《洪范》,《百官志》之本《立政》、《周官》,皆《尚书》中之一体,其全书类乎《尚书》.

括史志之要,合纪传而会而通之者,则莫如纪事本末.纪事者以事为主,不专系乎人,不论时之远近,举凡事之散见纪传与他书者,类聚而备书之,综括而条贯之,创于宋袁枢之《通鉴纪事本末》,宋元迄明递相纂述,学者便焉.

日本青山博士尝总裁校勘国史,复纂《纪事本末》一书,可谓勤而知要者矣.顾袁氏之书虽依《通鉴》,而事则分代为纪,其书较易.日本之纪,百王一姓,年代攸邈,其书较难.博士旁搜群籍,折衷纪传,自其国神武开基,迄于近代,二千余年,神功之武,显宗之仁,天智之中兴,大宝、元明、元正之治,以及大津、押胜、道境之变乱,出羽、虾夷之叛服,平、源臣族之专横,莫不考其治乱之迹,推其致治致乱之由.而且纪游幸则陈荒嬉之戒,纪好佛则识僧徒之乱,纪刑法则著宽弛之讥,纪外戚则述废立之祸,至于吏治、兵政盛衰,文学兴废,民政源流,纲举目张,劝戒并列.予昔观《日本史》纪传,疑其志体未备.今读是书,诚足以得纪传之贯穿,而补史志之缺略矣.

海表诸邦莫不有史,求其体裁完备而文笔粹美者,则莫如日本.盖与中华同处一洲,自通使隋、唐,崇尚儒术、推尊孔子,庠序之间经史灿列,渐摩既久,人才奋兴,故其国史记虽经苏我、虾夷之焚劫,而访之耆儒,稽之故籍,犹得藉以纂成全史,撮其精华,备纪本末,使后之治事者,如断狱之有律、令、格、式焉.观书中纪其国历朝崇文之盛,尤不禁为之神往也.

博士子勇剞劂既竣,奉其书,介公使森君贻予,因诺其请,为之序.

大清光绪三年,岁次丁丑,十月既望,钦差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加骑都尉世职合肥李鸿章撰.

二、序文写作背景

1875 年日本蓄意制造了江华岛事件,作为“诱导朝鲜开化,使朝鲜屈服,并予吞并”的借口.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一面派舰队胁迫朝鲜订约通商;一面又派外务少辅森有礼使华,因为日本深知中朝之间存在着宗主藩属关系,中国是日本侵略朝鲜的重大障碍.1876 年 1 月森有礼到达北京,与总理衙门奕等进行洽谈.坐镇津、保的李鸿章,密切地注视着中日会谈,总理衙门也不时地“抄示往复议论朝鲜节略”. 1876年1 月 24 日李鸿章在保定会见了森有礼.李鸿章对于朝鲜,既抱住所谓宗主权不放,又对日本侵略采取“息事宁人之计”其结果势必引进日本侵略势力,损害清朝的既得利益.朝鲜鉴于日本的武力威逼和清朝“息事宁人”的态度,于 2 月 26 日被迫与日本签订《江华条约》,其中载明“朝鲜国为自主之邦,保有与日本平等之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博士青山延光托当时的日本公使森有礼邀请李鸿章为他的《日本国史纪事本末》作序.作序的时间为:“大清光绪三年,岁次丁丑,十月既望,”即光绪朝1877年(牛年)10月写这篇序,时李鸿章在天津任直隶总督,在华驻日公使是森有礼,“博士子勇剞劂既竣,奉其书,介公使森君贻予,因诺其请,为之序.”序后署名李鸿章:“钦差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加骑都尉世职合肥李鸿章撰”.

三、李鸿章《国史纪事本末序》文献价值

从序的内容看,李鸿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为《日本国史纪事本末》作序,李鸿章的史学见解由此可见一二:

1.对于史书编纂体例

李鸿章序言中首先指出编年、纪传体各有长处,编年体史书以时间经,以史事为纬,易于了解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但亦各有不足,编年体史书缺点是“一事而分诸数年或数十百年”,记事按年月分列杂陈,不能集中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纪传体史书也有弊端:“一事而分纪与传,又分数传,观之弗能备也”,分头叙述人物,历史事件则被分记到人物传之中,产生

重复矛盾的缺陷.并追溯各种史志书体裁的渊源:“史之有编年、纪传出于《春秋》,史之有书、志出于《尚书》,若《河渠书》、《地理志》之本《禹贡》,《五行志》之本《洪范》,《百官志》之本《立政》、《周官》,皆《尚书》中之一体,其全书类乎《尚书》.”同时指出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优势可以弥补以上两种史书体裁的不足:“括史志之要,合纪传而会而通之者,则莫如纪事本末.纪事者以事为主,不专系乎人,不论时之远近,举凡事之散见纪传与他书者,类聚而备书之,综括而条贯之,”指出纪事本末体自创于宋袁枢之《通鉴纪事本末》,宋元迄明递相纂述,给后来的学者著书提供便利.

2.关于日本《国史纪事本末》的作者、编纂特点

李鸿章在序中对日本青山博士为总裁校勘国史著述《国史纪事本末》而访之耆儒,稽之故籍,‘勤而知要’的严谨治史态度大加赞赏,并把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与之相较,指出袁书‘事则分代为纪,其书较易’.青山延光撰的《国史纪事本末》因‘日本之纪,百王一姓,年代攸邈’,则其书较难.同时介绍了编者的编撰经过:“博士旁搜群籍,折衷纪传,自其国神武开基,迄于近代,二千余年”,“ 莫不考其治乱之迹,推其致治致乱之由”.

李鸿章赞是书“诚足以得纪传之贯穿,而补史志之缺略矣”.评价该书中所纪内容各有用处:“纪游幸则陈荒嬉之戒,纪好佛则识僧徒之乱,纪刑法则著宽弛之讥,纪外戚则述废立之祸,至于吏治、兵政盛衰,文学兴废,民政源流,纲举目张,劝戒并列“.

指出日本史书较海外诸邦体裁完备,文笔粹美的原因是其源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盖与中华同处一洲,自通使隋、唐,崇尚儒术、推尊孔子,庠序之间经史灿列,渐摩既久,人才奋兴”. 日本使用汉字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由来已久,“故其国史记虽经苏我、虾夷之焚劫”,“犹得藉以纂成全史,撮其精华,备纪本末,使后之治事者,如断狱之有律、令、格、式焉”.序中盛赞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典叠呈,在当时虽不乏夜郎自大之嫌,但今天读来亦令国人为之自豪也.

综上所述,从这篇序文中,我们一方面可以获取日本国历史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李鸿章对于史学著作的见解,所以,无论是研究日本国史,还是研究李鸿章,这篇序文均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作者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李鸿章全集论文参考资料:

论文十二章翻译

李约瑟难题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

结论:李鸿章全集漏收李鸿章序文一则为关于李鸿章全集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李鸿章全集 pdf 下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