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诗歌创作论文范文资料 与权德舆诗歌创作地域文化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诗歌创作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03

《权德舆诗歌创作地域文化》:本论文可用于诗歌创作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诗歌创作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知人论世”作为中国文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批评方式,涉及研究作家作品时要参照其生活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唐代文学家权德舆的诗歌创作受其家乡润州地域文化影响比较大,在诗歌意象上较多地使用练湖,在诗歌语言上学习楚骚文学的语言艺术,在诗歌风格上借鉴齐梁体诗歌的创作模式.权德舆诗歌创作所取得的成绩与他家乡地域文化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权德舆;练湖情结;楚地文化;齐梁诗风

[中图分类号]1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7)03—0039—05

对于地域文化内涵,历来有诸多解释.本文所采用的是白欲晓在《“地域文化”内涵及划分标准探析》一文中对“地域文化”的界定,白欲晓认为,用“具有地域特征和属性的文化形态”概括“地域文化”较为恰当,并將“地域文化”划分为两个维度:一是自然地理空间;二是人文历史空间.但自然地理环境自身无法构成“地域”的概念,还包括“自然的人化”对自然地理空间加以塑造的结果,也即“地域”意指一种“人化”的地理空间.

权德舆,唐德宗时的政治家、文学家,权德舆的父亲权皋因避战乱于天宝末年移家于润州丹阳县(今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具有十分悠久且独特的地域文化,在自然地理空间方面,这里是长江与运河的交汇处,南来北往之人多在此取道,此地地处“吴头楚尾”,古人称此地“江山清绝,襟吴带楚”,这里亦是齐梁旧地,文化上亦呈现出兼容并包的特点;在人文历史空间方面,润州道教与佛教发展均比较兴盛.润州境内的茅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祥地,隋唐时期,茅山宗的地位日益提高.另外,唐代佛教禅宗中的牛头宗在润州地区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润州众多的寺庙也为士大夫与高僧切磋吟咏提供了儒佛交融的空间.润州境内的北固山、焦山、金山合称的“京口三山”,以其所承载的历史人文典故而闻名.在权德舆正式入京为官以前,他出入幕府之余、结婚、守丧等原因使他未彻底离开过润州.家乡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风物对权氏的诗歌创作及文学思想的形成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一、权德舆创作与练湖情结

练湖,又名练塘,后湖,在润州曲阿县西北,“是湖山水之秀,钟于斯人久矣.远则三茅之飞云、充陵之古木;近则七墩绵亘于湖心,三埂沉浮于水面,可樵、可钓、可游、可咏,诚一邑之胜境也”.练湖不但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饶.权德舆在练湖边置有别业,故而在其的诗中经常可以见到“练湖”这一意象.以下略举几例.《侍从游后湖宴望》:“绝境殊不远,湖塘直吾庐”,《省中春晚忽忆江南旧居戏书所怀因寄两浙亲故杂言》:“结庐常占练湖春,犹寄藜床与幅巾”,《送少清赴润州参军因思练湖旧居》:“因君宦游去,记得春江潮”,《送别沅泛》:“等湖水白于练,莼羹细若丝.别来十三年,梦寐时见之.”除了《侍从游后湖宴望》作于家乡以外,其他几首均作于离家为官之后.练湖不仅是权德舆的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还深深地寄寓了他的家园情思.诗人长时间客居异乡,无论干禄也好,做官也罢,对家乡的思念往往会寄托于家乡的某一事物上,像文化符号一样深深地烙印在诗人的心田.千顷练湖,碧波荡漾,诗人在此置业,在此度过无数的日夜,经历过新婚燕尔,经历过生离死别.所以,练湖在诗人心中已不单单是家乡的一个湖泊那样简单,而是承载了无数的回忆.所以,在外宦游时亦常常思之念之,如《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

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

穷年路歧客,西望思茫茫.积水曾南渡,浮云失旧乡.

海边寻别墅,愁里见重阳.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

独遥看坠叶,远目遍秋光.更羡登攀处,烟花满练塘.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在习俗中这一天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诗人漂泊在外,所以,自称为“路歧客”和“浮云”.透过诗歌可见权德舆在嘉兴的生活是不如意的,外面生活的愁云惨雾与诗人想象中家乡“烟花满练塘”的景致形成鲜明对比,故而加重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可以说权德舆的练湖情结与思乡之情是融合在一起的.

古代士人会因为各种理由离开家乡,这会使得他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家乡情怀,而能触动这种情怀的因素又有很多.家乡是人生道路的出发点,往往也是归宿点,在外的游子难免会有狐死首丘之叹.士人们在经历外界的风吹雨打之后,家乡就成为心中永恒的港湾.

二、权德舆创作与润州楚文化

润州地处“吴头楚尾”,即意为这个地区处于吴文化与楚文化的交界处,人们站在北固山上,“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的意境由此而来.乐史在《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九中记载:“润州,禹贡扬州之城.春秋时属吴,谓其地为朱方等后楚灵王使屈申围朱方,执庆封,其地属楚.”唐诗或称其地为吴,或称其地为楚,或是吴楚并称.楚地文化源远流长,楚辞是其中最为瞩目的一支.在《东观余论·校定楚辞序》中这样定义“楚辞”:“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若、些、只、羌、谇、蹇、纷、佗傺者,楚语也.顿挫悲壮、或韵或否者,楚声也.沅、湘、江、澧、修门、夏首者,楚地也.兰、苣、荃、药、蕙、若、苹、蘅者,楚物也.他皆率若此,故以‘楚’名之.”深入分析权德舆的诗歌会发现,权德舆受楚骚文学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对楚辞文学形式的模拟,还表现为对楚辞内在精神风貌的接受上.

(一)楚声与楚物的书写

由于楚地文化的特殊性,这里的地理文化环境、民俗风情等对在这生活过的文人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影响.权德舆对楚文化主动接受,并明确表示出对楚辞体文学的欣赏,在《杂言同用离骚体送张评事赴襄阳觐省》序中云:“群贤以地经旧楚,有离骚遗风,凡今宴祓歌诗,惟楚词是学.”正是基于如此理念,他在文学创作过程当中将“楚辞体”文学样式发扬光大.

以《楚辞》为代表的骚体诗,在艺术形式上最显著的特征即是“兮”字的大量运用,以及香草美人世界的构建.权德舆诗歌中《杂言同用离骚体送张评事襄阳觐省》和《渡秋江怨二首》在诗歌语言形式上明确继承楚骚之遗风.

诗歌创作论文参考资料:

投稿诗歌

诗歌投稿杂志

诗歌月刊

音乐创作杂志

诗歌投稿

诗歌杂志

结论:权德舆诗歌创作地域文化为适合诗歌创作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诗歌创作技巧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