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高中语文论文范文资料 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改革和反思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高中语文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4-15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改革和反思》:关于免费高中语文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高中语文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是以往历届语文课程改革中力度最大的一次.它不仅是一般的人才培养,更是关系到中国民族性格塑造的重大问题.然而从笔者五年的教学实践来看,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存在着很多改革的困境,需要我们作深刻的反思,切实的行动,从而真正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中国语文教育质的飞跃.

关键词:困境 反思 发展

一、 语文教学的道德负荷

语文学科在中国极具特殊性.相对于其它近现代才出现的学科,它最晚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孔子时代,拥有数千年的传统,不仅仅是一般的工具性学科,更是涉及思想领域的人文性学科.这在道德倾向浓厚的中国社会,就使语文教学自觉不自觉间,背上了沉重的道德负荷.极大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语文改革的第一大困境.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教师先入为主的确定一个主题,千万百计的引导学生接受这个主题.这种做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文艺的性质道德化,结果学生的所谓“体会” “理解”,实质上都是老师的“体会”“理解”.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我们教师通常的处理方法是首先通过文章背景大谈沙皇统治的反动性,再在文中搜集“罪证”,来对以“套中人”为代表的小人物进行批判,进而上升到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论证无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而不是让学生通过文章并结合自身体会,自发的理解以“套中人”为代表的小人物在沙皇统治下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感受作者在批判的同时,也带有深深的同情.

再如当我们讲解古人描写山水田园,隐逸闲情的诗文时,常常要扣一个“消极”思想帽子,以今人的道德去死套古人.如广教版语文选修2第六课《六一居士传》的“思考探究练习”第二题:“古人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之说,请你谈谈“六一”和‘三立’的关系.”(第24页)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前者积极进取.后者意志消沉”,将两者完全对立起来.殊不知欧阳修因政见不同而甘居林下,其实正是一种“立德”的表现.

由上可见,当我们需要学生对一篇文章或人物作道德价值判断时,切不可进行简单的所谓一分为二的辨证分析,但又如何能让学生真正自己去理解和体会呢?沉重的道德负荷再次成为了语文新课程改革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

二、 学生能力的评价滞后

语教学道德负荷的直接制造者是教师,教师之所以甘愿背上这个沉重的十字架,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的严重滞后.而能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则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

目前学校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唯一考察手段是考试,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大小.仅仅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手段,其益处不言而喻,但其害处也是不可忽视,尤其是语文学科,它不仅损害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严重束博了学生创新求异的能力,和语文新课改的目的背道而驰.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而高中语文侧重点应是其人文性.因此高中阶段的语文考察重点应当不再是字词句,而是着重对文章、人物、社会的鉴赏、评价和判断.而所谓“诗无达诂”,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理解,便没有对和错之分,正如一万个读者可以有一万个哈雷特,一万个学生也可以有一万个答案.但我们语文考试的标准答案却只有一份.阅卷老师为了便于操作,常采用“踩点打分”的方法,有时甚至“将错就错”,以求得所谓的“公平”.于是大大小小的考试,不仅成了学生评价的唯一准则,也成了教师教学的最高指挥棒.教师和学生为了能考出好成绩,不得不总结出条条“规律”,准备一个个套子,拼命端测命题老师的意图,讨好阅卷老师的口味,而不是真正从内心出发,鉴赏作品,发表意见,提升素养.于是学生做现代文鉴赏题目,常常需要在原文中断章取义,或者生吞活剥,来凑足答案;写作文时则出现大量假话、大话和空话,言之无物而又辛苦万分.有些所谓“开放性”无答案的题目,又很难达到真正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三、 教学理念的资源缺失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但道德负荷和评价滞后这两大困境的存在,使这种教育理念很难实现.而教学理念难以实现的一个最重要原因,便是学生语文学习资源的缺失.

现代高中生语文学习资源缺失非常严重,而社会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又越来越高.高中新课改后各科分量加重,仅语文就由原先的六本书,变为现在的五本必修再加上若干选修.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难有时间向学生补充课外知识,或进行课外活动和指导.在学习的高压之下,图书馆借书,只是星星之火,难以燎原;课外书籍,大多为口袋小书或时尚杂志,需提防老师家长的“穷追猛堵”.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基本局限在课堂上,仅凭课本的简单展示,老师的零星讲解,学生很难真正体会到契诃夫笔下小人物的悲哀,也无法深入领略欧阳修文中自托山水的情怀,则更不用说让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考试当中即使出现此类型题目,也很难达到考察学生的目的.

语文教学的道德负荷,学生能力的评价滞后,教学理念的资源缺失,这三个语文教育上的困境,由来以久,但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的今天,其弊端日趋明显,值得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去反思.其实这三大困境并非不可克服,在中国古代和西方教育史上都不乏成功的先例,关键是如何将这些成功的先例,和中国当前的实际相结合,真正作到尊重教学规律,给教师和学生一个自由、开放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将教师和学生从这三个困境解放出来,真正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中国语文教育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和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2]《语文课程标准 ( 实验 ) 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高中语文论文参考资料:

高中语文论文

语文论文范文

语文天地杂志

中学语文杂志社

语文天地杂志社

高中德育论文

结论: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改革和反思为大学硕士与本科高中语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高中语文最经典的课文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