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幼小衔接论文范文资料 与在幼小衔接中引入家长力量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幼小衔接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10

《在幼小衔接中引入家长力量》:该文是关于幼小衔接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幼小衔接是广泛涉及家庭、幼儿园、学校,关系到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性问题,而家长的“衔接观”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心态,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首要保证.笔者借助课题研究,在幼小衔接中引入家长力量,让家长成为幼小衔接的参与主体.

一、幼小衔接中引入家长力量的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建构幼儿园、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教育模式,加强家庭与社会、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与互动,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幼儿教师面对的群体是幼儿,需要衡量每一个幼儿在群体中的位置和水平.而家长面对的是自家孩子,可以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持续细致的观察,及时了解幼儿的个体需求,在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主体,更能体现出幼儿园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尊重,也更能让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互为补充.

(二)缓解家园矛盾

幼小衔接之所以会引起家园矛盾,其根本原因在于:家长认为幼儿园应提前教授小学知识,而幼儿园则认为应首先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与学习兴趣.幼儿园在幼小衔接中引入家长力量,能够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和教育观,缓解家园矛盾.

(三)让幼儿成为真正受益者

只有在家园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解决靠幼儿园或家庭单方面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引入家长力量,能确保教育质量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使幼儿园教育呈现社会化和开放化的趋势.

二、幼小衔接中引入家长力量的方法

(一)召开家长会,确立共同愿景

首先,在大班开学之初,幼儿园召开大班幼儿家长会,将幼小衔接系列工作告知家长,并系统汇报历年教育活动资料.在家长会上,教师要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困惑,为家长创设与幼儿园、教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列出需要家园合力解决的问题.

其次,幼儿园要帮助家长和教师了解园所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不同.对于教师而言,他们能更清楚地了解群体中幼儿的个性特征和专业素养;对于家长而言,他们能更详细地了解自家孩子的特征优势,进而在家庭中实施个别化教育.

最后,幼儿园广泛征集大班幼儿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关注点,筛选真问题,确立幼小衔接研究主题.例如,我们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家长较为担忧孩子的表达能力,担心孩子进入小学后在课堂上没有话语权,或者被边缘化.由此,我们确立了幼小衔接系列活动重点目标之一:培养幼儿的表达表现能力.

(二)建立机制,开展每周小课题

机制的建立是幼儿园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我园通过建立三个主要机制,保障了家长参与幼小衔接工作的积极性和坚持性.

1.记录机制.家长可围绕每周小课题,协助幼儿记录调查行动过程,或将获取到的信息和资料记录下来,与幼儿共同探讨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例如,在小课题《调查家中物品的保质期》中,家长需要协助幼儿观察各类物品的保质期并记录下来,有的家长通过表格的形式协助幼儿记录;有的家长引导幼儿对保质期上的数据进行排序和分析,通过倒计时的方式,比较物品的到期时间,分析保质期长短.

2.互动机制.幼儿的家庭背景和家长优势各不相同,我园通过开展每周小课题,进一步体现家长独特的教育经验.为了促进家长互相借鉴和交流,发挥团队作用,共享理念、资料和经验,我们在引入家长力量的同时,建立了互动机制,通过“幼小衔接展示版面”,将幼儿的记录单张贴出来,便于幼儿互相讨论与讲述.幼儿园和家庭双向协同,形成共同的研究教育团队,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协调发展.

3.引领机制.幼儿园引入家长力量的核心和关键是,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引领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形成正确的育儿行为.因此,在开展每周小课题过程中,幼儿园针对这一内容申请了区级课题并成功结题.相关教研员与小学教师通过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和家长沙龙等方式,在观念和方法上对教师与家长进行同步指导,帮助家长掌握教育策略,协作参与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通过对小课题进行每月整理,请家长记录下参与活动的感受,再由园所牵头,邀请教研员共同探讨.

(三)注重过程,“研”“行”同步

“研”是为了“行”的有序和高效.我园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相关内容,组织教师对大班幼儿发展目标进行系统学习,每周五研讨确立下周小课题内容,下周一再以“致大班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公开,由各班教师向幼儿家长介绍,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吸纳其合理想法,确定活动的价值,达成共识.

例如,“培养大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目标可以分割为“任务意识”“阅读习惯”“时间观念”等,因此我们制订了《连续五天为妈妈做一件事》《我可以自己借书/买书》《我的小闹钟》等小课题.

教师在向家长公布小课题任务时,除了要对任务进行解析,还要提供完成任务的多种可行性操作方法,便于家长动手参与.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灵活的、多元化的研讨方式,如借助微信群、群等与家长交流,进一步监督、评价和促进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幼小衔接中引入家长力量的具体内容

从2015年到2018年,我园共有4届大班幼儿、约2000余所家庭参与了“每周小课题”研究.我们经过多轮调整和筛选,列出了13个最具实操意义的小课题.(见下表)

每一个小课题部是以《指南》为依据确立的,教师要向家长介绍设计原因,并指出幼儿发展目标,提出一定的教育建议和实施方法,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让家长获得正确的引导幼儿的方法.

这些小课题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例如,小課题《调查家庭成员生日并画一张关系网络图》,既需要幼儿通过语言沟通来了解家庭成员,又需要幼儿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记录和比较,还需要他们对家庭人物关系进行梳理,了解家庭结构.在此过程中,幼儿会提出许多问题,如为什么自己和爸爸、爷爷的姓氏是一样的?为什么奶奶和妈妈的姓氏与自己不一样?为什么兄弟姐妹长得很像?等由此延伸至对民俗文化、生物遗传的启蒙与探索.

此外,我们在每周小课题中更注重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例如,我园开展的“参观小学”“小学见闻大家说”等活动,只能给幼儿提供一些粗浅的认识,很多幼儿依然对小学生活充满困惑和不解.于是,我们通过开展小课题《采访小学生》,让幼儿向小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主探索发现.如有的幼儿会问:小学考试难不难?小学老师凶不凶?中午怎么吃饭或睡觉?害怕上厕所怎么办?等这些问题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通过亲自调查和采访,有效地解决了心中的困惑,真正了解了小学生活,从而为幼小衔接做好了准备.

四、幼小衔接中引入家长力量的效果与反思

三年来,我园通过引入家长力量其育实践,在幼小衔接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并得到了家长的充分肯定.

(一)形成家园共育的氛围

我们通过每周小课题,形成了周五制订课题,周一提交上周任务并公布本周任务的常规,幼儿和家长都乐意参与,主动配合,积极完成,为家园互动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我们配合家长每月开放活动、班级家委会工作等,发挥家长在幼儿园研究中的作用,进一步丰富教育资源,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确立家长的教育主体地位

通过多向互动,逐渐确立了家长的教育主体地位,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应只是幼儿园教育的配合者,更是与教师具有同等地位的教育者.家庭活动中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当孩子离开幼儿园回归家庭后,家长同样担负着引导幼儿学习的重任.我们通过不断记录、分析和对话,强化了家长的角色意识,改进了他们的教育观念,改善了其教育策略.

当然,由于家长们的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有的家长并不愿意配合幼儿园工作,认为这是给他们增添负担.因此,幼儿园还需从实施方式上下功夫,为家长提供具体、细致的指导,消除家长的疑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到幼儿的发展和进步,协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心态,积极参与到幼儿教育中,为孩子升入小学做好准备.此外,笔者也将着手追踪和收集前几届大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情况,从长远角度分析幼小衔接工作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价值.

幼小衔接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在幼小衔接中引入家长力量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幼小衔接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幼小衔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