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辛亥革命论文范文资料 与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理论会观点摘编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辛亥革命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20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理论会观点摘编》:这篇辛亥革命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编者按:由九三学社与科学杂志社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共同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台湾地区的30多名专家学者就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会议主题进行了多视角的研讨.

与会的九三学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协研究中心、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以及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关于孙中山的社会建设思想、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文化遗产、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化现象、反思历史文化观、从辛亥革命看改革与革命、辛亥革命与政治发展、辛亥革命与现代中国、辛亥革命的上海因素、辛亥革命的史料研究、近代中国人对共和的理解、辛亥革命前后的内政外交、晚清是否能走上君主立宪道路、从辛亥革命谈知识分子的品格等课题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交流.

与会的学者认为,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要时时提醒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不断强化我们推进革命先驱未竟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富强努力奋斗.作为知识分子,我们有责任思考,有责任践行.

民进原副主席、上海大学教授邓伟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熊月之,九三学社副部长、与科学杂志社主编孙伟林分阶段主持了研讨会.

参加研讨会的媒体有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学习时报、人民政协报、团结报、人民论坛杂志、百年潮杂志等新闻出版单位.

本刊特刊登与会学者的发言摘 要和文章,以纪念辛亥革命百年.

纪念辛亥革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邵鸿(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副主席):

辛亥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年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被革命党人最看重的“驱除鞑虏”,现在看不是很关键的问题,有一定局限性.过去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较低,认为它没有触动根本的社会变革.现在很多人把辛亥革命中的改革的因素、非暴力因素,在地方社会和平过渡的因素给予非常高的评价.但我总觉得,看辛亥革命的意义,既要看到辛亥革命的不足,又要看到最伟大的地方,而且这种伟大的意义越往后越彰显出来,这就是:推翻帝制,创建共和,开启了一个时代.虽然它所取得的成就有限,但的闸门一旦开启,潮流一旦涌起,任何人想走回头路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孙中山先生当年讲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九三学社和辛亥革命也有着关系.九三学社的三个创始人都是同盟会员,都参加过辛亥革命.许德珩在九江参加了同盟会,参加了江西光复运动,后来又参加了二次革命;张希曼先生也参加了同盟会,在黑龙江的深山老林里,组织革命军,参加黑龙江光复;更重要的是褚辅成先生是老同盟会员,在浙江的光复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九三学社这三位创始人都参加过辛亥革命.而且九三学社自创社以来一直以科学为宗旨,五四运动也不是孤立的,而是辛亥革命的延续.辛亥革命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当时中国的问题,当时中国封建的、传统的、愚昧的东西还大量存在,五四运动针对当时的现实提出了“德先生”、“赛先生”,这是继承了辛亥革命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的一种演变.从这个角度讲,过去我们说九三学社是从“五四”诞生的,但是不要忘记还有一个更远的就是辛亥革命,我们的三位主要创始人都是同盟会会员本身就不是一个偶然.

今天如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孙中山一生强调三义,民族独立、民生、经济繁荣加上人民的权利等众多问题尚未解决.经过孙中山先生率先倡导,的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民生问题取得了很大进步,民族独立在今天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到了今天,如果说孙中山和比较好地解决了民族独立的问题,比较好地解决了民生问题,孙中山提出的三个问题中,现在最大的就是民权问题.怎么样更好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更加匹配,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很好地做的一项工作,这也是我们回顾辛亥革命100周年,对我们一个更大的鞭策.

辛亥革命中上海的独特作用

熊月之(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

在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中,上海这座城市的作用异乎寻常.约略说来,可分以下六个方面:

其一,舆论基地.辛亥革命的成功靠两条,一是武力,一是舆论宣传.上海在革命舆论宣传方面,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地区.上海不但出版革命报刊,且为联系南北、沟通国内与国外的交通枢纽,亦为海外革命书刊流入内地的中转站,其鼓动、发酵作用,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其二,领导中枢.清末革命指挥据点在国外为,国内为上海.1911年,宋教仁、陈其美、谭人凤等人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正是有了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正确部署,才在不久爆发了武昌起义.其三,独支危局.当革命出现困难时,上海支撑着中国革命形势.武昌起义后,有两次危机,汉口失守.但由于11月3日上海起义,形势转危为安,扭转了整个革命形势.其四,经济支柱.工商业者踊跃参加、支持革命,是上海起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一个鲜明特点.上海工商业者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五,第三空间.在南北议和中,上海成为各派都能接受的理想谈判地点.其六,减压活阀.上海、天津、青岛的租界既属中国领土、又不受中国政权直接管辖,为那些既不愿以身殉国、也无法逃亡外国、又不拥护革命共和的清廷士大夫,提供了另外一种生存空间,他们纷纷逃到租界做遗老.这种特殊空间释放了政治压力,为革命胜利减少了阻力.

从辛亥革命看改革与革命

岳庆平(九三学社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辛亥革命是一个命题,改革与革命是一个命题.我今天讲四点:第一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要充分肯定.第二点是从辛亥革命看改革与革命,一定不能狭隘地去吸取历史教训,从历史来看,20世纪亚洲两次重要的革命,一是印度宪政改革,实际上是革命的替代物,非常成功,宪政改革后,革命没有发生;二是中国的辛亥革命,清末新政是辛亥革命的催化剂.所以很多人认为,现在和清末新政很相像,不能改革,一改革就会成为革命的催化剂,就会有动乱.我觉得在讨论辛亥革命的时候一定不能这样狭隘地去理解,一定要从辛亥革命经验教训中去研究怎么去推动改革.第三个方面,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改革与革命,一定要认真研究,好好反思,要以小见大,要从现在已经知道的细节中反思当前的许多重大问题包括反思目前改革的问题.雷颐认为,在辛亥革命前,是改革与革命在赛跑.当时是被动的改革,没有主动去推动,所以失败.但是现在判断什么是重大问题,什么是改革,很多人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在目前社会转型情况下,如何加大改革,在重大领域推进改革,从正反两方面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对改革与革命重新反思,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第四个方面,要跳出辛亥革命本身来研究,要从辛亥革命往前推100年,看看那时中国的情况,还要往后推100年,看看有什么影响.政治、经济只是表层,深层的社会、文化、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重大的问题.

中国版“光荣革命”

高全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

目前有关辛亥革命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历史学和政治学领域,从宪法学角度研究还不多,尤其是从法制史的角度来说,很多人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及后来的一系列宪法文件作为主要文献史料来研究宪政的构建,其主流观点基本上是革命史观.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历史中来看,把辛亥革命置于一个从传统封建王朝到现代中国之构建的古今之变这样的背景中,中华民国的构建,革命作为内在的动力,固然起到很大的作用,然则革命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制宪力量.我特意选取《清帝逊位诏书》,从宪法学的角度为曾经在中华民国构建时期,屈辱而又光荣地参与构建的力量,从理论上给予一种阐释.

辛亥革命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辛亥革命的论文

辛亥革命论文

结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理论会观点摘编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辛亥革命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辛亥革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