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辛亥革命论文范文资料 与泛长三角地区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辛亥革命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06

《泛长三角地区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这篇辛亥革命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关键词: 泛长三角地区;辛亥革命;地位

摘 要: 辛亥革命时期,泛长三角地区发挥了中国其它区域无法替代且难以比拟的作用.上海一度成为革命党人活动的中心,苏浙皖三省创办的宣传革命的报刊和学堂在国内占有绝大的比例;三省留日学生最先从事建立革命组织的活动,泛长三角地区的光复会、岳王会等革命团体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还建立了许多同盟会分支机构;三省革命党人为发动武装起义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岳王会发动安庆马炮营起义最先开创了以新军为主力的武装斗争模式;在响应武昌首义方面,泛长三角地区在整体上居于全国的前列,江浙资产阶级促成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中图分类号: K2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1)05050508

Role of Pan Yangtze River Delta Zone during 1911 Revolution

OUYANG Yuefe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Society,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3, China )

Key words: the Pan Yangtze River Delta Zone; the Revolution of 1911; role

Abstract: The Pan Yangtze River Delta Zone played incomparable and irreplaceable rol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Shanghai once became the activity center for revolutionists. The newspapers and schools in Jiangsu, Zhejiang and Anhui, which were established to propagandize revolutionary ideas, occupied the majority in China. Students in these three provinces who studied in Japan were the first ones dedicated to setting up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Many 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s which they launched in these three provinces such as the Association of Recovery and the Memorial Association of Yue Fei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in China, even with organizations and branches of United League. Meanwhile, revolutionists in this area also made sustained efforts for armed uprising. In Anqing, the Memorial Association of Yue Fei launched artillery battalion uprising and initiated a new model of armed struggled. In response to the Wuchang uprising, the Pan Yangtze River Delta Zone occupied the leading place in the whole country. Besides, the capitalist class in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moted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njing Provisional Government.

泛长三角地区拥有无与伦比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区域.随着长江流域的日渐开发,其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几度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近代上海开埠以后,很快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泛长江三角地区亦因较早兴办近代工商业率先开始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程,并在辛亥革命时期,以其特有的政治、经济条件,发挥了其它任何地区都无法替代且难以比拟的作用.

一、宣传革命 动员群众

辛亥革命的爆发首先要归功于革命党人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革命党人不遗余力地从事革命宣传,不但唤醒了广大民众的反清意识,而且壮大了反清革命的基本力量.

最先从事革命宣传的主体是伴随着广泛兴办新式学堂和大量派遣留学生而逐步形成的新知识分子群体.

20世纪初年,由于清政府的大力提倡,各省普遍兴起了办学热潮:至1909年底全国总共开办了5所大学、85所专门学校、440所中学和师范学校、57 011所其它学校,共有教师90 095人、学生1 637 441名[1]443.泛长三角地区的苏(包括上海市)、浙、皖三省人文相对发达,在办学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江苏省仅苏州一地即设立初级小学堂40所,另外设有高等学堂、优级初级师范学堂和武备学堂.浙江省1903年设有新式学堂121所,学生3826人;1906年新式学堂增至754所,学生27358人;1909年更增至1990所,学生77530人[2]30.安徽省先后设立了安徽大学堂(1904年改称安徽高等学堂)、武备学堂、陆军小学堂、陆军测绘学堂、法政学堂和5所学堂、两所法政讲习所;至1909年全省中学堂增至22所,学生1533名;各类实业学堂增至7所,学生233人;各类小学堂总数已达646所,学生19693人[3]8991.

与此同时,留学生的人数也在急剧增加.1903年留日学生仅有1300人,1906年即猛增至15000人[4]52.《东方杂志》1904年春曾对留日学生的籍贯加以考察,在其所列1062名留日学生中,江苏位列第一,为175名;浙江位列第二,为142名;安徽位列第八,为55名;三省合计共372名,约占总数的35%强[5].大量的青年学子往返于中国和日本之间,上海和逐步成为留日学生汇聚的两个中心,也成为留日学生宣传革命思想和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心.

以留日青年和国内新式学堂学生为主体的新知识分子群体一方面如饥似渴地汲取各种进步的社会政治理论,另一方面又迫不及待地将其刚刚形成的革命思想广泛地传播于社会.他们从事宣传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创办报刊和编印书籍.

早在1900年底,无锡籍留日学生杨荫杭等即在创办了《译书汇编》月刊,通过翻译欧美名著,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翌年5月,浙江乌程县(1912年改为吴兴县)留日学生沈云翔与秦鼎彝、戢翼翚等在创办《国民报》月刊,以“峻削锋利”的笔触宣传革命排满思想.1903年2月浙江籍留日学生孙翼中、蒋方震等在创办的《浙江潮》,4月江苏籍留日学生秦毓鎏、黄宗仰等在创办的《江苏》,都是当时很有影响的革命刊物.此后,浙江山阴(今绍兴)籍留日女学生秋瑾在主编《白话》月刊,安徽休宁籍留日学生程家柽参与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江苏吴江籍留日学生陈去病、柳亚子参与创办《醒狮》月刊,浙江籍留日学生章炳麟、陶成章参与编辑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江苏籍留日学生柳亚子、高天梅参与编辑《复报》,江苏仪征籍留日学生何震、刘师培创办《天义报》,都为宣传革命思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辛亥革命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辛亥革命的论文

辛亥革命论文

结论:泛长三角地区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辛亥革命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辛亥革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