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梁启超论文范文资料 与梁启超和汉语中日语译词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梁启超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03

《梁启超和汉语中日语译词》: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梁启超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开始大量接触日语译词是从梁启超(1873-1929)于日本横滨创立《清议报》开始的.日本幕府执政时期,外国的侵略使日本遭受重创.明治维新以来,小国日本迅速崛起,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梁启超认为中国应该积极借鉴日本改革经验,模仿日本学习西方,所以在他的著作中,他积极使用日语译词,对日语译词在中国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梁启超;日语译词;传播推广;催化

引言

有关研究梁启超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国内出版的有关梁启超的书籍共计360多部,论文1200多篇.[1] 对于他的研究,不仅限于本国,海外学者也纷纷把他当作研究对象.但是这些著作中大部分都是偏重其文学方面,至于他译学方面的研究则寥寥无几,即使有,也只是简单提及日语译词,没有深入研究日语译词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在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都聚焦于他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做出的贡献,而关于梁启超和汉语中的日语译词关系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正如劳陇所说:“我国的翻译理论者,对于这样一份宝贵的遗产,至今还没有能够进行系统的研究而撷取其精华,这实在不能不引为憾事”.[2]相较而言,对同样在日语译词传入中国方面产生影响的严复等人的研究中不仅有关于他本人主要的翻译观、翻译理论的研究,也有对具体译词的研究,比如说向仍东在《严译新词探究》中,沈国威在《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中专设一章,写了严复的译词和新国语的呼唤,深入探讨严复译词流传或消亡的原因.而关于研究梁启超对待外来词的情况则很少.

有鉴于此,本文拟探讨梁启超作为中间桥梁,在中国传播和推广日语译词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梁启超的翻译思想

在翻译理念上,首先,梁启超看到“中国官局旧译之书,兵学几居其半”;“今将译书而译,当知西人之所强者兵,而所以强者不在兵”[3].就是说,当时中国官局所译之书大多为兵学之书.但是,虽然当时西方兵学突出,可是西方强盛的主演原因并不在于兵学,我们应该学习那些真正使西方强大起来的书籍,即“则当译之本”[4].所谓当译之本,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当以尽译西国章程之书,为第一义.西国各种之章程,类皆经数百年、数百人、数百事之阅历,而讲求损益,以渐进于美备者也”;[5](二)“学校为立国之本,则宜取其学堂定课之书”.[6] 科教兴国,翻译西方学校的教科书,学习他们的教育理念; (三)“夫政法者,立国之本也.必尽取其国律、民律、刑律等书,而广译之”.[7] 学习西方治国经验,维护社会稳定;(四)“史者,所以通知古今,国之鉴也.”[8]以史为镜,读史明智.

其次,他提出“定公译之例 ”[9],即统一翻译名词术语,使翻译者遵循这个定例.他对人名、地名、官制、名物、度量衡、纪年等都做了统一的说明.地名、人名只需“为记号而设,求其举此号,而闻者知为何人何地足矣”.[10]官制的话,因为单用音译看不出职位的职能,所以,能意译就意译,不能意译,采用音译.至于名物,中国本国有的器物,就以中文名字命名;中国没有的,就参考已译书籍,选择常用译法.国内没有也未被翻译过的,就按照它的功能本质来命名.度量衡方面,“列国并立,则衡量必不一,列国既通,则必于其不一者,而思所以一之.取万国之律度量衡,列为一表:一英尺为中国若干尺,一英里为中国若干里.”[11]把外国的度量衡换算成国人熟知的度量单位.从纪年来说,“凡记某国之事,则以其国之纪年为正文,而以孔子生年,及中国历代纪年旁注于下.”[12]

最后,他号召培养“养能译之才”[13],即“凡译书者,于华文、西文及其所译书中所言专门之学,三者具通,斯为上才;通二者次之;仅通一则不能以才称矣”.[14] 想成为真正的翻译人才,仅精通中西双语是不行的,还需要某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作支撑.和此同时,他也十分重视留日学生的翻译团体,他曾在《清议报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中评论当时(1901年)的译书汇编社说:“客冬今春以来,日本留学生有《译书汇编》、《国民报》、《开智录》等之作.《译书汇编》至今尚存,能输入文明思想,为吾国放一大光明,良好珍诵.”[15] 在他的影响下,赴日学生日益增多,正如梁启超《行人失辞》所说:“现计诸生来者,数以逾四五百人等*现时留学生数百人中,由官费者不过强半耳.其余则自备资斧,茹根尝胆而来,而近数月来陆续渡航者,几乎无船无之”[16].这些留日学生回国后以日文为工具和 , 积极学习和翻译西方社会科学名著,在翻译时以更好传播西学为主,并不拘泥于用词是中国已有词汇还是日译新词,推动了日语译词在中国的传播.

此外,梁启超重视利用报刊宣传西学,他首先于1898年在日本横滨创办《清议报》,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宗旨,一面抨击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一面颂扬光绪皇帝.此外,该报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每月发行3次,共出了100期,影响尤为广远.于1901年12月停刊后,又在1902年2月创办了《新民丛报》 ,它继承《清议报》的宗旨和特色,以更大的规模来介绍日译西学,直至1907年停刊为止,共出96期.不仅重视报刊宣传,他也很看重译书局的作用,于是,在他的引领下,翻译、出版日文书籍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争先冒出,包括商务印书馆、译书汇编社、广智书局、教育书籍出版社等.

二、梁启超推广日语译词的动机

梁启超早年时期便具有维新思想,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他更加相信以维新思想为指导,加速变革的重要性.

他在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和汪康年一起创办了《时务报》 ,这是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梁启超为《时务报》撰写政论,积极活跃在政治舞台,传播新思想,在爱国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官僚中引起强烈反响.1898年甲午战败,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允许在华设厂等一系列不平等条件,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再加上西方列强为满*国利益,纷纷把目光聚焦到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主权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这更加坚定了梁启超向西方学习的决心.

梁启超论文参考资料:

超好看杂志

结论:梁启超和汉语中日语译词为关于对写作梁启超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康有为和梁启超人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