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梁启超论文范文资料 与实用主义出发梁启超翻译思想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梁启超范文 科目:论文目录 2024-04-02

《实用主义出发梁启超翻译思想》:此文是一篇梁启超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在中国近代历史做出了许多积极地贡献,同时也以翻译家的身份在中国的翻译史上产生了极大地影响.许多人对梁先生的认识只停留在他的政治生涯上,对于其翻译上的成就十分陌生.虽然他的翻译著作并不是很多,但他提出的翻译思想在当时社会十分具有创新性并且影响深远.对于他的翻译思想,在当时有过很多争议,至今也仍有人持反对态度.但是,对历史上人物的评价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尽量保持观点的客观性.所以本文将以当时的历史背景为主,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来系统的谈他的翻译思想,希望能够以此增加大家对梁先生的多元认识.

关键字:梁启超;翻译;思想;评价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少时就以神童在乡里出名,十七岁高中举人.师从康有为,鼓吹维新变法.近代的著名的学者,思想家,革命家,同时也是翻译评论家和翻译史家.和之前的佛经翻译时期相比,许多学者对晚清时期的翻译抱有不满,认为这个时期的翻译太具有功利色彩,觉得这个时期的翻译家更多是为了自己的个人目的而非纯粹地想要发展翻译事业.所以对这个时期翻译家的了解也没有那么深入.因此,每当提起这个时期的翻译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严复,一提到翻译思想‘信、达、雅’便脱口而出,这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梁启超先生的认识也不应该缺失,因为单从翻译角度出发,梁启超和严复在当时的影响力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只不过是影响的方面不同.和其说梁启超的翻译思想比较功利,倒不如说他深入地思考了翻译的实用性作用,并将此作为一种实业试图去挽救当时的中国.所以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他的实用主义翻译思想.

一、提倡译政事之书的实用主义翻译思想

(一)翻译政事之书的原因

自 战争开始,林则徐作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就提出了翻译和译才的重要性,他提倡翻译西书以了解西方的情况为主,基于当时中国的需要,翻译多为科技、地理类的书籍.洋务运动失败后,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就开始强调翻译政事之书的重要性.他曾说道:“今日之学,当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為附庸.”(梁启超,1999:43)在他看来,只有学会西方的先进政治,并能为我国所用,再来振兴国内的科学技术就容易的多了.他的这个观点和早期洋务派的侧重点不同.这是因为梁启超本人也是政治家,所以他对中国当时局势的分析十分清晰,在他看来一如既往地翻译科技之书对于救国保种作用并不是很大.要想国家强大,就必须学习西方强大之根本,而一国之根本就在于其政治制度.所以他强烈地宣传政事之书的翻译在当时的实用价值.

(二)为确保翻译的实用性而提出的建议

译书首立三义:“一曰,择当译之本;二曰,定公译之例;三曰,养能译之才.”(梁启超,1999:46)这三条建议是针对当时翻译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但探其究竟,是为了翻译的实用性能够有所保障.

对于译书的选择,他也曾提到过,一直以来所译的西方书籍中,多数为军事之书,是因为人们都明白西方之所以强大在于其军事.同时,他指出西方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军事这一个方面,其强大是有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只有充分的了解对方,才能更全面地向其学习.所以他提倡多译旧译中较少涉及的,但对当时社会较为有用的书籍.并具体指出法律、学校教材、史书、政事之书、农业之书、经济学书等都对我国的当时社会有用,并且具有翻译的价值.所以在这个方面,他既看到了翻译这些书籍对于当时社会的促进作用,也客观上推动了翻译的多样性,翻译的内容由单一走向多元.

定公译之例,也就是统一译名.对于当时译书难读一事,他发现原因莫过于译名不统一,同一事物在不同译文之间的名号不同,甚至在同一译文前后之间的名号也有差异.由此,他深感译名统一的必要性.否则,译文读起来就容易使人困惑,更不用提完全理解了.他提到编订统一译名的专书的迫切性,并具体地提出了人名、地名、官制、名物、律度量衡以及纪年等方面的翻译方法.对于译名统一这个问题早些时候也有人提到过,但他的论述更为深入详细一些,后来也被译界遵循.他认为只有在译名规范的情况下,译文中对于特定事物的翻译才不会出现‘一词多名’的情况,这样一来读者阅读译文的困惑就会降低,能够更加专心于译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同时他还提出对不好的旧译要取原文重译,这体现了他对原著和读者负责的态度.以上这些观点也都表明了他对翻译实用主义的重视.

关于翻译人才的培养,他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他认为,一名好的译者应该精通华文、西文以及所译内容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只精于华文和西文就略有欠缺,但只会一国语言的人是不具备译者资格的.也正是基于自己的这个观点,他大力提倡兴办学堂,因为之前译馆培养的人才并未真正具备译者的资格.他这个关于译才培养的观点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即使现在我们对译者定义的基本标准也是具备良好的双语能力和基本的百科知识.而在当时,他能给出这样的建议,可见其对于翻译事业的见解十分深刻.而这个观点的提出也正是因为他注意到了翻译人才对于介绍西方政治,改变中国命运的实用性.

二、政治小说的实用主义翻译思想

在提倡翻译小说的同时,他还提出了以日文转译的翻译方法.这一建议,虽然是翻译的方法,但同时也和他的翻译思想离不开.康有为也曾有过这样的建议,而梁启超作为他的学生,最后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而他这样的建议,并不是毫无道理的.他在《东籍月旦叙论》中说道::“新习得一外国语言文字,如新寻得一殖民地,虽然,得新地而不移民以垦殖之,则犹石田耳.”(陈福康,2011:81)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梁启超先生清楚地表明了他提倡日文转译的现实原因,他指出虽然中国在当时也有很多学堂培养人才学习西文,但真正学有所成,能够读懂西方学术思想并将其输入中国的人并不多.除此之外,有些人因学习西文而忽视了对本国语言的学习,所以并不能真正地翻译西方书籍.若按照梁启超先前提出的译才培养方法,并从中来选出真正能够翻译西文的译才则需要十多年,这对解决当时国内的紧急情况并无太大帮助.

梁启超论文参考资料:

超好看杂志

结论:实用主义出发梁启超翻译思想为关于本文可作为梁启超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梁启超教育思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