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世界文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世界文学的他治和自治①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世界文学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4-10

《世界文学的他治和自治①》:本论文可用于世界文学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世界文学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一、引言

自歌德于1827年提出世界文学以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就其概念意义、实践形式等方面展开讨论,这一讨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更加热烈.近年来有关世界文学的论述,较有代表性有:莫莱蒂(Franco Moretti)认为世界文学有一个核心、一个亚边缘和一个边缘,他忧心于“未被阅读的伟大作品”,并提出“远距离阅读”(Distant Reading)方法,意在通过定量分析从宏观上把握世界文学②;达姆罗什(Did Damrosch)将世界文学看作一种从翻译中获益的流通和阅读模式,并受到复杂的文化竞争关系影响③;卡萨诺瓦指出文学的世界存在着自己的权力运作模式④,翻译是作品传播的基本途径⑤.以上学术观点表明世界文学的两个基本特征:一、世界文学的实现有赖于以翻译为途径的传播和流通;二、世界文学的流通和阅读具有不平等性,它与外在的权力体系密切相关,却不完全一样.目前已有的研究中,鲜有对世界文学中权力因素和艺术价值间复杂关系的具体分析.历史地梳理翻译文学在文学系统内的流通与接受,可捕捉到“他治”层面的权力因素和“自治”层面的审美因素,进而分析二者的运行方式和相互关系.

苏童的作品从20世纪90年始不断被翻译到西方国家,中、长篇小说如《妻妾成群》《米》《我的帝王生涯》等受到欢迎,他在西方的身份标识也日渐从“先锋作家”转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目前学界对苏童作品海外传播的研究多集中于译本中的翻译策略、文化传递问题,对其英译与接受情况的梳理有待进一步完善,且该译介进程包含诸多中外文学关系、世界文学层面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苏童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方式多样,可分三个阶段对其译介情况进行客观描述统计和特征分析,同时根据域外评论探究其在英语世界的生存策略,这首先有助于掌握苏童作品英译流通的脉络;其次,苏童作品的译介特征表现出以社会文化、西方中心主义为代表的“他治”因素,和审美层面的“自治”因素对其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苏童的英译作品因从边缘走向中心而面对极大的压力,其审美自治能力相对微弱.

在世界文学这个不平等的、充满复杂文学(文化)竞争的系统中,文学作品的“他治”和“自治”程度各有不同,此消彼长.中心文学(例如,经典作品)比边缘文学拥有更大的自治权.一方面,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敦促读者更多地关注边缘地区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正如季进教授所指出:世界文学“包含着具有历史针对性的文学思考内容”,是“思辨各种复杂的文学关系的起点”⑥.对中国文学作品成为翻译文学,进而在西方流通情况的梳理分析,所明确的不仅是其中的“他治”和“自治”因素及其运作方式,更是从个案角度展现了当代文学外译的历史与现状.

二、苏童作品英译的三个阶段

莫莱蒂认为文本细读不利于人们去关注经典之外的文学作品,为此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认识世界文学的方法——“远距离阅读”,即通过数据统计等定量分析方法,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文学.全球化模式下各民族文学交流极其频繁,“远读”策略尤其适用于在这一情境下整理分析文学的传播情况及特征.本研究基于该方法对苏童作品的英译情况进行客观描述和统计以突出其译介特征,从而便于下文梳理其中政治、经济方面的“他治”因素,和审美方面的“自治”因素,以该个案展现世界文学内部权力和艺术的运作方式.

据统计,目前至少有四十六篇(重复发表或出版的作品不计入总数)苏童的文学作品被译成英文,其中多篇作品由世界知名出版集团出版、再版.以苏童英译作品的第一次出版年代为基准,可分为1991—2000年;2001—2010年;2011年至今三个阶段来描述其英译情况,呈现其译介特征.

1991年至2000年间,共有十一篇苏童的英译作品以一部单行本、一部作品集、五部中国文学文选的形式出版.最早的英译本是1993年William Marrow出版的作品集《大红灯笼高高挂:三部小说》(Raise the Red Lantern:Three Novellas),编选了《妻妾成群》《1934年的逃亡》《之家》,均由杜迈克(Michael S.Duke)翻译.正如苏童在访谈中所言,该作品集的英译名借用张艺谋改编的电影名,是为了借着电影在西方的热度来吸引读者⑦.1995年,William Marrow出版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翻译的《米》,这是苏童作品在英语世界的首个单行本.这一阶段收录在中国文学文选中的作品有:《狂奔》收录于《狂奔:中国新作家》(Running Wild:New Chinese Writers,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4);《舒家兄弟》最初收录于《看了会生气:今日中国小说》(Chairman Mao Would Not be Amused:Fiction from Today’s China,Grove Press,1995),继而同《水神诞生》《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一起被编入《中国的先锋小说》(China’s Avant-Garde Fiction,Duke University Press,1998);《樱桃》《小莫》收录于《中国当代小说选》(The Picador Book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Pan Macmillan,1998);《一个朋友在路上》被编入《自己的地方》(A Place of One’s Own:Stories of Self in China,Tai Wan,Hong Kong and Singapo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綜上,这一阶段的苏童英译作品均为西方主动译介.

2001—2010年间,共有二十三篇苏童作品得到英译.同上一阶段相比,本阶段不仅翻译种类增多,出版或发表的方式也更加多样:有三部单行本,两部作品集,两部中国文学文选,另有译作刊载于国外刊物上.具体为:《死无葬身之地》收录于《迷舟》(The Mystified Boat:Postmodern Stories from China,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3);2004年,Hachette Books出版了葛浩文译《我的帝王生涯》;《城北的桥》收录于《故乡与童年》(Hometowns and Childhood,Long River Press & Shanghai Press and Publishing Developing Company,2005),该文选属于中外合作推出的“文化中国”系列丛书之一;《仪式的完成》最初刊载于日本的英文杂志《京都》(Kyoto Journal 63,2006)中,随后同《桥上的疯妈妈》《垂杨柳》《星期六》《小偷》《私宴》《神女峰》《八月日记》《伤心的舞蹈》《水鬼》《大气压力》《红桃Q》《五月回家》《巨婴》共十四篇作品编成文集《桥上的疯妈妈及其他》(Madwoman On the Bridge,Black Swan,2008),均由石峻山(Josh Stenberg)翻译;2007年,葛浩文译《碧奴》由Canongate出版;2009年,《河岸》获得了“曼氏亚洲文学奖”(Man Asian Literary Prize),该作品同样由葛浩文翻译,Transworld Publishers出版,为苏童在西方积累了声誉;2010年,Merwin Asia出版《刺青:三部小说》(Tattoo:Three Novellas),收录《园艺》《离婚指南》《刺青时代》;同年,Cooper Nickel 杂志发表《世界上最荒凉的动物园》,这四篇作品的译者均为石峻山.

世界文学论文参考资料:

世界文学杂志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文学刊物投稿

关于文学的论文

结论:世界文学的他治和自治①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世界文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世界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