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高职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存在问题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高职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2-15

《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存在问题和》:本文关于高职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摘 要】分析目前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发展的现状,指出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促进中高职教育模式的有效衔接,提高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效率.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 衔接模式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025-02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职教改革重要的探索方向,是职业教育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延伸、贯通,是适应国家转变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迫切要求,对于稳定中职教育的基础作用、发挥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2011 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中高职衔接提出了长远规划和具体要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启动了中高职人才培养规划工作,制订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初步衔接正在探索中进展.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发展现状

在政策层面,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五年制高职”的概念被首次提及,“要加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和沟通”、“扩大中职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继续学习的比例”等教改任务被明确提出.2005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长远规划目标,即“ 2020 年,形成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从政策层面来看,中高职教育衔接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实践层面,中高职教育衔接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部分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规划设计和具体运作,已经构建了“五年一贯制”的学制衔接模式,以高职办学为主体招收初中毕业生,成绩合格的学生即可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开发了课程体系,实现同一专业方向的一体化培养.尽管如此,中高职教育衔接仍然存在衔接过于形式化,没有触及实质等问题.

二、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缺少统筹规划.中高职衔接管理制度建设是中高职有效衔接的保障.虽然从国家层面,中高职都归属于职成司统筹管理,但是中高职的统筹管理在地方上仍然比较混乱,长期以来,没有统筹兼顾的整体规划和相关制度对政府、行业、中高职学校、企业在中高职衔接改革中的权利职责做出明确的界定.中职和高职之间缺乏必要的协作和交流,目前亟须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引,并辅之以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保障,使中、高职教育之间形成优势互补,达到有效衔接.

(二)专业设置契合度较低.中高职衔接的基础在于专业的对口衔接.而现实中,由于隶属不同的教育行政部门,中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契合度较低.教育部颁布的《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显示,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为321个,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为532个,“完全一致”的专业只占21%.部分专业重复,部分专业根本没有衔接,无法捋顺,脱节现象严重,造成了很多中职学生因在高职专业中找不到对应专业而无法继续升学.高职专业数量远大于中职专业数量,且专业名称、分类、口径、要求不规范,造成了中高职衔接的基础非常薄弱.

(三)课程结构衔接错位.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决定了中高职教育衔接能否有效推进.但从现实来看,由于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各自已经构建了课程体系,确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并以此开展了招生和教学工作,因此在衔接过程中,双方课程体系都不愿做出更大的变动,造成衔接之后在课程开发和设置中没有兼顾生源的素质差异,中职生源和普高生源一样对待,以“零起点”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据设置课程内容,内容重复且没有深浅度变化.这种课程结构衔接的错位,阻碍了中高职衔接向实质的内涵深入发展.

(四)学制体系缺失.教育部规定“自2004年起,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不再升格为本科院校”,这就决定了学生在经历了4 年制或5 年制的高职教育培养之后,依然没有获得本科学位的资格.学历层次无法实现上移,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符合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更使中高职教育失去了竞争力,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通道受到严重阻碍.

(五)评价标准缺乏层次性.中高职教育本属不同层次,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各不相同,衡量学生是否达到相应教育层次的标准,要靠评价标准来把关.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出台统一的、科学的评价标准,而现行的校本评价标准尺度不一,欠缺层次性,无法和国家专业资格标准对接,难以实现科学、公平、客观的评价.

三、对策

(一)统筹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由教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各对口学校、教改专家、行业企业代表等,结合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规模和层次,统一规划中职、高职的整体布局,综合考虑各对口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发展特点,研究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专业设置、考核评价等方面,给出科学先进、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指导意见,引领中高职衔接有序、贯通地进行.

(二)提高专业衔接的契合度.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设置,要按照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从科学配置教育资源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职业、行业、产业的实际情况来设定.在现有中职专业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统一配置,以“相近对接”、“拓展对接”的形式,由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向高等职业教育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增强中高职相近专业的相容性和衔接性,提高中高职专业之间的契合度.

(三)整合课程体系增强逻辑性.课程是专业教学的实现形式,是教学计划得以完成的载体.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设置要以遵循素质发展和技能学习相协调为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要求为标准,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制订精细化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初级到高级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层次结构,进而调整和修订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计划,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确定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径,注重层次的递进和专业的延伸和渗透,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和交叉.中高职衔接模式的课程体系,不应该再是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简单转换,而是从简单能力到复杂能力的循序递进.

高职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存在问题和为关于对写作高职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高职和大专的区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