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人才培养论文范文资料 与工业4.0背景下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人才培养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1-17

《工业4.0背景下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关于免费人才培养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人才培养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以“双元制”大学为例,对工业4.0背景下的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行探究.简单介绍了德国人才培养体系和工业4.0,简述了工业4.0带给德国工业企业界的影响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以“双元制”大学这种新型的高等职业院校形式为例探究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多角度地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旨在了解德国职业教育的新变化.

关键词:工业4.0;德国;“双元制”大学;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10-0087-06

德国的职业教育一直以来为德国的工业发展培养人才,支撑着德国工业的飞速发展,让德国工业制品傲视全球,德国的职业教育也因此成为全球各国争相探索和学习的对象.德国的职业教育到底有什么秘密?是什么使得德国职教拥有如此众多的丰硕成果呢?或许深入的探寻会有一番收获.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界科技的新发展层出不穷,德国政府为了保证在世界上工业发展的强势地位,提出了工业4.0的国家发展战略.这个战略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德国工业界的极大重视,一系列以工业4.0为指导的工业革命措施纷纷被提出,而一直以来很好地服务于工业界发展的德国职业教育界也敏锐地察觉到工业4.0将给教育界带来的影响和变革,在新的形势和背景之下,德国职业教育界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以适应工业4.0对企业及企业人才提出的新需求[1].针对这些新的调整和变化,重新探讨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带给我们新的启示.

一、德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简单介绍德国的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德国的初等教育比较短,只有4年时间,全国6~9岁的儿童在各个小学里面学习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等基础知识,愉快地成长.从5年级开始,学生就开始进行分流,大约40%的学生能进入文理中学,继续完成8年的学习之后能够进入综合性大学或者应用科技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从事理论或者应用型研究工作.大约30%的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所以进入主体中学,完成5年的学业之后接受职业学校培训或者企业培训,成长为一线的技术工人.而实科中学则介于文理中学和主体中学之间,学制为6年,学生毕业之后可以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全日制的职业教育或者“双元制”职业教育,进入实科中学的学生占德国学生的三分之一,他们以后会成长为企业的技术人员和一线管理人员.当然,由于分流太早,学生尚不成熟,存在变数,所以5、6年级这两年为观察期,如果学生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在这三种类型的学校中间自由流动.从这个系统中可以看到,接受职业学校“双元制”教育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实科中学毕业生,属于德国学生中的第二梯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30%左右,是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一线管理人员的主要来源,决定着工业企业产品生产的状况和质量,属于应用型人才中面向实践一线的主要人员.

二、工业4.0简述

工业4.0是德国政府在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国家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提出,最早源自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德国最早提出信息物理系统的概念,将物联网及服务引入制造业,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和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德国的传统制造业在全球拥有绝对优势,在德国隐形冠军(Hidden Champions)前百强中,就有22家机械和设备制造商,同时德国在全球信息技术研发领域也有很强的实力,特别是在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领域方面更是优势明显.为了实现实体工业生产和虚拟数字世界的无缝对接,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抗衡美国,德国政府提出了工业4.0战略.这个战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强化互联,从生产设备之间的互联、设备和产品的互联、虚拟和现实的互联到万物互联,使得互联成为这个时代永恒不变的主题词;第二,高度集成化,既有企业内部所有生产、运营环节等信息的纵向集成,又有跨企业之间的横向集成,还有进一步衍生的端到端集成;第三,以数据为核心,包括产品数据、运营数据、价值链数据、外部数据,还有对实时数据的精准分析;第四,创新不断,在产品、模式、业态、组织等各个方面都将实现创新;第五,生产方式的大变身,从以往的大规模生产向个性化写作转型,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在今年的汉诺威展览上,德国的各大企业都展示了各自研发的产品,其中智能机器人成为大热门,充分体现了工业4.0带给工业界的巨大影响[2].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对于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人才培养也必然会提出不同以往的需求.

三、新形势下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由于新的工业时代的新特点,以往满足于大规模生产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必要发生改變.人才培养要符合工业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契合企业的需求.为了满足工业4.0带给德国工业的巨大变化,德国的职业教育界也在思索着基于自身特点的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于是一种新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形式横空出世,这种新的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既具有典型的德国职教特色——“双元制”,又将人才培养的层次提升了一个档次.这种新的院校叫做“双元制”大学.

(一)“双元制”大学的前世今生

“双元制”大学是德国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类型,是德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的一种改革创新,迄今为止,全德只有一所“双元制”大学,于2009年3月1日在德国最富有也是工业最为发达的一个州——巴登符腾堡州创立.笔者有幸到该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学习.巴登州云集了许多世界知名企业总部,如戴姆勒奔驰、博世、保时捷、卡尔蔡司等等.这些工业巨头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应用型人才需求,这些公司有能力也有意愿参和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来,一方面可以树立积极投身教育的正面社会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大企业普遍存在的“人才荒”问题.巴登州“双元制”大学的前身是州内各个地方职业学校,职业学校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原本并不属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而是属于中等职业教育.然而,在工业4.0的动之下,各个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普遍提高,以往那种只掌握一种具体的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了,新形势下,企业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某种职业技能,还要有在岗再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工业4.0带来的岗位的新变化、新要求;同时企业在工业4.0的进程中也需要一批人才落实公司的转型.出于这种需求,企业和当地的职业学校都有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层次的意愿,在企业和院校的共同努力之下,一种新型的职业院校类型出现了——“双元制”大学.“双元制”大学保留了原来职业学校引以为傲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依然不放弃和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但是在人才培养层次上有了一个大的提升,学校采用欧美的学位体制,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并且力争通过认证,获得某些专业的博士授予权,以此和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一枝独秀的应用科技大学一争高下.“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德国在战后摸索出来的一种特殊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和企业的紧密合作,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精度,可以说是为企业量身*的人才培养方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一段时间内广为世界各国推崇和学习,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个亮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渐渐显现出它的弱点,例如,原有的职业岗位体系已经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不能为朝阳产业培养人才,而是持续地为许多夕阳产业培育后备军;以往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过多地专注某项具体的职业技能,使得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见习,只有少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使得学生缺乏对于新技术的掌握能力,特别是在新技术层出不穷,变化更新很快的高科技行业,这种现象愈发明显.为了让“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继续焕发青春,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势在必行,新的“双元制”大学的出现为日渐衰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方式找到了新的生路,是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和改革.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结论:工业4.0背景下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关于对写作人才培养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