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辛亥革命论文范文资料 与辛亥革命和中国海权思想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辛亥革命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2-24

《辛亥革命和中国海权思想》:本论文可用于辛亥革命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辛亥革命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从经济、思想等多方面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海权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辛亥革命的意义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辛亥革命;中国海权思想;发展

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1)06—0023—04

19世纪末,近代海权论的奠基人——阿尔弗雷德·马汉提出了著名的“海权论”.他对海权的定义为“海权在广义上不但包括以武力控制海洋之海军,亦包括平时之商业与航运”.这就是说,海权包括两部分海上力量,即用于控制海洋的军事力量和用于利用海洋的非军事力量,两者相辅相成.马汉的海权论无疑是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大国们争先拓展海权的行为进一步证明了它的重要性.辛亥革命是中国由封建社会迈向社会的里程碑,它无论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不应忽略它对中国海权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海权思想发展的关系,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辛亥革命的意义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一、辛亥革命前中国海权思想的发展状况

中国自古以来以发展陆权为主.17世纪中叶以后,从海上来的西方殖民者不断对华侵扰,使得中国海权思想得以萌芽,但是发展缓慢.一直到战争爆发,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了我国的大门,威胁到整个国家安危时,有识之士才深刻意识到完全注重陆上的防御,而海洋力量过于薄弱,是无法维护中国安全的.于是,这些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自己的思想见解.

(一)海防与陆防同样重要

施琅作为能够清醒认识中国海疆形势的第一人,曾经提出了“盖天下东南之形势,在海而不在陆等当思杜渐”的著名海防理论.雍正时期,一改明代将沿海岛屿弃而不守的政策,实施海口与海盗相维、岛屿与海岸并重的全面防御体制.原江苏巡抚丁日昌认为,应当着重加强海防:“以理舆撰之,凡外国陆地与我毗连者,不过得步进步,志在蚕食,不在鲸吞;其水路实逼处此者,动则制我要害,志在鲸吞,而不在蚕食”.李鸿章则更是“海防论”的主要代表.正是他们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使得清政府逐渐将海防建设提上议事日程,还引发了著名的“海防、塞防之论”.

(二)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从最开始的放弃海洋、保卫海口、“以守为战”、“久持困敌”的海防战略,到他后来的“船炮则非可已之务,即使逆夷逃归海外,此事已不可不亟为筹画,以为海疆久远之谋”,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精英阶层对海防思想的转变.当时清政府的海上力量无疑是非常薄弱的,在海防建设上没有任何自己的优势.因此,他们认识到向国外学习的重要性,主张购买和仿造坚固的战船,建立在外海交锋的海上军队.

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强调要创建一支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驾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大力发展工业和航运业,以推动国内外贸易的发展,经营南洋作藩镇.左宗棠上疏朝廷说:“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他认为“师夷之长技”,要做到“洋人之长皆华人之长,实为永久之利”.在李鸿章等“海防派”的支持下,一些重要的海军学堂相继开办.

自清朝以来,中国的海权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过在半殖民的大环境下,中国的海洋力量很难得到真正的发展.中国人的海洋意识始终徘徊在海岸线附近,没有改变那种将汪洋大海仅仅当作天然屏障的陈腐落后的海洋观念,没有争夺和维护海洋权益的意识.从对清政府发展海军的反思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发展近代海军从来就不是海权意识的产物,也从来就没有与发展海权相联系,而是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一种本能反应,仅仅是一种企图重新关上国门的较低层次的军事防御对策.“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

二、辛亥革命后中国海权思想的发展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开启了共和新纪元.在共和思想广泛传播的背景下,中国的海权思想开始真正得到重视和发展.领导辛亥革命的精英阶层有广阔的眼界,在领导中国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海权思想.他们的这些海权思想广泛分散于他们的演讲和著作中.

(一)海权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辛亥革命后,中国对国家主权有了更深刻和更广泛的认识.孙中山先生对国家生存要素中的“土地”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不单指陆地,也包括领海,因为海才是国的界境”,所以“海权不可不争”,“海上力量是海权的重要象征”.海军将领陈绍宽认为,真正独立的国家,必须是有土地、有人民、有主权,三者缺一,就不能算国家.三者之中,土地是基础,土地不完全,就不是独立的国家.陈绍宽所说的土地包括领海领土.所以,完整的国家主权,必然包括海权在内.如果海权被人侵占,那么这个国家的主权就是不完整的.陈绍宽指出:“由于海洋本身的特点,所以海权之被人侵占比陆地被人侵占更厉害.因为海是国家的门户,如果大门把不住,那么外人随意进出,就是盗贼也可以升堂入室,予取予求,还有什么主权不主权呢?”因此,到了辛亥革命时期,海权已经被上升到国家主权的高度,与国家的生死存亡紧紧相关.

(二)海权的维护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

辛亥革命后,精英阶层更是认识到海权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廖仲恺曾说:“日本之所以发达,是由日本沿海岸线是专利的,中国海权不能由自己专利,所以航业失败等我们航业不能发达,农、工、商业样样都是失败的等海关税不回收,中国便永无发展的希望”.他认为,海权的维护是发展中国经济之基础,海权的回收和维持更是当务之急.而陈绍宽则对英国发展海军、维护海上权益的做法深表赞许,指出:“英国视海军为命脉,凡工商业之推广,海上航轮之维护以及殖民地之包围,悉惟海军力是赖,而海军亦即以此所获之财富,而助其本身之发展.全国上下,持此观念,付之实施,永久不衰,故能掌握世界海权以致今日”.他认为:“如果海权能够扩张,那末工业商业才可制胜”,“海权伸张,国家自然日臻富强了”.这说明当时很多有识之士找到了西方国家强盛的原因,并以此为借鉴,希望中国“师夷长技以制夷”.

(三)注重海防建设与实业建设相结合

要加强海防建设,不是单纯地从军事人手,更应该与基础的物质相结合,从根本上给国家的海防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廖仲恺认为:“自英国海权发达后,要多做兵舰来保护商船等他们商业发达,自然海军也发达,当时并没有能斗胜他等我们招商局的轮船,当时也只有二三十只船,现时日本已有百多只船了,一万吨的船也有了,我们招商局仍是三十条只,最重的只有三千吨”.他认识到海上商业与海军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孙中山先生强调“国防建设与实业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他撰写的实业计划的六大计划中有三大计划与海港建设有关.他一方面认为“海港之建设等为国际发

辛亥革命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辛亥革命的论文

辛亥革命论文

结论:辛亥革命和中国海权思想为关于对写作辛亥革命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辛亥革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