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辛亥革命论文范文资料 与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客家族属考证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辛亥革命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3-19

《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客家族属考证》:该文是关于辛亥革命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袖.关于孙中山是客家人还是广府人的族属问题一直有争论.文章通过族谱/家谱/本人认同及重要旁证等,充分论证孙中山的先祖来自广东紫金客家聚居地,孙中山本人及其子孙科、其孙孙穗芳是为地地道道的客家人.

[关键词]孙中山;紫金客家;客家族属

[中图分类号]K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3-0043-07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军人物.关于孙中山究竟是客家人还是广府人一直有争议,这个问题不是普通的争名人归属问题,它与台湾的政治现实有着密切关系.“分子”运用本土化理论来作为“”的依据.而客家人在台湾约600万,是为第二大族群,他们有明清时期迁徙的(算作“本土”)也有上个世纪40年代迁移的(不在本土之列),不管是否“本土”,台湾客家人重视中原血统,他们对原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原乡”即大陆家乡),这是对“”本土论的重大冲击.孙中山及其后裔都是客家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有目共睹.所以,关于孙中山的族属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

孙中山,中国革命先驱,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享誉“国父”.

孙中山(1866-1925),幼名帝象,长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光绪二十三年(1897)时在日本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孙中山祖上原籍广东惠州紫金县忠坝公馆村,后康熙年间迁广东香山,所以孙中山为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孙中山8岁读书,教书先生是太平天国的最后幸存者,熏陶幼小的孙中山救国之志趣.1878年,孙中山11岁,随兄孙眉赴美国檀香山学习,接受了5年的西方教育.光绪十八年(1892)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并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光绪二十年(1894)经上海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社会改革,因遭拒绝遂赴檀香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以“振兴中华”相号召推翻清政府.1895年设兴中会总会于香港,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后多次起义均告失败.失败后继续在国外开展革命活动.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倡建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为总理,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创立三义学说,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此后几年,领导革命派与保皇立宪派展开关于中国前途问题之论战,并多次组织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宣统三年(1911),孙中山回国,在武汉组织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久,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2月13日被迫辞职.3月主持制定、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孙中山被选为理事长.1913年,孙中山发动了讨袁的“二次革命”,因国民党涣散无力遂告失败.1914年6月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1915年为反对帝制复辟参加护国运动,发表讨袁宣言;1916年又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1919年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政府,被推为陆海军大元帅,誓师北伐.护法失败后留居上海租界,创办《建设杂志》、发表《实业计划》、写成《孙文学说》,号召革命党人重视革命理论的建设.1921年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于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义.采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使之具有更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内容,并实行国共合作,支持工农运动,准备北伐.因冯玉祥等电请入京决定北上.是年,孙中山认为时机已到遂亲自移师北伐扫除祸国殃民之反动势力.不料,正欲鸿图大展之际却因宿疾复发而于1925年3月12日溘然辞世,时年59岁.

孙中山以“以太”“生元”(细胞)解释世界和生命的起源;提出“行易知难”说,肯定可行在先、知在后;强调“民生问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倡言“国格”和“人格”的尊严,以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著作有《总理全集》或《中山全书》多种,1956年又--相继出版《孙中山选集》、《孙中山全集》.孙中山享有“国父”之誉,他的画像基本每年国庆都在天安门广场矗立,以鼓励炎黄子孙为民族的兴旺祖国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二、孙中山客源辩证分析

关于孙中山族属、祖源问题,清末至民国间有诸多说法.一是“孙中山是否客家人?”二是“孙中山祖籍究竟是何处?”此二问题直到近年仍争论不休.值此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因笔者手头有较多的参考资料,因此,试图将此问题作一详尽论述,庶使后来不再为此争辩.在此,有几个称谓要作说明,它们写法不同但实际等同:琏昌公一连昌公,礼瓒公一礼赞公,涌口门村一涌口门村,迳仔萌村一迳仔朗村,公馆村:z~馆背村.由于资料出处不同,所以写法不一,类似我们今天对同一称谓的写法有正规有简略.

(一)孙中山祖源辨析

1.历史学家、客家学先贤罗香林的全面叙述

原中山大学教授罗香林在其所著的《国父家世源流考》载:“孙俐(应为言字旁,下同)为孙中山祖先,初由河南陈留县迁居江西宁都,其后裔徙福建长汀河田,至中山先生的前十七世友松公为人粤始祖.孙俐墓始建于唐末,明嘉靖、隆庆、万历,清康熙年间曾多次维修,1970年被毁(1986年11月已重修).孙俐元配夫人陈氏墓,亦位于马家坑,甲山丙向,绣针落槽形.”据罗香林考证,孙中山先生之先世孙俐,于唐末自河南陈州(今淮阳)因黄巢作乱迁江西宁都,历经5代再迁福建汀州;至两宋时期由汀州迁广东永安(今紫金),历12代有讳连昌公者,明末清初由永安初迁增城接再迁中山.上述是罗香林经10年研究,并亲赴紫金县公馆村及中山县翠亨村考察探究,始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著成《国父家世源流考》,中山先生之子孙科在罗著序文中确认罗香林所述真实明确.罗香林先生是历史学家,也是著名的客家学先贤,其所述应该最具权威.

2.梅州市客家联谊会田野调查取证

1997年8月,梅州黄火兴参加梅州市客家联谊会组织的考察组到江西宁都等地调查,亲到孙俐墓前拜谒并查阅了《宁都县志》的有关记载,然后核查《孙氏族谱》与孙科亲笔撰写的《先世述略》,写成《孙中山祖源小考》,梗概如下:关于孙氏渊源.据20世纪70年代台湾编纂的《孙氏族谱》(该谱由孙中山之子孙科题写谱名)载:“考吾孙氏之先,系由营泽之墟,实姬氏之苗裔也.以字为氏,乃康氏之后嗣,望出太原,世为卫之卿士等至于齐,则有无宇,生书,字子古,为齐大夫,伐营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乐安,遂以为郡邑等”(《乐安郡孙氏族谱引》)此是孙氏得姓之渊源.据该谱,可知粤、台、闽等省孙氏均同出黄帝一脉,

辛亥革命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辛亥革命的论文

辛亥革命论文

结论: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客家族属考证为大学硕士与本科辛亥革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辛亥革命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