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述评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对外汉语教学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07

《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述评》:这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偏误分析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依据对外汉语教学近三十年来的发展状况,将偏误分析分为三个阶段,总结了一些主要的研究结论,以帮助更好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 研究成果 述评

一、引言

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研究重点.在过去的三十余年里,众多学者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偏误分析都做了相应地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获得偏误语料的途径会直接影响到偏误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说服力.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获取偏误语料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在课堂教学实际中获取.这样的方式自然性强,但是调查面过于狭窄,缺乏普遍性.二是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来收集语料库,这种方式针对性强,但容易受学生心理和情感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三是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搜集,语料库覆盖面大,但分析过程较为复杂.

有了可靠的语料来源,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偏误进行正确地分析.笔者以“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收集了近30年来,和该关键词有关,并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献,随后进行人工筛选,以确保文献研究对象为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以下数据图是1894年至2015年的相关论文情况.

由以上表格可知,1984年我国学者鲁健骥发表了《 语理论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文中首次介绍了“ 语”和“偏误”两个基本概念,并依据 语的几个主要根源从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训练问题等方面对偏误做了举例分析.此文标志着我国偏误分析研究的正式开启.1990年以后,偏误分析进入繁荣阶段,出现了很多针对语言各要素进行偏误分析的文章.近十年来,发表的文章主要是总结前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探索方法和原则以及相关的语言学理论.

整体而言,偏误分析在近三十年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前期研究中,以鲁健骥为代表的学者们注重的大多是理论的引证,通过对国外学者偏误分析理论的学习,将其和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第二阶段学者们开始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多从实际出发,通过搜集留学生的实际偏误来进行研究分析.第三个阶段则是在实际分析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反思并且运用新的语言学理论,这标志着偏误分析的研究开始走向成熟.

二、前期阶段

1967年,Corder发表的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打开了偏误分析的大门.1972年,L·Selinker在论Interlanguage上提出了“ 语”理论,为深入研究“偏误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鲁健骥(1984)发表的《 语理论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一文以L·Selinker的思想为基础,首次引入“偏误”“ 语”和“变为化石(化石化)”三个概念,区分了错误和偏误的不同,介绍了 语的内涵、性质及影响其产生的五个原因,并以此为纲例举了母语为英语学生的语音偏误,随后又列举了汉语学习者在汉语词语层面可能发生的四种偏误现象,以及归纳了四类语法偏误类型体现的一个共时静态的研究视角.同年,梅立崇等发表的《对留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的分析》,從历时动态的角度对32名留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语法、词汇方面的错误进行研究,分析了这些错误的性质和原因并且提出了“过渡方言”的概念.上世纪80年代,针对某一偏误类型进行分析,成为汉语偏误分析研究的一种主要模式.从整体上看,80年代有关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论文数量非常少,仅仅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但是这一阶段为后期有关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中期阶段

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对外汉语发展的繁荣时期,众多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文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1994年,鲁健骥发表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一文,以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探究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的语法偏误在各种语法形式上的表现,以及学习策略、母语干扰、过度泛化和教学失误对语法偏误产生的影响.把直接或间接搜集到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初学汉语的学生的偏误做形式上的归纳,共得192项,按偏误的性质把它们分为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四大类.鲁健骥以偏误的四种类型为基本框架,对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进行分析.1996年,陈小荷《跟副词“也”有关的偏误分析》一文单就副词“也”这一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偏误分析;1996年,高宁慧发表的《留学生的代词偏误和代词在篇章中的使用原则》将重点放到了代词的使用上;1999年,姜德梧《从HSK(基础)测试的数据统计看“把”字句的教学》着重讨论了HSK考试中外国学生“把”使用的偏误现象;1999年,施正宇《外国留学生形符书写偏误分析》则从汉字角度分析了留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偏误现象;1999年,张永芳的《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关注点是将语言和文化初步结合,主要对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时出现的偏误从语义和语法角度进行分析,并找出关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相关启示.相关文献还有孙德坤的《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的习得过程初步分析》,陈若凡的《留学生使用“能”“会”的偏误及教学》.

这一阶段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研究,特点鲜明,目的性、针对性强,选取的考察点也非常细致.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依据教学对象和课堂实际,根据学生的国别情况,基于留学生的语言背景,进行偏误分析.2000年,肖奚强《韩国学生汉语语法偏误分析》、戴国华《日本留学生汉语动词常见偏误分析》;2007年,曾怡华《越南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的偏误分析》.上述偏误研究为特定语言背景的留学生更好地习得汉语提供了教学策略,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三是基于汉语水平进行偏误分析.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由于教学需要,根据其学习时间被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学习水平.许多有教学指导意义的偏误分析也是建立在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上的,如2004年唐永宝《中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复句偏误考察》此类偏误分析建立在具体语料和对象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性.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参考资料:

科学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范文

教学和杂志社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绘本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结论: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述评为大学硕士与本科对外汉语教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国际汉语教师资格骗局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