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梁启超民权论文范文资料 与梁启超民权和君权思想现代意义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梁启超民权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23

《梁启超民权和君权思想现代意义》: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梁启超民权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和当代中国史,著有《取静集》《时空游走:历史和现实的对话》《经典和人文》《图中日月》《历史的进退》等.

本文节选自《中国的“百科全书式”巨人——梁启超的现代意义》.正如标题“梁启超的现代意义”标明的那样,作者从“民权和君权”“造就‘新民”“‘由‘从政’到‘学问”“‘思想和文化”表现“中国的‘百科全书式’巨人——梁启超”对中国历史的深入思考和洞见及其于今天的巨大意义.这里选的是“民权和君权”部分.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第二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亡国之祸迫在眉睫,有识之士不能不思考、探索救国之道.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意义深远的维新变法运动.正是在1895年开始的维新运动中,年仅22岁的梁启超登上了风云激荡的政治舞台.乍一亮相,梁氏便光彩夺目,以致人们常常将他和其师康有为并列,时人甚至把维新变法运动称为“康梁变法”.

梁启超的“暴得大名”,是从担任有维新派机关报之称的《时务报》主笔开始的.他撰写的一篇篇“笔锋常带感情”的檄文,总是引起一些人的强烈共鸣、另一些人的激烈反对,在沉闷已久的思想界突然掀起一阵精神风暴.

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近代中国,只有变法才能图存,但“法”应如何变?梁启超说:“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日: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所谓“变官制”,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的根本变革就是实行君主立宪.面对中国长期皇权无限的传统,梁启超必须从理论上重新界说“君权”和“民权”的关系.他向人们说道:中国“自秦迄明,垂二千年,法禁则日密,政教则日夷.君权则日尊,国威则日损”,“当知三代以后,群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原”.君权尊则国威损,确实一语道出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但为何君权尊则国威损呢?梁启超的论证是因为举国上下只尊一人,只有一人有绝对权威,则上至百官下至百姓,只能因循守旧,结果是官民都“愚而不能智”,国势自然衰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外患或内乱,便“如汤沃雪,遂以灭亡.于是昔之所以防人者,则适足为自敝之具而已”.要想国家强大,只有增强民权.

为增强民权,梁启超提出了“群”的概念.这里所谓“群”,就是后来所说的“社会”.对西方的初步了解,就使梁启超认识到“社会”的重要性.在从日本引入“社会”一词之前,人们往往用中国传统的“群”这一概念来译指“society”.不过正如梁启超所阐释,此时的“群”和中国传统的“群”已相当不同.梁氏现在所说之“群”,是一和皇权、国家、政府相对概念.中国传统是以君主的“独术”统治,现在应以注重社会的“群术”统治.在他的阐述中,“群”又和“公”有某种相通之处.因此,“君主者何,私而已矣; 者何,公而已矣.”国家的强大,就在于用 制的“公”的“群术”取代君主专制的“私”的“独术”.这样,由“群”的概念生发出政治 、公民的政治参和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完全没有的内容.他发人深省地自问自答:“问泰西各国何以强?日议院哉!议院哉!等议院者,民贼所最不利也.”同时,只有组成现代社团,才能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群”.他认为“群”在政治上的结合是议院,在经济上的结合是公司,而士绅的结合则是各种学会.其中学会是其他结合的基础,因为学会一可以广开民智,而“开民智”是 政治的前提;二可以形成一个纽带,将不同职业、阶层的人联系起来,对改变中国民众“一盘散沙”的状况有重要作用.在维新运动中,梁启超本人当然积极参加了许多民间社团、学会的组织工作和各种活动.报纸是把“群”联系起来的另一重要载体,梁启超在《时务报》创刊号发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认为“觇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而“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报刊是国之耳目喉舌,若无耳目喉舌便是“废疾”,“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他还强调现代报刊对民间社会的重要性,因为除了军国大事之外,报纸还详记人数之生死、民业之盈绌、学会之程课、物产之品目、格致之新理、器艺之新制等无所不记.总之,“有一学即有一报”,通过在报刊上的公开交流和讨论,不仅“通上下”,而且“开民智”,使民众容易产生共识,彼此精神联系更加密切.

把“群”作为和群权、国家、政府权力相对的扩大民权、实行 的基础,梁氏实际已触摸到了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一些要点.

梁启超不仅从强国的角度论证实行君主立宪、政治改革的必要性,而且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论证政治变革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根据康有为建立在今文经学基础上的“三世说”,梁启超提出人类发展无例外经过“三世六别”这几个时期、阶段.所谓“三世”是“多君为政”之世、“一君为政”之世和“民为政之世”.每个历史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因此共有“六别”.“多君世”前后有酋长之世、封建及世卿之世,“一君世”前后有君主之世、君民共主之世,“民政世”前后有总统之世、无总统之世.此时的中国,正处“一君世”时期中从君主之世向君民共主之世过渡阶段,因此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不仅是势所必致,也是理所当然之举.

从政治体制改革入手,重新论说“君权”和“民权”的关系,确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

(选自《历史的裂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梁启超民权论文参考资料:

超好看杂志

结论:梁启超民权和君权思想现代意义为适合不知如何写梁启超民权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梁启超民权思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